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5 10:59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銀行減員降薪也引起廣泛關注。股份行方面,招商銀行、浦發(fā)銀行和中信銀行上半年人均薪酬均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8家股份制銀行方面,凈利潤增幅差異明顯。浦發(fā)銀行(16.510, 0.03, 0.18%)的凈利潤增速為11.99%,位列第一;招商銀行(18.740, 0.06, 0.32%)、平安銀行(9.450, 0.00, 0.00%)、興業(yè)銀行(16.060, 0.01, 0.06%)和華夏銀行(10.460, 0.00, 0.00%)四家銀行凈利潤增速在6%-7%之間;民生銀行(9.320, 0.01, 0.11%)和光大銀行(3.910, -0.02, -0.51%)分別為1.66%和1.22%,排名靠后。
股份行中,不良率逆勢下行的有光大銀行與中信銀行(6.270, -0.02, -0.32%);不良率最高的是招商銀行1.83%
,其次是民生銀行1.67%。中信銀行行長孫德順分析表示,“2013年以來,我行較早地在同業(yè)暴露不良資產,針對不良的出現我行進一步加強風險管控的力度,調整信貸的投向。現在確定了新的投向為‘三大一高’(大行業(yè)、大客戶、大項目、高端客戶為主體)。”
銀行減員降薪也引起廣泛關注。股份行方面,招商銀行、浦發(fā)銀行和中信銀行上半年人均薪酬均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其余5家上市股份行人均薪酬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和平安銀行上半年人均薪酬分別同比下滑23.2%、15.6%和11.7%。另外,興業(yè)銀行下滑4.1%,光大銀行下滑1.5%。
招商銀行減員數量和比例都位居第一位。今年上半年,招商銀行員工減少了7768人,降幅為10.2%。招商銀行回應稱,2016年,該行在勞動用工方式上降低勞務派遣用工占比,并在風險和質量可控的前提下,將原部分派遣人員所從事的非核心業(yè)務委托專業(yè)服務供應商完成。
股份行凈利潤增幅:浦發(fā)增速最高 民生、光大靠后
股份制銀行的凈利潤增幅差異明顯,增幅最低的光大銀行僅有1.22%,而浦發(fā)銀行則高達11.99%;招商銀行、興業(yè)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凈利潤增幅均在6%至7%之間。
今年上半年,招商銀行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2.31億元,排名第一。該行堅持“輕型銀行”“一體兩翼”戰(zhàn)略定力,審慎有為、穩(wěn)扎穩(wěn)打,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成果。其次是興業(yè)銀行294.41億元,該行上半年堅持“控風險、強基礎、穩(wěn)發(fā)展”的基本工作主線,持續(xù)加大業(yè)務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各項業(yè)務保持平穩(wěn)發(fā)展,經營情況總體符合預期。
此外,資產規(guī)模方面,興業(yè)銀行超過招商銀行,一躍成為中國第一大股份制銀行,總資產達到了57096.92億元,較去年年末增長了7.75%。中信銀行截至6月末的資產規(guī)模為56067.78億元,較去年年末增長9.46%,排名第二。截至今年上半年,招商銀行資產規(guī)模為55372.98億元,較去年年末近增長1.14%,從規(guī)模上看,跌到了股份制銀行的第三位。
興業(yè)銀行行長陶以平說:“從半年報情況看,銀行經營分化還在加速過程中。尤其是在經濟增速下行、結構調整加劇的背景下,曾經銀行業(yè)‘普漲’的格局已不可持續(xù)。因此,哪家銀行準備更充分,反應更快速,執(zhí)行力更強,哪家銀行就能更好地把握轉型主動權。”
長江證券(11.120, 0.14, 1.28%)研報表示,全行業(yè)面臨的兩大負面沖擊為撥備和凈息差,而應對沖擊的策略主要有三種:規(guī)模擴張、提升非息收入、控制成本費用,其中城商行規(guī)模效應最強,股份行控制費用效果最為顯著。
光大銀行、中信銀行不良率下行、招商銀行不良率最高
上市銀行資產質量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即從過去10多個季度單邊雙升的態(tài)勢開始呈現分化走勢,有升有降。但是,多位銀行業(yè)大佬均認為,這并不意味著銀行資產質量拐點來臨。
