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大控股前總裁等被調查 涉嫌操縱期貨市場賺數十億

    2017-10-30 08:55 | 來源:未知 | 作者: 彭彬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遠大物產,炒期貨很出名,應該賺了不少錢。”提到對遠大物產印象時,寧波出租車司機羅女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在寧波當地,遠大物產以做期貨被眾人所知。

       “遠大物產,炒期貨很出名,應該賺了不少錢。”提到對遠大物產印象時,寧波出租車司機羅女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在寧波當地,遠大物產以做期貨被眾人所知。

      作為遠大控股(16.460, 0.00, 0.00%)核心經營主體的遠大物產,在從期貨市場賺取十億級收益后,近日遠大控股公告其被要求配合有關部門調查。9月25日,遠大控股發布公告,近日,遠大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遠大物產集團有限公司正在配合有關部門調查,遠大物產集團有限公司控股70%的子公司遠大石化有限公司已將5.6億元扣押款劃至有關部門指定賬戶。

      遠大控股董事長兼遠大物產董事長金波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調查仍在進行當中,許多事情還不明朗,暫時還沒有辦法回應。

      新京報記者從消息人士處看到有關部門發出的《指定居所監視居住通知書》顯示,此次被調查的遠大物產高管包括遠大控股前總裁、遠大物產總經理、遠大石化前董事長吳向東;遠大石化現任法人代表、董事長王開紅,被調查原因為涉嫌“操縱期貨市場”。

      寧波期貨圈人士嚴鋒也向記者證實了吳向東被調查一事,他表示:吳向東等人被調查,在當地期貨圈傳開了,目前被調查的原因眾說紛紜,有的說是遠大物產內部舉報,也有人認為,和期貨界網紅投資者李直的去年舉報有關。

      知情人士:遠大物產三人涉嫌操縱期貨市場

      傳了近兩個月后,被調查傳言終于落地。

      9月25日,遠大控股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遠大物產正在配合有關部門調查,遠大物產集團有限公司控股70%的子公司遠大石化有限公司已將5.6億元扣押款劃至有關部門指定賬戶。

      記者從消息人士處看到的有關部門發出的《指定居所監視居住通知書》顯示,目前遠大控股前總裁吳向東(8月辭任,也曾是遠大石化董事長)和遠大石化董事長王開紅(也是目前遠大物產法人代表)均處于被調查狀態,一同被有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此外,被調查的還有遠大物產一位負責期貨倉單管理的女性員工。三人被調查的原因是涉嫌“操縱期貨市場”。

      上述信息未獲得遠大控股董事長、遠大物產董事長金波確認。“目前調查仍在進行當中,許多事情還不清楚,公司掌握的情況有限,暫時不方便接受采訪。”新京報記者試圖就本次調查的原因、影響及業績承諾能否兌現等問題采訪遠大控股董事長、遠大物產董事長金波,遭金波婉拒。“待時機成熟后再接受采訪。”金波表示。

      寧波期貨圈人士嚴鋒也向記者證實了吳向東被調查一事。

      被調查的遠大物產是遠大控股(此前名字為如意集團(16.290, 0.00, 0.00%))的核心經營主體。遠大控股在2016年報中稱,遠大控股是一家以大宗商品貿易為主營的企業,核心經營主體為全資子公司遠大物產。

      遠大物產被調查并非沒有征兆。2017年8月2日,遠大控股總裁吳向東以身體健康原因為由,申請辭去遠大控股總裁職務。此時,網上出現了遠大物產被罰款8億元的傳言。

      8月4日,有投資者還就此通過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向上市公司提問:“有人傳遠大因操縱期貨將被監管罰款8億,這個傳聞是真的嗎?”對此,遠大集團回應稱,“公司不存在因操縱期貨被監管機構罰款8億元的情況。”

      9月28日,在處罰落地后,投資者再度追問:“董秘你好,在被查前互動易平臺上有投資者問你是否有被傳言的期貨被查,你一口否認,同樣在去年這個期貨操縱事件發生時,你們高管也同樣說了沒有玻璃持倉。而這幾天有投資者問同樣問題,你的回答是否違法等公告。前后回答反差很大。這是不是涉嫌欺騙投資者?”對此,公司的回答是:“8月初的回答沒有欺騙投資者。”

      “遠大控股的回答,是一種文字游戲。”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最初監管層擬給予遠大石化的處罰的確是8億元,最終落地為5.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吳向東在辭去遠大控股總裁的職務后,還辭去了遠大石化董事長職務,并由王開紅接任,9月11日,遠大物產工商資料中的法人代表由吳向東正式變為王開紅。而根據公開資料,遠大石化是遠大物產兩大最重要子公司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遠大物產工商資料上的總經理未發生變更,仍為吳向東。

      曾遭實名舉報操縱期貨市場

      “說起遠大物產,在大宗商品的江湖上,只需要知道近幾年凡是在期貨市場上與遠大物產做相反方向的,比如遠大物產做多,對手做空,一律被遠大物產拉爆。”長期關注期貨市場的張帆告訴新京報記者。

