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6 10:20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號外財經》發現,不少基金公司在上半年“不進則退”,非貨幣基金規模出現了名次大滑坡,尤其是華商基金更是從此前的38名下降至49名,下滑了11個名次。
《號外財經》文/高偉
7月份已經完成了兩個交易周,然而關于基金上半場的總結還在進行,《號外財經》發現,不少基金公司在上半年“不進則退”,非貨幣基金規模出現了名次大滑坡,尤其是華商基金更是從此前的38名下降至49名,下滑了11個名次。在前半陣營中,華商基金成為名次下滑最快的基金公司。
Wind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募基金市場規模12.8億,較2017年底增加1.2萬億,增幅為10%。具體來看,從2013年初到2018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市場整體規模增長迅速,5年來擴大了3倍。主要原因:一方面互聯網快速普及,錢由存款轉向各類理財/貨幣基金;另一方面養老險資開始逐步入局公募基金市場。2018年上半年,各類基金中短期理財基金規模較年初增長91%,達6967億。另外貨幣基金規模繼續攀升,占據全市場規模的66%,這一比例遠高于美國共同基金市場18%的比例。
《號外財經》統計發現,截至6月末,全國已發公募產品的基金管理公司達124家,管理基金數量4974只。其中非貨幣基金(含短期理財)資產規模總計5.02萬億,較年初增加0.17萬億。按各基金公司管理非貨幣基金(不含短期理財)資產統計,易方達基金以2469億元榮獲規模榜第一,華夏基金2062億元、博時基金2036億元,分列第二、第三名。
從排名上看,有人歡喜有人憂!
不考慮貨幣和短期理財基金,興全基金旗下基金規模合計1101億元,與年初相比,增加了262億元,排名也同時提升了5個名次,目前排名第12名。
而榜單另一端,華商基金旗下基金規模為218億元,與年初相比下降了127億元,降幅高達36.81%。與此同時,名次則有年初的第38名下滑至二季度末的第49名,下降了11個名次。這在前前半營甚至前100名基金公司中,名次下降是最快的。
“華商基金無疑是由于債券信用違約事件、重倉軍工股票大跌,導致基金凈值暴跌,負面纏身,導致該公司旗下基金出現規模大幅下降。”業內人士分析稱。
《號外財經》對比發現,華商雙債豐利債券的資產規模已經由去年年末的21.2億元降至今年6月末的3.01億元,降幅高達85.80%;華商穩定增利債券的資產規模由去年年末的13.1億元降至7.52億元,降幅為42.6%。與之類似,華商回報1號資產規模由去年末的22億元以上降至今年6月末的1億元以下。作為一只偏債混合型基金,該基金因債券踩雷,上半年虧損超過12%。上半年,華商旗下基金規模合計減少超過126億元。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