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30 09:06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7年10月30日,創業板運行8周年!
8年前的10月30日,創業板正式啟動,包括網宿科技(10.850, 0.00, 0.00%)、華測檢測(4.600, 0.00, 0.00%)、機器人(21.500, 0.00, 0.00%)、華誼兄弟(8.880, 0.00, 0.00%)、愛爾眼科(28.890, 0.00, 0.00%)等在內的首批28家公司成功上市。8年后的今年,當我們在談論創業板的時候,我們該談論與關注些什么?
1、8年前,創業板在中國版納斯達克的熱烈期許下正式啟動,首批28家公司正式掛牌交易,市值當時合計只有1399.67億元;8年后,創業板已經擁有690只個股、市值合計達到5.55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9.5%。
2、8年時間,創業板悄然成為牛股集中營,為市場貢獻了多只超級牛股,也成為“成長股”的集散地,助力掛牌企業持續高速增長。
3、8年后,創業板106只細分行業龍頭股的年復合增長率可圈可點,有45股達20%以上,31股在30%以上,14股在50%以上,堪稱創業板中的高成長龍頭代表。
4、8年后,共計424只個股在上市首日后漲幅超1倍,有113只個股漲幅超過3倍,有36股漲幅超5倍,先導智能(74.800, 0.00, 0.00%)、信維通信(50.220, 0.00, 0.00%)、樂視網(15.330, 0.00, 0.00%)、興源環境(28.190, 0.00, 0.00%)和寒銳鈷業(200.950, 0.00, 0.00%)等5只個股漲幅超10倍,成為創業板的超級牛股。
5、8年后,創業板指數的估值水平不斷降低,當前指數市盈率和市凈率分別為42.59倍和4.61倍,較歷史平均水平低了21.47%與14.34%。
6、8年前,創業板全年總募資金額只有204.9億元;8年后已募資1260.40億元,是2009年募資金額的6倍多。2017年,創業板已經進行IPO募資家數達121家、增發募資家數105家,分別募資金額446.1億元和726.51億元。
一說龍頭:14只細分龍頭盈利增速超50%
創業板歷來以創新性和成長性著稱,8年時間里掛牌了多只細分領域的特色企業,其中多家企業都保持了高速成長,逐步形成了特點鮮明的創業板特色與創業板速度。
與此同時,更多企業進一步脫穎而出,成為創業板細分行業中的龍頭個股,在業務規模和成長速度上都表現不俗,一些龍頭企業甚至實現了50%以上年復合增長速度。
需要說明的是,“龍頭”一詞由于缺乏公認的認定標準,我們在此定義為創業板每個細分行業中的營收第一名企業,即參照申萬三級行業分類,以2016年的營業收入規模為標準,篩選出創業板中106個細分行業的龍頭個股,但并未涵蓋全市場數據。
就增速來看,上述106個子行業的營收第一名公司中,比照上市年份與2016年,有63家公司的的凈利潤年化復合增長率超過10%,有45股的復合增長率超過20%,有31只保持了30%以上年復合增長,14只保持了5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
大盤點:龍頭個股是如何煉成的?
金科文化(12.170, 0.00, 0.00%)
分析這些快速增長的龍頭個股,不難發現,善用并購重組是這些上市公司快速做強做大的重要武器之一,保持50%以上復合增長率的公司,大多曾涉及過并購重組。
較為明顯的例子是,2015年才掛牌創業板的金科文化,在上市一年后就獲得了超過300%的凈利潤增幅,主要是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成功將公司業務切入互聯網游戲領域,實現精細化工材料與移動游戲業務雙主業發展。
金科文化2015年5月15日上市,上市當年營業收入只有5.06億元、股東凈利潤為4847.77萬元,而在一年后的2016年,公司就實現了營業收入8.95億元、獲得凈利潤2.05億元,營收增幅達到76.64%,凈利潤增幅達到3.23倍。
一年300%的利潤增幅怎么做到的?金科文化在2016年期間對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形式、完成對杭州哲信100%股權的收購,從而切入游戲領域,后者當年就貢獻了1.34億元凈利潤,占金科文化當年凈利潤的比例超過65%。
截至目前,參照申萬行業分類,金科文化現在仍是是創業板中的唯一一只“日用化學產品”個股。
紅日藥業(4.430, 0.00, 0.00%)
同樣善用并購手段促進公司高速發展的還包括紅日藥業。
據了解,紅日藥業在上市后的第二年,就開始就分三次收購了康仁堂全部股權,后者的主打產品“全成分中藥配方顆粒”是北京中藥行業唯一一個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收購后成功幫助紅日藥業豐富了產品線條、增強了企業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紅日藥業對康仁堂的收購總對價僅6億元,而該公司2012年以來的貢獻收入累計達到68億元,毛利約50億元。
數據顯示,紅日藥業的股東凈利潤從2009年的0.81億元,已經增長至了2016年的6.59億元,共增長7.13億倍,年化復合增長率達到34.91%。
三聚環保(35.920, 0.00, 0.00%)
三聚環保7年無一年負增長!作為創業板掛牌企業的大熱門企業之一,三聚環保不論是在創業板、還是在全A股市場,都是無爭議的“環保工程及服務”的龍頭企業,該公司2016年實現營收175.31億元,營收規模遠高于第二名和第三名公司。
