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保險資管公司管理資金以母公司的保險資金為主,但隨著管理業績和規模上了新臺階,保險資管對第三方業務也越發重視。
從保險資金委托投資業務整體情況來看,規模正在穩健增長。中國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副主任賈飆曾表示,截至2017年6月底,受托機構管理保險資金期末凈額總計10.46萬億元,較上一年末增加7380.31億元。其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受托規模10.16萬億元,占比97.05%。保險資產管理機構仍然是管理保險資金的主要金融機構。
從保險資管公司受托的資金來源看,涵蓋了非股東方的中小保險公司、銀行委外、財務公司、(券商、基金、私募)資金、個人投資者以及海外受托資金等。據記者了解,在大型保險資管公司受托資金中,前兩者占據較大比重。
一家養老金資管公司表示,過去保險資管主要以管理集團內資金為主,第三方業務較少涉及,從前兩年開始,銀行委外資金開始增多,整個保險資管市場開始重視第三方業務。目前公司的第三方業務主要針對非股東方的保險資金和銀行委外資金。
有保險資管市場人士稱,保險資管機構對第三方管理業務的重視,是出于市場化管理的戰略,包括管理費用等收入的增加,也促使戰略越來越外向。公司目前的第三方客戶組成中,中小保險公司和商業銀行占了大頭,另外也有一些大型國企的財務公司和海外資金的受托管理等。
同時,一家保險資管相關負責人稱,增量資金上更看好中小保險公司,因為銀行委外整體都將收縮,銀行資金要從表外資產要轉回表內。
“增量資金的重點仍然在于中小保險和銀行委外”,上述保險資管市場人士認為,還可以挖掘一些新增長點,包括養老金、社保金、海外業務等。
一位保險公司金融市場部人士則表示,該公司80%的資金委托給了保險資管機構。選擇的標準主要看受托保險資金專戶的歷史業績和風控合規的管理,不同類型的專戶產品業績不同,首先是看業績能否和預期匹配,比如固收類產品的年化達到5.5%或5%以上、權益類的基礎收益達到7%或以上,公司就會考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