      而一年前,在遠大物產管理層持股完成注入如意集團(系遠大控股前身)之際,遠大物產已開始遭遇“操縱期貨市場”的實名舉報。

      2016年8月,因為投資玻璃期貨1609合約上損失慘重,一位名叫李直的投資者發出公開信,聲稱其聯合了虧損累累,甚至即將家破人亡的30位中小投資者向監管層舉報遠大物產在玻璃期貨1609合約上存在逼倉行為。

      李直稱,其懷疑玻璃1609合約被某大主力機構涉嫌利用資金優勢,通過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多個關聯賬戶,通過大單對敲、高頻虛掛單撤單等交易手段操縱價格。而且玻璃市場倉單數量也處于歷史高位。種種跡象表明,操縱玻璃期貨價格和惡意逼倉的機構為遠大物產。

      對于李直的舉報,遠大控股和遠大物產隨后沒有進行官方回應。

      據李直介紹,2016年8月9日武漢最低長利玻璃現貨價格折合盤面1070元,大部分折合盤面在1110-1130元之間,而且成交冷淡。而玻璃09期貨盤面漲到了1227元。其中,8月9日全國比上一日僅僅普漲10元。而玻璃09期貨價格卻漲了70元,屬于明顯的惡意操縱。

      李直稱,多頭建立的持倉總量遠遠超過市場可供應量的買單,把目前所有的交割庫庫容翻倍,都沒有盤面上這么多貨。多頭利用倉庫庫容不足和自己的資金優勢,迫使空頭無法交出足夠的倉單,顯然存在逼倉行為。

      李直當時稱,市場傳言是遠大物產在進行操盤,種種跡象也指向遠大物產;但基于目前的材料,尚不能確定遠大物產存在逼倉行為。

      遠大物產靠期貨投資盈利大增

      據公告,2014年,遠大物產的期貨投資盈利在其盈利結構中占了重要地位。公告顯示,2012年、2013年、2014年,遠大物產實現凈利潤0.69億元、1.56億元和6.01億元。而2013年到2014年,其期貨及電子交易等衍生品業務盈利分別為5.95億元、16.5億元。

      同時,其現貨市場則連續虧損,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月份-8月份,遠大物產現貨業務盈利分別為-3.78億元、-9.4億元、-8.05億元。

      “在遭到李直舉報后,遠大物產在期貨市場操作溫和了許多,2017年的幾大主力合約,沒看到遠大物產的身影。”嚴鋒表示。

      在2017年半年報中,遠大物產也表示,當年操作偏向保守。公司解釋稱:“報告期內,大宗商品市場需求總體向好,但價格波動幅度較大,并且在短期內沒有規律可循,為此遠大物產在進行期現結合業務操作時采取了較為保守的經營策略,最終導致銷售收入實現增長,而凈利潤未能同步增長。”

      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遠大物產實現營業收入486.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8.29%;實現凈利潤1.59億元,其中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2.0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6.28%。

      盡管遠大物產在期貨市場操作2017年偏向保守,但未逃脫被調查的命運。

      “去年8月份實名舉報后,證監會工作人員曾與我聯系,此后我就沒再關注此事。”近日,李直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清楚此次遠大物產被調查,是否與其舉報有關。

      被調查遠大物產近年來逆勢擴大份額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今年8月9日,寧波市企業聯合會、寧波市企業家協會和寧波市工業經濟聯合會共同發布2017年寧波市百強企業榜單,遠大物產以主營業務收入757.5億元榮登寧波市綜合百強企業榜第二位。

      其2016年報稱,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為期36個月的周期內,幾乎所有商品的價格都經歷了大幅下跌后再大幅上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對于價格管理和庫存管理不善的企業,都面臨著巨額虧損的壓力。而遠大物產配備較為完善的管理手段,從而在經歷整個周期的過程中,不僅較大程度地防范了風險的發生,而且抓住其他企業退出的市場機遇擴大市場份額。

      一位期貨分析師認為,前些年大宗商品市場不景氣,許多公司選擇在期貨市場上對沖。遠大物產作為民營大宗物資交易商,做一些現貨套保的業務,屬于正當的套保行為。

      而在期貨市場上,套保只能保值,要想獲得利潤,必須從交易對手處賺錢,因此釋放假消息、逼倉等行為在期貨市場上屢見不鮮。“如果遠大物產想長期從期貨市場上獲取收益,很容易超出正常套保的范圍。”該分析師稱。

      事實上,遠大物產期貨交易規模從2014年開始突然放大,這與公司股價漲幅基本同步。

      數據顯示,2013年和2014年,遠大物產銷售收入分別為451.94億元和456.37億元,銷售收入增幅有限,而同期遠大物產2014年實現期貨交易收益16.5億元,相比2013年的5.95億元,增幅近兩倍。

      此外,2015年前8個月,遠大物產銷售收入為362.63億元,較2014年未顯著增長。而公司2014年期貨交易合約公允價值僅4707.96萬元,2015年8月末為12609.15萬元,增長了近兩倍。