公司資料顯示,三聚環保成立于 1997 年,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7.620, 0.00,0.00%)科技園區”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環保催化劑、石化助劑和環境友好催化新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的技術服務,產品廣泛應用于煉油、化工、天然氣、化肥等領域。
截至目前,三聚環保已經成為國內第一個以能源凈化技術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其中脫硫凈化劑市場占有率國內第一,開創一站式脫硫模式。
數據顯示,在上市的首年2010年,三聚環保全年營業收入只有4.3億元、凈利潤為5,749.53萬元,但在2016年時,三聚環保的營業收入已經增長39.75倍、達到175.31億元,凈利潤增長27.12倍、達到16.17億元。
以此計算,三聚環保上市6年間,營業收入的復合增長率達到85.51%,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達到74.39%。
值得一提的是,三聚環保上市后的7份年報中,無一年凈利潤負增長,其中有5年的凈利潤增幅超過60%,最新發布的今年三季報還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達到64.13%。
網宿科技
作為創業板的首批上市企業之一,網宿科技是互聯網內容分發與加速(CDN)領域的老牌廠商,公司主要業務包括CDN、云計算、云安全、全球分布式數據中心(IDC) 等服務,其中CDN業務帶來的營業收入在2016年的占比超過90%。
在上市后,網速科技開始步入快車道、展現了超過60%的凈利潤年化復合增長率。
數據顯示,網宿科技上市第一年時間里,全年只實現了2.87億元營業收入和3885.14萬元凈利潤,但在2016年,網宿科技的營業收入飆升至了44.47億元、凈利潤也增長至12.5億元。
這意味著,在7年時間里,網宿科技的營業收入增長了14.49倍、凈利潤增長了31.18倍,復合增長率分別達到47.92% 和64.2%。
財務數據還顯示,在2009年至2016年的8份年報中,網宿科技只有一年凈利潤同比下滑,其余年份均獲得正增長,其中有6年增長幅度超過40%、有2年增幅超過100%。不過,在最近發布的三季報的中,網宿科技的凈利潤同比下滑超過30%。
網宿科技持續多年高增長已經讓人印象深刻,但更猛的創業板掛牌企業依然存在,例如,三聚環保就展現了超過70%的復合增長率,后者一度還以“王亞偉持股”概念而聞名市場。
此外,光環新網(14.940, 0.00, 0.00%)、藍色光標(7.540, 0.00, 0.00%)、陽谷華泰(13.940,0.00, 0.00%)和鐵漢生態(15.060, 0.00, 0.00%)分別在其他互聯網服務、營銷服務、其他橡膠制品和園林工程等行業擁有較大市場影響力,上市后企業股東凈利潤增長了2.52倍、9.6倍、4.44倍和2.72倍,復合增長率達到130.94%、70.83%、23.56%和40.84%。
二說牛股:8年來36只五倍股5只十倍股
盡管近期市場風格偏向白馬股與大盤股,但創業板的成長股行情也曾一度風靡市場、引發各路資金關注,即便在創業板指數回調后進行統計,創業板8年間依然誕生了多只牛股,創業板仍是發掘成長型牛股的重要領域。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創業板當前共有690只個股,以上市首日收盤價起算,至今有653只個股獲得正收益、占比94.64%,有424只個股漲幅超過100%、占比超過六成,有113只個股漲幅超過300%,有36股漲幅超500%,先導智能、信維通信、樂視網、興源環境和寒銳鈷業等5只個股漲幅超10倍,成為創業板的超級牛股。
提起樂視網,可能非議多多,對于處在風口浪尖上的樂視網復牌后會如何,不是本報道的關注點。
先導智能堪稱創業板第一牛股,從2015年5月上市以來,短短兩年多時間里已累計上漲13.83倍,復合年化收益達到200.34%,其中今年6月以來的區間漲幅達到85.84%。
先導智能的超高漲幅,與股票的發行價較低有關。回顧先導智能歷史走勢,在上市首日,先導智能無意外地強勢漲停、收盤價為5.04元(前復權),之后曾創下連續20個漲停,上市后最高股價曾達到85.6元,目前最新收盤價為74.8元。
如果考慮一般投資者在連板期間難以買入,重新以該股的開板前價格30.85元計算,則先導智能的上市后累計漲幅將降低至142.46%。
同時,先導智能也與今年鋰電池題材的熱絡不無關系。財報顯示,先導智能主營業務是為新能源領域提供智能裝備,營業收入主要來鋰電池制造狀與光伏制造裝備業務,其中鋰電池設備業務曾在2016年貢獻7.31億元業收入、占比超65%。
財務數據顯示,先導智能2015年和2016年的業績增速分別為122.18%和99.68%,而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增速達到88.19%。
此外,創業板10倍還包括信維通信、樂視網、興源環境和寒銳鈷業,上市后累計漲幅分別達到11.61倍、11.56倍、11.02倍和10.21倍。
寒銳鈷業最為特別,它是2017年3月6日上市的次新股,即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成功晉升10倍股,真可謂是“后生可畏”。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