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3 14:56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監管發布的信息,外資全資控股券商高盛高華證券日前中止對基金代銷資格的申請。據記者了解,高盛高華此舉或是依據相關監管規范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準備工作,因...
????????根據監管發布的信息,外資全資控股券商高盛高華證券日前中止對基金代銷資格的申請。據記者了解,高盛高華此舉或是依據相關監管規范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準備工作,因此暫時中止基金代銷申請。
????????盡管基金服務市場馬太效應明顯,但機構要申請基金服務業務仍然需要較高門檻。截至目前,北京證監局此前公示在審的四家申請基金服務注冊的機構全部中止審查。
????????但中止審查并不意味著放棄。事實上,在去年10月份完成對高盛高華全資控股之后,高盛加大了對中國團隊和技術應用的投入,支持其中國業務的快速發展,在代銷金融產品等業務方面也將持續發力。
????????雖然國內第三方基金銷售競爭激烈,但對于不少海外資管巨頭而言,在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獲取公募基金牌照、服務于數量更為龐大的個人投資者顯然更具競爭力。
????????盛高華證券中止基金代銷申請
????????7月11日,北京證監局發布基金經營機構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及審核情況公示表顯示,截至7月8日,此前擬申請基金服務機構注冊的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已于7月1日中止審查。
????????公開資料顯示,高盛高華成立于2004年,是國際知名投行高盛與北京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的合資企業,總部位于北京。隨著中國不斷放寬對外資券商的準入限制,高盛逐步變更為外商獨資券商。2020年底,高盛集團又與高盛高華達成協議,收購其全部股權。
????????直到去年10月,國際知名投行高盛獲得證監會的批準,全資控股旗下合資企業高盛高華證券,經營范圍包括股票和債券的承銷與保薦、債券經紀和自營、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代銷金融產品等業務,標志著這家外資控股券商正式成為外資獨資券商。
????????回顧高盛高華申請基金服務機構注冊之路,從開始到現在已有四個多月時間之久。今年3月3日,北京證監局披露信息顯示,2月12日、2月23日,北京證監局先后收到了高盛高華證券、格林大華期貨基金服務機構注冊申請。
????????彼時,加之前期已提交申請的瑞信證券(中國)、泰康人壽保險,北京證監局轄區就有4家機構正在申請基金服務機構注冊。
????????到4月11日,監管接收了高盛高華的補正材料;于4月18日給予第一次反饋意見;5月27日,證監會接收第一次反饋材料;6月1日,證監會發送第二次反饋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與高盛高華幾乎同時提交注冊申請材料的格林大華期貨,已于5月1日中止審查。而另外兩家機構,分別于2月25日、3月4日中止審查。也就是說,截至目前,北京證監局此前公示在審的四家申請基金服務注冊的機構全部中止審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規定,《從事公開募集基金的銷售、銷售支付、份額登記、估值、投資顧問、評價、信息技術系統服務等基金服務業務的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規定進行注冊或者備案。
????????具體到程序上,證監會發布的【行政許可事項服務指南】顯示,基金服務機構注冊按照前審后批方式進行,受理、審核、決定機構均為住所地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
????????或依相關監管規范要求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高盛高華中止審查,是公司依據相關監管規范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準備工作,因此暫時中止基金代銷申請。”
????????另一位券商人士則表示,“一般情況下,機構擬申請基金服務機構注冊卻中止審查,多為主動撤回相關申請。當然,這是在監管給出反饋意見后申請主體做出的決定。一般情況下,中止審查是因為仍然有一些條件并沒達到相關門檻標準,仍需要做進一步準備。”
????????北京證監局此前公示在審的四家申請基金服務注冊的機構全部中止審查背后,是基金服務業務資格申請的高門檻。
????????僅從明文規定來看,機構要申請基金服務業務就并非易事。根據證監會發布的【行政許可事項服務指南】,申請注冊基金銷售業務資格,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財務狀況良好,運作規范;
????????(二)有與基金銷售業務相適應的營業場所、安全防范等設施,辦理基金銷售業務的信息管理平臺符合中國證監會的規定;
????????(三)具備健全高效的業務管理和風險管理制度,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及非居民金融賬戶涉稅信息盡職調查等制度符合法律法規要求,基金銷售結算資金管理、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內部控制等制度符合中國證監會的規定;
????????(四)取得基金從業資格的人員不少于20人;
????????(五)最近3年沒有受到刑事處罰或者重大行政處罰;最近1年沒有因相近業務被采取重大行政監管措施;沒有因重大違法違規行為處于整改期間,或者因涉嫌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正在被監管機構調查;不存在已經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公司正常運作的重大變更事項,或者重大訴訟、仲裁等事項;
????????(六)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此外,商業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代理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機構申請注冊基金銷售業務資格,在滿足上述六項之外,還應當具備其它條件。
????????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無論券商、保險,還是期貨,均非基金銷售最前沿,而外資控股或獨資券商在基金代銷隊伍中更是身影廖廖。
????????Wind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7月12日,國內具有基金代銷資格的券商共計124家,外資控股或獨資證券公司僅有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等幾家而已。
????????外資機構積極掘金公募銷售市場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2日,有473家機構擁有基金代銷牌照,基金銷售的江湖競爭激烈。作為外來入局者,外資機構計劃掘金中國公募行業的步伐并未放緩,業內人士對外資進入基金銷售領域仍持開放、歡迎的心態。
????????去年10月11日,瑞銀集團全資子公司瑞銀前海財富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瑞銀前海)宣布已獲深圳證監局批準,取得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資格,成為繼青島意才之后第二家取得銷售牌照的外資獨資機構。
????????2019年12月12日,青島意才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下稱青島意才)正式宣布獲批基金銷售業務牌照,成為2017年我國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以來首家獲批的外資商業銀行全資控股的基金銷售機構。
????????就基金服務機構注冊申請而言,據記者了解,高盛高華等機構中止審查并不意味著機構完全放棄了相關業務申請。只是依規進行完善,暫時停止申請流程。而且基金代銷與券商承銷保薦業務并無關系,也不代表外資券商采取了收縮策略。
????????就在前不久,高盛投資銀行部全球副主席蔡衛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已加大對中國團隊和技術應用的投入,深耕中國市場的戰略規劃是長期的,不會受短期市場的影響。”
????????自上海疫情暴發以來,這家國際投行多次發布在華招聘信息,共計百余個崗位需求,招聘力度空前。
????????高盛曾表示,中國是高盛全球客戶的戰略性重要市場,同時隨著業務的發展,中國客戶對專業資本市場服務需求會持續擴大。持續的開放讓高盛有更大的發揮空間。除了投行業務,高盛計劃在私人銀行、資產管理、交易銀行、IT系統等方面也會加大布局,增強能力建設。
????????事實上,公募基金行業巨大的市場空間,包括基金銷售市場,早已為外資金融機構所垂涎。
????????2019年的A股市場極大的提升了基金在投資者眼中的地位,顯著刺激了基金銷售市場的增長。這種A股賺錢、基金好賣的市場效應,在2020年后繼續得以強化。
????????當前,外資布局中國資管市場進程按下快進鍵。雖然國內第三方基金銷售競爭激烈,但對于不少海外資管巨頭而言,在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獲取公募基金牌照、服務于數量更為龐大的個人投資者顯然更具競爭力。
????????不過有人夜赴科場,也有人辭官故里。一些機構爭相入局的同時,也有人退出競爭。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自去年11月以來,接連有大泰金石、財路基金、長春發展農村商業銀行、山東壽光農村商業銀行等12家第三方銷售機構注銷代銷牌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