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1 04:50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而從中長期看,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公募FOF的發展趨勢可能會接近海外的格局,即大型機構因產品線優勢,管理的FOF多以內部為主
9月23日下午,中國證監會發布并實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2號——基金中基金指引》,強調基金持有人利益優先、防止利益輸送的同時,還在FOF的投資、估值、收費模式、信息披露等方面進行不同程度的新安排。這意味著公募FOF時代大幕終于拉開,同時資產配置領域也迎來新的角逐,尤其是公募基金,如何發展公募FOF備受矚目。
根據FOF指引,公募FOF產品在運營管理方面要做到最大可能的降低費率,不僅降低管理費,同時也將托管費、申購贖回費等費用做了減免,并明確管理費減免的是FOF層面的,而非投資的子基金的管理費。廣發基金資產配置部投資經理陸靖昶認為,未來推出的內部FOF對于投資者而言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產品。基金公司不僅提供子基金管理服務,同時在頂層提供資產配置與品種選擇的增值服務,但基金公司并沒有因此收取更多管理和運營費用。
不過,由于沒有歷史業績可追溯,目前投資者對公募FOF尚未熱絡。而公募FOF的發起方也以大型基金公司為主,業內人士預計首批公募FOF產品數量不會特別多。尤其在FOF產品還沒有更加明晰的分類之前,各家布局幾個不同類型FOF的可能性較大。華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透露,公司一直在積極準備多種FOF產品,在監管部門指引下會分批申報,以注重行業發展需求及自身特點的發揮來申報不同類型產品。大部分產品的風險等級都屬于中低水平,資產波動率較低,長期平均收益水平高于市場理財與債券資產,屬于穩健風格產品,適合中小投資者長期投資和養老配置。對于機構投資者,該公司則準備了個性化方案,側重于資產配置服務與品種遴選,可為機構客戶不同的管理目標作出適應性調整。
而從中長期看,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公募FOF的發展趨勢可能會接近海外的格局,即大型機構因產品線優勢,管理的FOF多以內部為主,管理方法和策略也將是各家公司各有特色,百花齊放。管理的產品從初始的機構與個人需求并存逐漸遷移到機構為主、長期投資的需求為主的格局。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