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5 10:28 | 來源:未知 | 作者: 安仲文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7年,基金經理們面臨行業性投資機會缺失的困惑?,F階段,深挖個股機會并及時兌現獲利,成為他們的投資策略。
2017年,基金經理們面臨行業性投資機會缺失的困惑?,F階段,深挖個股機會并及時兌現獲利,成為他們的投資策略。
多位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基金經理判斷,今年市場投資難度大,優質品種數量稀缺。一些基金經理預計,從較長時期看,70%的中小創公司仍有較大殺跌空間,如何回避下跌中的股票以及篩選出超額收益品種,將極大地考驗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
“我們認為,真正具有投資價值的中小創股票僅30%左右。”大摩華鑫品質生活基金經理袁斌向上海證券報記者坦言,去年并未刻意挖掘行業機會,僅從個股的角度去布局,但最終市場呈現出來明顯的行業特征,也就是說去年傳統價值類股票都漲勢不錯,但如果今年用行業和主題的角度布局投資,效果會大打折扣,可以很明確地判斷,今年沒有行業性機會。
安信基金的一位專戶投資經理也認為,2017年,目前沒有明顯的行業機會,市場的整體估值雖然比以往具有一定吸引力,但市場邏輯已經變化,并且新股持續發行,尋找具有安全邊際或者具有一定上漲能力的個股變得很困難。
“現在A股已經進入碎片化投資的階段。”袁斌認為,在碎片化投資的階段,市場的特征就是下跌的股票比上漲的股票多,投資很容易踩中地雷,只有30%的公司相對安全。此背景下,基金經理們紛紛降低今年市場的預期收益率。袁斌認為,今年市場的特點就是獲利要及時兌現。他坦言,如果一只股票在短期內出現漲幅超過20%,就會果斷賣出。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也指出,就A股而言,資金利率上行對股市估值有廣泛抑制,短期而言,經濟增長預期逐漸樂觀,是近期市場樂觀的主要驅動力。如果未來經濟增長趨弱,市場受貨幣邊際收緊的壓制將逐漸顯現,因此對市場也不宜過度樂觀,未來的投資依然遵循高景氣度、防御性、穩增長和政策驅動的投資邏輯。
與此同時,中小成長股是否會重新回到長期投資者的懷抱中也值得期待,一個重要的事實是,近期成長股總體看還處于一種劣勢中,但在一些基金經理看來這可能正是反向操作的時機,如同當初布局傳統價值類股票。大摩華鑫基金公司判斷,成長股的近期萎靡可能與機構調倉、絕對收益者止損有關,但一些龍頭公司的估值已經基本到達合理區間。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