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暗抗”攬儲壓力 結構性存款收益率走高至4.24%
與往年相比,銀行攬儲不再那么兇猛,但依然動作頻頻,大額存單、智能存款、結構性存款等成為攬儲的“新寵”。
主力資金表現謹慎 凈流出逾20億元
上周五,兩市震蕩反彈,上證指數收復2550點,資金情緒仍然謹慎,主力資金再度出現凈流出現象,Choice數據顯示,1月11日主力資金凈流出2094億元。
*ST毅達6漲停后跌停 公司“失蹤”與交易所“斷線”
業內人士認為,*ST毅達股價大幅變動的主因,是作為監管方的上交所與上市公司失去聯系。
安誠財險屢遭股東清退 財信集團二次掛牌5%股權
昨日,安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誠財險”)5%股權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據了解,該5%股權已經是同一股東第二次全部掛牌轉讓。
銷售額增三成 波司登業績狂歡后的挑戰剛開始
在亮眼的業績背后,波司登的國產“時尚”羽絨服之路面臨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首創置業何時能進千億陣營?鐘北辰上任首年750億目標食言
首創置業近期披露了2018年的銷售業績,公司全年累計實現簽約面積3063萬平方米,簽約金額7064億元,未能達成董事會年初定下的銷售目標。
個稅扣除申報遭遇“甜蜜的煩惱”? 多項細則正完善
伴隨今年1月1日起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全面實施,個稅納稅人紛紛開始申報信息,在此過程中,記者采訪發現,納稅人反映了一些疑問和問題。
大富科技出售子公司被疑利益輸送 近5億元債務償還引監管關注
此前,大富科技以5800萬元的價格,將全資子公司100%股權轉給蚌埠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此同時,蚌埠高新投還將承擔上述子公司一筆475億元的負債。
珠江實業4億元投資遭違約 2018年營收或減少近9億元
公司表示,因交易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原計劃納入2018年合并報表的東湛公司改為權益法核算,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或比原計劃減少882億元。
現代制藥前董事被罰禁入證券市場 內幕交易后仍擔任子公司執行董事
作為市場化專業人士,韓雁林被各方寄予厚望,期待為國企帶來新鮮血液。不料,韓雁林先是于董事三年任期未滿時提前辭職,而今還因內幕交易被罰再次成為市場焦點。
新三板引領指數 下周一上線會否引領市場新方向?
下周一,新三板引領指數行情將正式發布。多位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引領指數將引領整個市場的資金向頭部企業進一步靠攏。
深交所問:說好的增持咋變減持了 唐德影視:錢都拿去還質押借款了
主要股東承諾增持未兌現反而減持,在被交易所關注是否存在炒作股價、忽悠投資者的情形后,唐德影視給出了回復。
銀保監會:建立人身保險產品通報制度
銀保監會表示,各人身保險公司在產品開發設計過程中,應當嚴格執行銀保監會有關監管規定,認真對照產品開發設計負面清單,強化合規經營意識,切實履行產品管理主體責任。
浙江銀保監率先出手:互聯網貸款須立足當地不得跨區
該函針對開展互聯網聯合貸款業務不合規的部分銀行提出:核心風控環節不得外包、立足當地不垮區域、規范合作穩健發展三大監管要求。
A股三大股指踟躕不前 新基建板塊繼續挺進
盡管A股大盤踟躕不前,但板塊活躍度卻并未冷卻。昨日,A股三大主要指數微幅調整,金融地產等權重板塊跌幅居前,但以5G、特高壓和軌道交通等為代表的新基建板塊卻持續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