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房貸重新“開閘”,原本期望年后房貸審批放款速度加快、利率有所下浮的京滬兩地市民將會發現,愿望已經落空。
近幾日,《國際金融報》記者走訪京滬兩地多家銀行后發現,受房貸積壓單子過多、貸款額度仍偏緊等因素影響,目前京滬兩地首套房貸利率上浮現象與年前相似,多數銀行辦理房貸仍需排隊等待,還有部分銀行支行出現停貸現象。
首套房貸利率普遍上浮5%至10%
去年年底,由于宏觀調控、資金成本上漲等原因,京滬房貸市場一度進入較為緊張的局面,而這種緊張局面至今仍未緩解。
《國際金融報》記者走訪京滬兩地多家銀行后發現,年后京滬兩地多數銀行的房貸額度依舊緊張,首套房貸利率普遍上浮5%至10%,也有銀行上浮20%,更有銀行支行直接停貸。
具體來看,在北京地區,國有銀行給出的首套房貸利率基本是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5%,二套上浮20%,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利率相對更高一些。
比如,浙商銀行首套房貸利率上浮8%,二套最低上浮15%;平安銀行(14.490, 0.26, 1.83%)、中信銀行(7.010, 0.10, 1.45%)的首套房貸利率上浮10%,二套上浮20%;民生銀行(8.920, 0.02, 0.22%)的報價最高,首套上浮20%,二套上浮25%……
上海地區的房貸利率情況與北京類似,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給出的利率相對國有大行更高一些。比如,中信銀行的首套房利率為基準利率上浮20%,為5.88%;光大銀行(4.270, 0.00, 0.00%)、平安銀行均上浮10%,為5.39%;南京銀行(9.030, 0.04, 0.44%)上浮5%,為5.145%。
不過,中行、農行等國有大行雖宣稱最高可享受折扣優惠,但業內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這些折扣利率是有限制條件的折扣,對客戶資質要求比以往更嚴苛,實際能享受到的折扣并不多。銀行搶占市場的目的可能更明顯。
年前年后京滬地區房貸利率均維持在“高利率”狀態,對此現象,融360信貸分析師李唯一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屬于正常現象。雖然稱之為年前與年后,但實際時間間隔仍為1個月,即使有相應政策推出,各銀行總行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制定符合自身的具體落地政策。當前京滬地區銀行未出現大的變化,恰恰是京滬地區相對穩定的反映。
額度緊張局面依舊,個別出現停貸
值得注意的是,在走訪的過程中,記者發現,京滬兩地均出現了個別銀行停貸現象。
“我們現在已經基本不做房貸業務了。”北京地區某北京銀行(7.440, 0.02, 0.27%)支行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該行房貸額度十分緊張。“別說下個月了,下一年可能也沒有額度”。
而滬上某浦發銀行(13.100, 0.00, 0.00%)支行客戶經理也對記者表示,該支行今年沒有房貸額度,所以選擇停貸。
按照往年的額度指標,年初銀行房貸重新“開閘”,額度總是較為寬松的,為何有銀行在今年年初就出現額度緊張的局面呢?
對此,李唯一分析稱,銀行房貸額度緊張可能與銀行貸款額度總額、貸款額度資源分配、房貸需求量、房價等因素有關。
“貸款總額少的話,房貸額度肯定寬松不了;受政策影響,貸款額度資源分配過程中,房貸業務所得的資源也會相應減少;此外,市場中仍存在大量房貸需求未得到解決、房價的上漲導致貸款金額的上升也會造成銀行房貸額度緊張。”李唯一解釋稱,雖然理論上新一年的額度的確是從1月1日開始算的,但是新一年的額度并非完全用于本年,就目前情況來看,銀行存在大量年前積壓待處理的業務。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造成房貸額度緊張因素不只一個。
“有可能是之前累積的貸款太多,成交量比較大,導致后面額度不夠,排隊現象嚴重。也有可能是因為銀行有別的需要,先砍掉一部分房貸,騰出地方給別的貸款,比如消費貸款。”該業內人士進一步解釋稱,“各個支行情況不同,額度可能不一樣。有的支行壞賬比較多,業務存量余額比較多,可能被分配的額度就比較少,反過來也一樣。銀行余額的調配主要以月為單位,月初額度會比較充足。”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