股份行方面,中信銀行和光大銀行兩家實現不良“一升一降”,其他行仍面臨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雙升”壓力。截至今年6月末,中信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385.2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85%;不良貸款率為1.40%,比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光大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55.0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1.32億元,增速為4.64%;不良貸款率1.50%,比上年末下降0.11個百分點。
不良率最高的是招商銀行,為1.83%。其次是民生銀行1.67%、浦發(fā)銀行1.65%、興業(yè)銀行1.63%。招商銀行半年報顯示,該行不良貸款增量 77%集中在制造業(yè)、采礦業(yè)和建筑業(yè)三個行業(yè),按區(qū)域劃分,不良貸款增量63%集中在西部地區(qū)。西部地區(qū)以煤礦、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yè)為主,產能嚴重過剩,普遍經營困難,不良率整體上升。
面對不良“拐點”是否已經到來的提問,中信銀行行長孫德順在中報業(yè)績發(fā)布會上表示:“實體經濟好了,我們整體銀行資產質量也會好。如果僵尸企業(yè)問題都解決了,銀行不良貸款可能就到底了。現在不好下拐點的結論。但從趨勢上看,整個銀行業(yè)經營出現的風險事件告訴我們,不良資產控制壓力和銀行資產損失的現象,可能還需經過一段時期檢驗。”
平安證券研報分析認為,從銀行半年報情況來看,雖然規(guī)模增速的放緩和息差持續(xù)收窄對營收的負面影響仍將持續(xù),但資產質量短期企穩(wěn)的積極信號有助于修正市場對于銀行資產質量過度擔憂的負面預期。不過,目前銀行業(yè)資產質量企穩(wěn)的根基仍不牢固,可持續(xù)性仍待后續(xù)季度觀察。
招商銀行減員最多 民生銀行上半年人均薪酬同比下滑最大
今年上半年,多家銀行的員工人數也在悄然減少。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銀行減員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其中,包括旨在降低成本的減員、電子化的發(fā)展以及員工自己的選擇等。
招商銀行減員數量和比例都位居第一位。根據招商銀行半年報,截至2016年6月30日,該行共有在職人員68424人(含派遣人員);而在2015年末,該行共有在職人員76192人(含派遣人員)。按此計算,今年上半年,招商銀行員工減少了7768人,降幅為10.2%,其他銀行包括國有大行減員比例一般都不超過2%。
股份制銀行中,減員數量僅次于招商銀行的是民生銀行,今年上半年民生銀行員工人數減少1046人,降幅為1.8%。
所有銀行中,華夏銀行增員人數最多,達到1952人,增幅5.70%。興業(yè)、平安、浦發(fā)也在上半年擴充了人手,但增幅都不超過2%。有銀行高管對媒體表示,一些以小微業(yè)務為主的銀行,在風控和業(yè)務上面可能需要配置更多的員工。
招商銀行回應其2016年上半年員工人數減少相關報道表示:2016年,招商銀行按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要求,在勞動用工方式上降低勞務派遣用工占比,并在風險和質量可控的前提下,將原部分派遣人員所從事的非核心業(yè)務委托專業(yè)服務供應商完成。因此,年報中所披露的含勞務派遣人員在內的人數會出現較2015年末下降的情況。
據廣州日報報道,據統(tǒng)計,一些銀行的人均薪酬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股份行方面,招商銀行、浦發(fā)銀行和中信銀行上半年人均薪酬均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不過其余5家上市股份行人均薪酬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民生、華夏和平安銀行上半年人均薪酬分別同比下滑23.2%、15.6%和11.7%。另外,興業(yè)銀行下滑4.1%,光大銀行下滑1.5%。
民生銀行上半年人均薪酬同比下降23.2%至14.6萬元,無論是下降幅度還是減少的絕對金額,都位列上市銀行第一位。業(yè)內人士指出,民生銀行薪酬下降與其利潤走勢相匹配。
華夏銀行人均薪酬的下滑主要是由于該行上半年增加近2000名員工,拉低均值。平安銀行人均薪酬雖小幅下降,但該行上半年24.5萬元的人均薪酬依舊位列上市股份行第一位。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