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國內首個以區塊鏈為中心的工業園區落戶杭州后,10月8日,國內首個正式授牌區塊鏈試驗區又在海南落戶。目前包括上海、北京、廣州等20多個地區出臺了扶持區塊鏈技術發展的相關政策。
在各地政府給力支持下,包括BATJ(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在內的百余家上市公司涉足區塊鏈領域,一時間布局區塊鏈蔚然成風。
然而,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區塊鏈技術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即便是BATJ,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也僅停留在嘗試與自身業務結合、小規模應用階段。
BATJ進軍區塊鏈
區塊鏈行業經歷過早期的投機、炒作之后,迎來了大批“追隨者”,一向低調布局區塊鏈的各大巨頭也開始變得積極高調。
區塊鏈有多火?
先來看一組數據。根據今年6月20日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區塊鏈及其在公共領域的應用》,全球至少有45個國家已公開啟動區塊鏈領域的研究,區塊鏈相關規劃應用超過200項,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3%。
早在2016年10月,中國工信部就發布了《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首次提出中國區塊鏈標準化路線圖。賽迪區塊鏈研究院調研結果顯示,截至2018年6月,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區塊鏈相關企業共9000余家,我國區塊鏈產業規模約4.5億元,區塊鏈相關產品交易、教育等衍生產業的規模約為20億元。
區塊鏈行業經歷過早期的投機、炒作之后,迎來了大批“追隨者”,一向低調布局區塊鏈的各大巨頭也開始變得積極高調,目前BATJ四大互聯網巨頭中僅剩下阿里巴巴還未正式發布區塊鏈白皮書。
今年3月,京東率先發布《京東區塊鏈技術實踐白皮書》。白皮書中,京東對于聯盟鏈網絡的構想做了清晰的闡述。此后京東正式上線區塊鏈防偽追溯平臺。
目前,阿里巴巴在其生態中已經落地的區塊鏈應用場景包括食品、藥品溯源,跨境轉賬、電子票據等。騰訊區塊鏈方面,今年以來也在區塊鏈電子發票、游戲、供應鏈金融、智慧醫療等多個場景實現落地。
此外,百度則發行了“中國首單應用區塊鏈技術的交易所ABS”,還推出了區塊鏈游戲項目“萊茨狗”,并上線了區塊鏈原創圖片服務平臺“圖騰”,近期還在海南成立區塊鏈技術研發新公司“度鏈”,并推出了支持平行鏈和側鏈的區塊鏈網絡“XuperChain超級鏈”。
BATJ在區塊鏈布局上各有側重。《2018上海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白皮書》指出,騰訊更加注重區塊鏈在金融、技術場景融合方面的布局,百度在區塊鏈的布局也更多集中在金融領域,阿里巴巴側重于將區塊鏈落地到生活場景中,尤其是在商品供應鏈和物流方面。
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CBAC)理事長郭宇航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從BATJ公司角度來說,區塊鏈是其不得不重視的全新技術領域,哪怕今天沒有落地,但也不能放棄投入和研究。
商業化時機尚不成熟
區塊鏈商業化的困境歸結于認知不夠、區塊鏈技術本身還不成熟及應用場景的錯誤結合三方面。
區塊鏈以其“去中心化及不可篡改”的特性受到熱捧,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目前區塊鏈技術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尚不具備大規模商用條件。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在區塊鏈領域尚未形成相關產品,在業務收入中也沒有應用區塊鏈技術研發成果而產生的直接業務收入。
百度金融區塊鏈負責人李豐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我們的區塊鏈技術目前并不是很成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是以探索的姿態在做這些嘗試的。”
李豐表示,當下區塊鏈底層技術還不成熟,基礎設施還不完善,相關場景還沒有打通,區塊鏈商業化時機還未到。百度金融也在探索區塊鏈技術和相應場景以及與已有業務的融合。“不光是百度金融,包括阿里、騰訊大家思路都差不多,都希望通過區塊鏈技術首先服務于現有的、未來主推的一些業務。”李豐稱。
郭宇航也對記者表示,區塊鏈尚無法商業化最關鍵的還是底層技術不成熟。不管是交易的頻次還是可信機制,包括公式算法還有很多缺陷。曾經寄予厚望的EOS(商用分布式應用設計的一款區塊鏈操作系統)也不盡如人意,短時間內也看不到太大的提升。
