政策利好疊加盈利提升保險股群起護盤
一季度保險資金預計利潤總額1170億元,同比增加210億,增幅21.88%。其中人身險公司利潤833億,增長25.8%;財產險公司利潤192億,同比增長14.65%。
陳勇:“保險+科技”再造大地保險
中國大地保險是中再集團旗下唯一財險直保公司,注冊資本約151億元。2018年,大地保險保費規模426.22億元,在88家財險公司中排名第五,市場份額從2015年的3.16%上升至3.6%。
險企迎稅前扣除“大禮包” 減稅料超400億
保險企業發生與其經營活動有關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不超過當年全部保費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額的18%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超過部分,允許結轉以后年度扣除。
央行成立存款保險基金公司
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為黃曉龍,監事為歐陽昌民。黃曉龍為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副局長;歐陽昌民為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存款保險制度處處長。
柳州銀行去年業績“恢復元氣”
截至去年年末,柳州銀行定向增資已到位19.24億股,最新股本數量已增至45.72億股,這與該行預計達到的46.48億股已相差無幾。
6家民營銀行官網仍未見年報蹤影
除剛獲批籌建的江西裕民銀行,仍有6家銀行尚未在官網披露2018年年報,分別為重慶富民銀行、福建華通銀行、吉林億聯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安徽新安銀行、江蘇蘇寧銀行。其他11家民營銀行均將年報掛網。
6家民營銀行官網仍未見年報蹤影 多家銀行稱將在下半年披露
6家民營銀行未對外披露
接盤樂融致新股權并全額計提減值損失 *ST毅昌被疑為保殼“洗澡”
深圳市公司治理研究會副會長張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2018年年景不好,不少公司虧損乃至被ST,就索性來次“業績大洗澡”,為來年減輕壓力。
逾115家新三板掛牌公司 欲“乘東風”轉板IPO
“當前,我國對資本市場的戰略地位更加重視,金融作為國家重要核心競爭力的作用越發凸顯。”
賬面維持大額資金同時借入大量負債 華聯綜超遭上交所問詢
上交所要求華聯綜超說明是否存在與控股股東或其他關聯方聯合或共管賬戶的情況,是否存在貨幣資金被其他方實際使用的情況,并說明公司貨幣資金規模與利息收入不匹配的原因及合理性。
銀行理財子公司年內有望加速獲批
目前擬設立理財子公司的銀行數量已經超過30家,除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外,不少城商行和農商行也參與其中,其公告的注冊資金從10億元至160億元不等。
券商FOF基金年內平均收益率超6%
今年以來,共有99只FOF型產品新發行,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1.43%。數量增長的同時,業績也可圈可點,年內65只有數據統計的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6.2%。
減稅紅包正當時 保險股大象起舞
29日午后A股保險板塊快速拉升,中國人保盤中一度漲停。
國信證券發“英雄帖” 券商競逐財富管理“江湖”
國信證券發“英雄帖”,或是當下券商積極謀求經紀業務轉型的一個縮影。
備戰科創板跟投 券商密集增資另類投資子公司
科創板現在愈來愈近,券商保薦的項目需要旗下的另類投資子公司跟投,跟投對部分子公司的資金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壓力,因而券商先增資備足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