      管理層高業績承諾疑埋禍根

      寧波從事期貨人士嚴鋒告訴新京報記者,遠大物產能有今天,與管理層分不開。“遠大物產這幫高管,很多都是業務員出身,從底層一點點做上來,在業務能力和管理能力上沒話說。”嚴鋒稱。

      公開資料顯示,1999年,浙江遠大貿易公司改制,并更名為浙江遠大進出口有限公司,改變原先遠大集團單一持股的狀況,引入13名管理層股東,合計持股48%,其中沈志宏和金波各持股12.5%和3%,遠大集團持股降至52%。

      改制完成當年,遠大集團將其持有的浙江遠大進出口有限公司52%股權,轉讓給在深交所上市僅三年的如意集團。而在此筆轉讓前,遠大集團旗下四家企業已潛入如意集團,在經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后,2000年,遠大集團控股如意集團,如意集團實控人變為遠大集團董事長胡凱軍。由此形成了遠大集團——如意集團——遠大物產三級股權結構。

      此后公司業績大發展,而由于沒談妥,管理層持有的48%股份遲遲未注入上市公司。此后,管理層也曾發生變動和與之相關的股權轉讓。

      2016年1月19日,如意集團重大事項終于浮出水面,該重大事項為外界猜測許久的遠大物產管理層持股注入上市公司,此時距遠大集團持股52%注入如意集團,已經過去了17年。

      根據當時的并購公告,如意集團計劃以每股44.36元的價格定向發行6714.16萬股股份并付現金5.26億元,用于收購金波、吳向東、王開紅等管理層持有的遠大物產48.00%股權。這意味著,遠大物產整體估值達73億元,較2015年8月末的經審計凈資產6.41億元溢價達1039.54%。

      在高溢價的同時,管理層也給出了遠大物產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凈利潤分別不低于5.58億元、6.46億元和7.51億元的承諾,三年合計達19.55億元。若達不到承諾,管理層將進行補償。

      財務數據顯示,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月份-8月份,遠大物產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56億元、6.01億元、5.76億元。

      “如果不是因為高額業績承諾,估計遠大物產在期貨市場上操作不會如此激進。”李明認為,但如果收購價不足夠高,根本打動不了管理層。而高溢價必然伴隨著高業績對賭。為了完成業績對賭,管理層在壓力之下,在期貨上操作更加大膽,為此次遠大物產高層被調查埋下了禍根。

      被查加劇投資者擔憂:業績承諾能否完成

      多位寧波期貨圈人士認為,吳向東在8月份辭職,主要是為了保護上市公司,減少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不過吳向東等人被調查,仍加劇了投資者的擔憂:已經完全注入遠大控股的遠大物產能完成當初三年20億的業績承諾嗎?

      公開資料顯示,遠大物產前身為浙江遠大貿易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曾是遠大集團全資子公司,目前是遠大控股子公司。遠大物產主要經營石化、塑料、天然橡膠、有色黑色金屬、農產品(8.720, 0.00, 0.00%)等大宗商品。其最早靠現貨起家,為了對沖現貨市場風險,遠大物產在期貨市場上進行正常的套期保值(下稱“套保”)。而2014年以來,遠大物產加大了在期貨市場上的投入比重,并取得了不菲的收益。數據顯示,近年來遠大物產在現貨市場上連年虧損,盈利主要來自期貨操作。

      遠大控股前身是如意集團,其一直謀求將遠大物產全部股權收入囊中。2016年1月19日,如意集團宣布收購遠大物產管理層剩余48%股權,給予了遠大物產十倍以上的溢價,管理層給予了遠大物產2015年至2017年三年凈利潤近20億元的承諾。

      根據天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專項審計報告》,遠大物產2015年度、2016年度實現的歸屬于母公司的實際凈利潤數分別為5.98億元、5.30億元,累計實現11.28億元,僅完成遠大物產管理層2015年和2016年累計業績承諾的93.70%。盡管未完成2016年業績承諾,遠大物產管理層2016年并未進行補償。

      “按照公司重組期間的承諾今年應該完成的業績,加上去年虧欠,遠大物產今年業績需要達到8億左右,距離承諾期還剩一個季度了,公司有信心能實現業績承諾嗎?”有投資者擔心遠大物產被調查后,業績承諾難以兌現,并通過互動易平臺向上市公司提問,截至記者發稿,未獲回應。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進入今年三季度,遠大物產業績仍未好轉。根據遠大控股10月14日發布的業績預告,今年三季度遠大控股預計凈利潤為-750萬元至0元,去年同期凈利潤6180萬元,而對于業績預虧原因,遠大控股解釋稱:“報告期內,由于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幅度大,導致公司凈利潤下降。”

      10月12日,新京報記者對遠大物產位于寧波中信泰富廣場的總部進行探訪,發現遠大物產處于正常經營狀態,對于總經理吳向東被調查一事,多位基層員工表示不清楚。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19 www.www.cqjiade.com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色影音先锋色资源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freefron性中国国产高清|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观看爽香蕉 |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99新强|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青春草线在线播放|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色欧美性video视频|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小说|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精品91在线|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23百花影院| 日本熟妇亚洲欧美精品区|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男女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精品日韩欧美国产|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网成人影院| 综合久久精品色|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