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6 10:35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開資料顯示,華盛鋰電創立于1997年,是一家專注于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近日,電解液添加劑龍頭企業江蘇華盛鋰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盛鋰電”)正式遞交招股書,擬登陸科創板。《經濟參考報》記者深入研讀招股書發現,報告期(指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下同)內,華盛鋰電關聯交易頻發。
公開資料顯示,華盛鋰電創立于1997年,是一家專注于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華盛鋰電形成了電子化學品及特殊有機硅兩大系列產品,這些產品高度覆蓋中國國內市場的同時,還出口到日本、韓國、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財務數據顯示,華盛鋰電報告期內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6942.82萬元、42340.73萬元和44467.00萬元,整體呈上升趨勢,其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36875.16萬元、42335.80萬元和44371.47萬元,占比均超過99%,主營業務突出。
華盛鋰電自2003年進入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市場以來,始終堅持自主創新,注重研發投入,在電子化學品領域、特殊有機硅領域均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其中,在電子化學品領域,華盛鋰電是碳酸亞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市場領先的供應商之一,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電動兩輪車、UPS電源、3C產品等領域;在特殊有機硅領域,華盛鋰電是少數擁有“非光氣法生產異氰酸酯硅烷”技術的生產商之一。憑借領先的技術優勢、卓越的產品品質及優秀的售后服務,華盛鋰電在國內外客戶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不過,《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華盛鋰電下游客戶集中度較高,業績較為依賴前五大客戶。報告期內,華盛鋰電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26069.43萬元、33217.64萬元和33561.90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高達70.57%、78.45%和75.48%。記者同時發現,華盛鋰電存在應收賬款高企風險。報告期各期末,華盛鋰電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11847.34萬元、13745.02萬元和17499.95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2.07%、32.46%和39.35%。華盛鋰電對此坦言,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應收款項的增長將進一步加大公司的營運資金周轉壓力。如果下游行業或主要客戶的經營狀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將加大公司壞賬損失的風險,進而對公司資產質量及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經濟參考報》記者進一步研讀招股書發現,華盛鋰電報告期內關聯交易頻發。招股書顯示,華盛鋰電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沈錦良、沈鳴父子。報告期內,華盛鋰電經常性關聯交易金額總額為624.80萬元。其中,華盛鋰電向江陰市海年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簡稱“江陰海年”)采購不銹鋼桶及設備金額為590.66萬元。值得關注的是,江陰海年實際控制人為沈剛,系華盛鋰電實控人沈錦良的兒子,江陰海年自2011年開始就為華盛鋰電定制生產不銹鋼桶。
更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顯示,江陰海年在華盛鋰電報告期內未實際進行生產,上述華盛鋰電590.66萬元關聯采購物品是江陰海年從江陰市國源動力設備有限公司和蘇州吉邦包裝容器有限公司采購而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