此外,郭宇航分析,基于相對成熟的公鏈上的開發群體還相對比較小,公眾對于區塊鏈技術的接受度和認知也有限,區塊鏈的安全性也面臨很多挑戰。
“從專業機構投資人的角度來說,在底層技術優化之前,所有的所謂區塊鏈應用更多的還是模式上的應用,很難體現區塊鏈本身的鮮明特點。這是現狀,也要接受這個現狀。”郭宇航稱。
騰訊區塊鏈業務總經理蔡弋戈曾表示,“區塊鏈行業現階段的主要矛盾是,豐滿理想與骨感現實的反差,技術上還處于社會實驗階段,場景上拿著錘子到處找釘子。”
鏈佰科技CTO李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則將區塊鏈商業化的困境歸結于認知不夠、區塊鏈技術本身還不成熟及應用場景的錯誤結合三方面。
李磊表示,對于區塊鏈這個新生的事物,個人和政府的認知還遠遠不夠,有些人覺得區塊鏈沒有什么,根本不去主動接觸和了解;而有些人認為區塊鏈技術是自互聯網以來最重要的發明,什么都能用區塊鏈解決。“我們要對區塊鏈有正確的認知,技術是用來解決具體問題的”。
李磊也談到區塊鏈技術本身的問題。李磊指出,把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除數字貨幣領域的其他場景只是近幾年的事情。區塊鏈在性能、安全、隱私等方面都在逐漸完善的過程中,目前是處于蓄勢階段。
李磊還指出,每一項技術落地應用都有一個試錯的過程。在大量區塊鏈應用嘗試失敗后,會逐漸找到真正適合區塊鏈的殺手級應用。李磊展望,相信在2019年,區塊鏈3.0技術將逐漸成熟:側鏈、子鏈、跨鏈、分層、分片、分區等技術逐步完善,區塊鏈技術將有一個質的飛越。
應用場景決定未來
區塊鏈要以場景為驅動,解決實際痛點,推動技術升級。未來區塊鏈的落地將以場景為王,不拘一格。
在區塊鏈商業化蓄力期,搶先布局的BATJ將會如何落子以保持先機?布局區塊鏈還有哪些機遇?
依據BTJ發布的白皮書,百度稱將打造“一站式、全賦能、即插即用的區塊鏈系統”;京東想協同盟友在無界零售的商業環境下完成聯盟鏈建設;騰訊則擬打造企業級區塊鏈基礎平臺,并重點推進區塊鏈技術在各個領域的場景落地。
騰訊區塊鏈相關負責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除去技術積累外,應用場景決定區塊鏈的未來,做深做透場景是目前最大目標。
上述負責人表示,騰訊從一開始就是從底層技術平臺切入,目前一方面扎實儲備技術基礎,另一方面也在積極探索落地更多有價值的場景。未來騰訊將持續推進區塊鏈技術與各類真實行業應用場景的有效融合。
蔡弋戈也曾表示,區塊鏈要以場景為驅動,解決實際痛點,推動技術升級。未來區塊鏈的落地將以場景為王,不拘一格。公鏈、聯盟鏈各自適應不同的場景,去中心、多中心、弱中心各有不同價值。
百度在9月26日發布的《百度區塊鏈白皮書V1.0》中,詳細闡述了百度在內容版權、信息溯源和信心安全等六大領域的區塊鏈商業版圖。李豐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在數字資產方面,區塊鏈技術落地會有非常大的空間。傳統金融企業有些場景希望通過區塊鏈來打通,以提高效率。
李豐判斷,區塊鏈商業化最先會在數字資產領域服務于B端的聯盟鏈方面展開。“阿里、騰訊也是主攻B端聯盟鏈方面,大家有類似的共同判斷。很多對新技術有前瞻性的頭部企業有這方面的訴求,嘗試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問題,包括我們對接的很多銀行,也在嘗試合作,這塊是區塊鏈落地的一個方向。”李豐表示。
郭宇航也表達了類似的判斷。郭宇航認為,所有數字類資產能夠搭上區塊鏈是最容易落地的,其中數字身份、金融、游戲、知識產權、穩定幣等領域都是可以迅速落地的應用場景。
郭宇航表示,區塊鏈在金融場景應用,應該是所有金融資產的上鏈過程。因為金融資產從非標變成標準,區塊鏈能夠讓信息不對稱的金融資產在其產生之初就保持相對確定性和信息的真實性。在未來金融資產打包證券化等非標產品的交易過程中,都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可信度,金融資產的數字化上鏈是未來一個非常大的方向。
李磊則認為,未來區塊鏈技術將在金融領域、游戲領域、數字身份、社會公益、產品溯源這五大方面率先商業化。
李磊向記者著重介紹了未來區塊鏈技術應用在金融領域可能產生的去中心化產品。他指出,金融是數字化程度很高的行業,也是中心化中介較多的行業,區塊鏈正是數字世界解決中心化問題的利器。比如數字貨幣,比特幣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電子現金系統,當多個國家基于區塊鏈的法定數字貨幣逐步落地,這個領域將得到爆發式的發展。
在支付清算領域,李磊指出,目前的支付清算交易要經過開戶行、對手行、清算機構、境外銀行等多個組織機構繁冗的處理流程,而區塊鏈為交易雙方提供端到端支付清算服務,不涉及中間機構,可大幅降低成本、改善效率,尤其是跨境小額支付方面。
李磊還指出,在金融審計領域區塊鏈技術也大有可為,區塊鏈的數據不可篡改、可追溯、不可抵賴、透明等特性很好解決了審計行業的取證、追溯等方面的技術難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