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4日至16日舉行,習主席部署2017年經濟工作。
會議基調:去杠桿是明年供給側改革重中之重,各類資產波動率預計將會降低。我們一直強調,去杠桿已上升為供給側改革五大任務的階段性重點。與去年會議表示相比,今年明確提出“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著力防控資產泡沫”。這與19大換屆之年及年終政治局會議“穩字當頭”基調是一脈相承。預計防風險、去杠桿主基調之下,明年資本市場監管將更趨嚴厲,各類資產波動率將會顯著降低,A股方面,中小創純故事炒作將會進一步嚴控,而低估值藍籌估值溢價將會提升。
整體經濟政策:財政進一步發力,貨幣政策中性,大基建板塊或將“強者恒強”。本次會議繼續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方面,明年整體基調在于由傳統的“穩增長-防通脹”目標轉向“去杠桿—維護流動性穩定”的平衡,首次提出“宏觀上管住貨幣”,預計明年整體貨幣政策仍將維持中性偏緊的格局;而財政政策方面,會議明確提出“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我們預計在地產調控進一步加碼以及換屆之年“穩字優先”基調經濟增速穩定的要求,預計財政及PPP等準財政發力將會繼續加大。大基建藍籌板塊或將“強者恒強”。
大類資產:外匯、地產繼續強監管,低估值藍籌將得到大類資金持續關注。去杠桿防風險基調之下,本次經濟工作會議對于匯率及地產這兩大焦點問題給予了特別關注:地產方面,整體基調由去年“化解房地產庫存”轉為“研究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明確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語氣之嚴厲較為罕見,與此同時,與以往偏重需求側的調控不同,本次會議直擊房價的兩個基礎性支撐——貨幣超發及土地供應,明確提出“宏觀上管住貨幣,微觀信貸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購房,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等新思路。
外匯方面,明確提出“防控風險,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預計對外匯流出的管制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大。同時,考慮到 “宏觀上管住貨幣”下貨幣政策中性偏緊,預計債市整體仍將是“易上難下”.在地產、資本外流及債市均受更加嚴厲管制之下,我們認為,杠桿消化較為充分的A股,特別是低估值藍籌將會受到大類資金進一步關注。但需注意防止場內加杠桿基調下,反彈的“一波三折”,注意觀察融資成交占比這一指標。
A股市場:去杠桿引導資金配置,民法典+改革落地降低風險溢價,明年整體不悲觀。除了上文提及“去杠桿”政策引導大類資金配置權益外。本次會議特別強調了“抓緊編纂民法典”及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等的實質性推進,預計或將有助降低整體風險溢價:
1)本次會議對于產權保護制度提法較為新穎,強調“堅持有錯必糾,甄別糾正一批侵害企業產權的錯案冤案”,產權保護的增強,有助于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并增強市場對于經濟轉型信心;
2)改革方面,本次會議強調供給側改革及國企改革在明年的“實質性推進”,而改革的落地有助糾正市場此前預期差。
主題:混改大幕開啟,國企改革2017年有望迎來“主升浪”。混改是改進國資治理結構,激發國企活力的“重中之重”,也是國企改革最為敏感的領域,同時是市場此前對于國企改革的悲觀的重要來源——強化“黨的領導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之下,國企改革,特別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何突破。本次會議明確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混改的原則在于“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也就是肯定了混改“效率優先”的導向。同時提出了“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的要求,我們預計,明年央企及重點省份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有一批“樣本案例”落地,有助扭轉市場悲觀預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