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8 11:56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華帝股份擬非公開發行股份不超過384911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后用于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生產線技術升級改造項目和洗碗機產品生產建設項目,每股發行價為1299元
文|武譽
編輯|周艷濤
2月6日,華帝股份(002035.SZ)股價盤中跌幅一度高達近7個點,跌幅最高超過7%,至29.90元/股。當日,該股報30.50/股,距離公司定增發行價12.99元還有很大的安全距離。事實上,華帝股份定增募集資金總額僅為5億元,用于營銷網絡建設等項目。耐人尋味的是,公司賬面上并不缺錢,2016年-2017年,公司擬用14億元閑置資金用于購買理財產品賺快錢,而不是用于定增募投項目。
如果公司定增順利完成,則公司實際控制人潘葉江所持公司股份不僅大幅上升,有利鞏固其控股股東地位,而且按照2018年2月6日收盤價計算,其擬認購賬面盈利高達58.43億元,無疑成為公司定增最大贏家。
此外,雖然華帝股份定位為“ 高端智能廚電”,但在2017年上班那年,與青島海爾、美的集團的“廚電”業務相比,無論是營業收入規模,還是業績同比增速都處于弱勢地位。
01、用10億元理財卻定增5億
值得注意的是,華帝股份擬非公開發行股份不超過3849.11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后用于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生產線技術升級改造項目和洗碗機產品生產建設項目,每股發行價為12.99元。
公司此次定增對象為潘葉江、珠海華創投、吳焯民、陳坤亮、俞毅,認購金額分別為3.2億元、1億元、0.37億元、0.37億元、0.18億元,認購股份分別為2463.43萬股、769.82萬股、236.86萬元、236.86萬元、142.12萬股。
其中,珠海華創投系由華帝股份部分經銷商核心人員設立的合伙企業,股東為劉思楊等34名自然人。
從表面上看,公司經銷商從此次定增中獲得很大利益,而實際上,公司實際控制人潘葉江從中受益最大。
截止2017年7月5日,潘葉江直接持有公司9.96%的股份,通過奮進投資間接持有公司5.00%的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本次發行完成后,預計潘葉江將直接持有公司13.31%的股份,通過石河子奮進股權投資普通合伙企業間接持有公司4.69%的股份。
華帝股份2016年年報顯示,潘葉江持有奮進投資36.11%的股份,奮進投資持有公司13.86%股份。
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此次定增前,雖然潘葉江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但其實際控制的股份并不高,如果此次定增完成,則潘葉江所持公司股份比例進一步上升,對其控股權的穩定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按照華帝股份2018年2月6日每股31.25元,如果此次定增完成,則潘葉江擬認購公司此次定增每股賬面盈利18.26元,賬面預計盈利高達58.43億元。
實際上,華帝股份賬面上并不缺錢,公司在2016年公司拿出4億元進行購買理財產品,而在2017年更是擬拿出10億元用于購買理財產品。
▲|資料來源:華帝股份公告
2017年8月18日,華帝股份第六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利用自有閑置資金購買保本型或低風險理財產品的議案》,同意公司(含母公司及子公司)使用不超過10億元的自有閑置資金購買短期保本型或低風險理財產品,并授權公司管理層具體負責相關事宜,授權期限為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2年內有效。
公司2017年三季報顯示,公司財務費用為-2238.87萬元,主要原因是公司理財產品及理財利率較上年同期增長所致。
而在2016年2月1日,華帝股份董事會通過用4億元自有閑置資金投資短期低風險理財產品的議案。
既然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生產線技術升級改造項目和洗碗機產品生產建設項目對公司如此重要,需要定增來完成項目投入,為何華帝股份不將用于購買理財產品的閑置資金用于投入上述項目?反而將巨額閑置資金用于賺快錢的理財產品?
02、廚電市場份額弱勢
2015年確定“ 高端智能廚電” 的品牌定位,是華帝股份鞏固行業地位的主要措施。公司嵌入式廚電產品主要有蒸箱、烤箱、微波爐等。
而從公司2017年上半年數據來看,無論是營業收入規模,還是業績增速,公司都不敵海爾、美的集團,處于相對弱勢狀態。
2017年上半年,華帝股份營業收入27.07億元,同比增長30.36%。分產品來看,當期公司灶具、吸油煙機、熱水器、櫥柜、其他產品收入分別為7.67億元、10.99億元、5.17億元、1.03億元、1.64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38.87%、26.44%、30.27%、3.44%、23.33%。
同期,青島海爾營業收入為775.76億元,同比增長59.01%。其中,廚衛營業收入高達131.62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63.44%。
▲|數據來源:相關公司2017年半年報
2017年上半年,美的集團營業收入為1244.5億元,同比增長60.53%。其中,公司子公司廣東美的廚房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簡稱“美的廚電”)營業收入77.51億元,相對于2016年上半年59.32億元,同比增長30.66%。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華帝股份將熱水器產品作為增量市場培育。
2017年12月26日,華帝股份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聘任仇明貴先生擔任公司副總裁。仇明貴歷任廣東萬家樂燃氣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現任公司熱水供暖產品部總經理。
華帝股份在2017年12月22日接受交銀基金調研時指出,公司專門成立熱水供暖部負責熱水器開發,并聘請專業高端人才專門負責,加大對熱水器產品的重點突破,將熱水器產品作為增量市場培育。
在市場看來,公司聘任仇明貴為副總裁是華帝股份大力發展熱水器業務的一大信號。消息人士稱,仇明貴早年曾供職于萬家樂技術研發中心,屬于技術出身的高級管理人才。仇明貴曾多次聯合署名發表關于燃氣熱水器加熱時間研究、燃氣熱水器沸騰噪聲探討、物聯網技術在燃氣具熱水系統中的應用、中央燃氣熱水器的自動調溫系統及方法等學術論文。
雖然政策東風的頻頻眷顧,讓燃氣熱水器的市場版圖和總量連年擴大,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品牌的垂涎于此,試圖借風起航。但經過三十多年的積累與沉淀,今時的燃氣熱水器市場早已不同往日。
技術上的相對復雜、標準上的日益規范,已經為燃氣熱水器筑起了較高的市場準入門檻。“并非每一個企業都能參與,想渾水摸魚者,更是難成氣候。”某熱水器品牌負責人如此坦言。
尤其在2017年,原材料漲價潮和環保風暴等重壓,讓趁勢而入的小品牌紛紛被清理出局,市場份額進一步向強勢的龍頭企業集中。據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燃氣熱水器行業前五品牌的市場份額占比達到64.87%。而電熱水器行業已形成海爾、美的、A.O.史密斯三巨頭稱霸的穩定局面。
在面對海爾、美的、A.O.史密斯三巨頭稱霸的情況下,華帝股份要在熱水器上有所突破所面臨的壓力并不小。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