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各主要指數漲跌互現,日振幅較大。上證綜指收于2874.15點,本周上漲3.86%;深證成指收于9536.71點,全周下跌0.39%;創業板指收于1907.04點,周跌幅5.35%。
從上周開始市場再度震蕩,消息面上和股市相關的并不多,主要源自市場對于滯漲的擔憂。1月信貸數據超預期,但是經濟好轉不是很明顯,才引發這種擔憂。二月份主要漲的也是受益于供給側改革和信貸放松的周期股、地產股。個人認為,滯漲不會發生。首先,通脹方面,信貸數據大增主要是去年獲批的項目配套貸款集中投放和房貸增加,預計信貸增長不是持續的。第二,經濟沒有預期中的悲觀,地產行業轉暖也會傳導到上下游。目前的預期有些過度悲觀,后期如果能修正,市場或有反彈。
上半年A股或繼續尋底,需等待市場情緒的變化和政策的明確。從去年開始,現在困擾市場的幾大因素沒有改變:一是供給側改革的具體措施如何,對經濟到底產生怎樣的影響。此前市場預期的是落后產能“關停并轉”,但近期相關解讀略有變化,且近期政策重心似乎更偏于“穩增長”。二是,注冊制明確之前,創業板個股普遍被認為估值過高,股價壓力大。在這兩個主要因素以及匯率問題的預期清晰之前,市場都難免猶豫反復。
在兩會的政策真空期內,建議控制倉位。近期熱點的供給側改革、周期股,邏輯不是非常清晰,更主要是在信貸寬松預期下的主題投資,可小倉位操作。密切跟蹤政策變化和經濟數據。從短期看,滯脹預期修復或有反彈;從中期看,注冊制、匯率、供給側改革明朗化或有明顯反彈;從長期看如果經濟企穩,比如考慮基數,在油價企穩和地產拉動之下,PPI有機會在下半年回到正值,可能市場情緒會為之一震,大行情還看經濟能否見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