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落地兩個月,銀行理財產品低調調整中。
整體來看,理財產品發行只數有所減少,收益率有所下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看多家股份行的理財產品列表發現,目前預期收益率型產品收益普遍高于凈值型產品50BP。短期來看,可選擇的銀行理財產品減少。
不過,銀行也在嘗試推出新產品,以三種類型為主。一是現金管理類T+0產品;二是較長期限的定期開放式產品,主要是定開一年;三是期限匹配的投資非標的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銀行的類貨基產品與貨基相比是否具有優勢,一定程度上將取決于銀保監會對銀行理財產品的細則規定。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目前銀保監會正在制定細則中,銀保監會三定方案正式落地后或將發布。
存量規模下降
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自4月27日資管新規正式下發以來,5月銀行發行9861款理財產品,環比僅增加249款,發行量低于3月。從6月2日以來的三周來看,銀行分別發行理財產品1554款、1624款和1324款,環比分別增加108款、增加70款和下降300款,合計發行量不到5月總發行量的一半。
招商銀行(27.180, -0.49, -1.77%)對外公開資料顯示,資管新規落地一個月,銀行理財發行產品只數環比下降11.5%,產品平均期限增長31天,凈值型產品增加72.51%,平均預期收益率連續3個月下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位銀行資管人士處獲悉,截至目前,銀行理財規模較去年末有所下降,但未透露具體下降規模。“邏輯上就是老產品到期,但是凈值化新產品客戶接受起來需要時間,新發的規模不足以補足老產品掉下來的規模。”某股份行資管部人士表示。
某國有大行資管部人士表示,目前該行基本屬于“按兵不動”狀態。“老產品壓降是必須的,老產品再投資現在也處于停滯,新產品在等細則出來再正式發,”上述國有大行資管人士表示,“先觀望下同行怎么做,包括整個運營和投研體系要調整,具體來說,還包括產品說明書怎么改。”
銀行理財余額下降,并不意味著需求萎縮,相反,供不應求亦是明顯的。
以光大銀行(3.730, -0.04, -1.06%)為例,多款顯示在手機銀行頁面上的預期收益率產品呈“無額度”的狀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看多家股份行手機銀行發現,當前預期收益率型產品的收益率普遍較凈值型產品高出50BP,由于期限差異,甚至超出100BP。
“不排除有些低風險偏好的需求放棄了理財。”某股份行資管部人士表示,也正是出于此,今年以來各家銀行加大了結構性存款的發行力度,以替代原來保本理財的市場需求。目前來看,結構性存款的利率也普遍在4%以上,遠高于同期定期存款,逼近非保本理財產品,甚至也超過一些貨幣基金的收益。
細看產品說明書
不管是否為新產品,翻看銀行理財產品的產品說明書,可以發現不少銀行已經開始全面布局改造。
再以光大銀行為例,其一款預期收益率型老產品說明書對投資范圍作出了明示:以FOF模式投資光大的投資組合,其中,貨幣市場工具組合和債權類組合占比不低于30%,其他固定收益率類資產(包括但不限于信托貸款、企業融資類債券項目)組合占比不超70%。
有關收益率部分,該產品說明書顯示:單一周期內收益率保持不變,如遇調整,將于每個開放申購日之前3個工作日進行公告。同時,產品說明書還舉例說明了產品收益如何測算。
而縱觀銀行新發行的凈值型產品,流動性管理是銀行普遍關注的問題,也是過去銀行較為欠缺的能力。從產品說明書中可以窺見銀行的考量。
以招行為例,一款明星凈值型產品最新說明書規定了巨額贖回條款。該產品的期限設計為:先封閉三個月,每月開放一次申購贖回,需預約。若贖回期內累計預約贖回的份額超過存續的20%,招行有權拒絕超過20%的預約贖回申請。
興業銀行(14.670, -0.18, -1.21%)的一款凈值型理財產品則規定,開放日9:00-15:45內提交的贖回不受單個客戶累計贖回額度限制,巨額贖回發生時,客戶的可贖回份額需根據巨額贖回規定確定;若在開放日15:45到下一個開放日9:00前申請贖回的,單個客戶累計上限為5萬元,同時若所有客戶贖回總額超出興業銀行的管理上限,系統將拒絕贖回申請。
三類新產品
從銀行新發產品來看,目前主要有三類產品。前兩類都是凈值型產品,一是現金管理類T+0產品,對標貨幣基金;二是定期開放式產品,且不乏定開一年產品。從銀行角度,盡量拉長封閉期是為了減少產品凈值波動帶來的贖回壓力。
目前,絕大部分銀行按照成本攤余對T+0產品進行估值。有股份行資管部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由于這類產品投資的多是銀行間拆借,包括銀行同業存單等短期高信用資產,本身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較弱,也在觀察成本攤余和市價之間的偏離情況。
資管新規鼓勵資管產品采用市價估值,但有兩種情況明確可以采用成本攤余,兩種情況的前提都是封閉式產品,一種是所投金融資產以收取合同現金流量為目的并持有到期;另一種可采用成本攤余的情況是所投金融資產暫不具備活躍交易市場,或者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也不能采用估值技術可靠計量公允價值。傳統非標就屬于此種情況。
理論上,貨幣基金并不屬于上述情況,但目前監管部門允許貨基繼續采用成本攤余估值,只不過在投資范圍和贖回機制上做出了進一步限制。類似的銀行理財產品將采用什么估值方法,取決于銀保監會如何制定細則。
目前,銀行此類理財產品的七日年化在3.5-4.3%之間,與貨幣基金中等水平相當。
第三類新發產品是非標投資類產品。盡管對于多數銀行而言,發行超一年期產品都不容易,特別是做成類似信托的產品,在收益率上完全沒有市場競爭力。但也有銀行正嘗試研發收益率和流動性平衡的合規新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