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光伏企業天合光能剛剛完成私有化交易并將從紐交所退市,其未來將在哪里重回資本市場引發行業熱議。在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期間,該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對和訊網透露,由于光伏市場東移以及中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天合光能希望盡可能早地登陸A股市場。
據和訊網了解,近日,在美國紐約證交所(NYSE)上市的天合光能宣布,因該公司與RedViburnum、FortuneSolar的整并已經完成,于3月13日正式私有化,并將從NYSE下市。
事實上,這一退市事項早已啟動。去年8月1日,天合光能、Red Viburnum以及其母公司Fortune Solar即宣布整并計劃,天合光能成為私有的全資子公司。而為收購天合光能在NYSE的所有股份,Red Viburnum、Fortune Solar共耗資了11億美元左右的資金。
具體來看,天合光能的普通股已以不含稅每股0.232美元的價格由Red Viburnum、Fortune Solar買回,每股代表50普通股的在美交易股(ADSs)則以不含稅每股11.60元美金的價格買回。所交易的股份包括由天合光能執行長高紀凡與其相關公司所持有的股份,以及其他未能在交易完成前抽回股權(或失去股權)的股東持股。
對于從美股退市的原因,高紀凡對和訊網坦言,近年來,全球光伏市場格局發生重要變化,特別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國和光伏發電應用國。從光伏應用方面看,2016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為34.54GW,連續四年居全球首位,占據全球新增裝機量的47%。
而歐盟、日本光伏基本到了平臺期,只有在亞太地區、非洲等這些新興市場才是新的增長點。過去三年,天合光能通過并購、投資,建立了四個新的生產基地,其中三個在亞洲,其中包括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
另外,國內資本市場同樣發生了很大變化,繼香港與內地股市“互聯互通”后,兩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將于今年年內啟動。高紀凡稱,中國資本市場在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性日益增強。
因此,光伏市場的東移及A股影響持續走強也使天合光能的融資策略發生了改變。
高紀凡表示,從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逐漸走向亞洲的資本市場,未來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市,是與天合未來產品市場的發展相匹配,對企業再融資及提升品牌影響力都有好處。
實際上,之前相關各界就認為天合光能會重新在中國A股上市,因為由于中國光伏企業在美股上市的市價評估往往遠低于實際價格,因此回到A股上市成了提升市值的選項。
而據和訊網了解,之前多家光伏企業面臨退市邊緣,有的已經黯然離開,有的化險為夷。實際上,目前除了籌劃主動退市的天合光能之外,還有一些光伏企業也傳出從美股下市的聲音。
不過,除了站在資本市場的叉路口,擺在天合光能面前的依舊有包括貿易摩擦、棄電怪圈、補貼缺口加大等行業問題,特別是去年因為“630政策”導致的大規模光伏電站搶裝潮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劇熱劇冷的被動局面。
對此,高紀凡預測,2017年這一情況會有好轉,5.3GW規模的“領跑者計劃”可以延遲到9月3日并網,以及不小于5GW的光伏扶貧規模,可以支撐整個市場保持相對平穩。
另外,高紀凡還表示,分布式光伏未來或成為最大的市場爆發點。他大膽預測,2~3年內,分布式可能會占到新增裝機容量的半壁江山。
而國家能源局公布數據也顯示,2016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為34.54GW,其中,光伏電站新增裝機容量為30.30GW,分布式新增裝機容量4.24GW,年增速達到200%。數據還顯示,截至2016年,我國分布式累計裝機容量為10.32GW。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