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8 10:03 | 來源:未知 | 作者: 宋希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國銀保監會對長安責任險開出監管函。其中顯示,2018年三季度,該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415%,償付能力不達標,風險綜合評級為D類。
果真“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對于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安責任險)而言,曾經為其利潤貢獻了重要力量的保證保險(即網貸履約險),如今卻成為拖累償付能力的罪魁禍首。1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對長安責任險開出監管函。其中顯示,2018年三季度,該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41.5%,償付能力不達標,風險綜合評級為D類。
據悉,根據相關條例,銀保監會將對該公司采取以下監管措施:責令增加資本金,完成增資擴股工作;總公司及分支機構停止接受除車險和責任險以外的新業務(包括直接保險業務和再保險分入業務);停止增設分支機構。
事實上,這是一次觸目驚心地斷崖跳水。就在此前的2018年二季度末,該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還分別顯示為76.1%和152.3%,盡管這一表現僅是勉強站在監管紅線之上,但畢竟仍可向各方交待。
究竟是什么引發了“黑天鵝”出動?據了解,2018年中國網貸市場頻頻爆雷,而長安責任險也被卷入漩渦。該公司前期銷售的履約險累計賠款支出接近20億元,未了的保險責任余額仍有22億元,兩者合計42億元。
Greedy is good,顯示的教訓就在眼前。
保證保險惹禍
根據國務院“大力發展責任保險”的要求,長安責任險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牽頭、十部委共同支持組建成立,于2007年9月29日開業,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4.2億元。其發起股東包括長安保證擔保有限公司、安徽省投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泰山金建擔保有限公司等。
從該公司歷年年報可以看到,保證保險堪稱該公司盈利的“主力軍”。2015年,其保證保險實現保費收入8978.72萬元,在前五大險種為位列第四,但是承保利潤卻為1094.67萬元,是唯一此項數據為正的險種,而同期其機動車輛保險、責任保險、意外傷害險、企業財險的保費收入雖然分別錄得22.33億元、1.17億元、6759.49萬元、8879.68萬元,但是對應的承保利潤卻分別為-2.1億元、-1101.06萬元、-814.61萬元、-943.1萬元。
2016年這種情況仍在延續。其保證保險的承保利潤為3525.25萬元,在保費收入前五大險種中盈利依舊處于首位,不過這一年意外傷害保險的承保利潤“由負轉正”,計35.39萬元,但其他三大險種繼續虧損,分別為-1.69億元、-100.24萬元、-3725.07萬元。
2017年年報顯示,該公司保證保險的原保費收入為1.77億元,承保利潤為2959.45萬元,仍是該公司主要的盈利貢獻來源。
很可惜,這“千不念萬不念,只念你我一見如故”的當紅業務,最終卻惹來潑天的麻煩。對于2018年三季度末償付能力指標下滑,長安責任險方面稱,自2015年起,公司開展了個人房產抵押貸款融資、個人車輛抵押貸款融資和汽車消費分期融資等保證保險業務。2018年以來,在去杠桿等金融調控政策的大背景下,社會融資的信用明顯緊縮,部分客戶現金流受到影響,逾期還款有所上升,公司按照保險合同進行賠款墊付。
2018年第三季度,已深感問題嚴重性的長安責任險在對相關業務進行風險評估后,計提減值準備及準備金約4億元。而這也直接導致上述兩項核心指標雪崩式下滑。
對于收到監管函一事,該公司方面旋即表示,“將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執行,公司增加注冊資本金事項正在緊鑼密鼓落實中。”就市場某種擔心,長安責任險方面也試圖派出定心丸,指“目前公司現金流正常,現金性資產充足,能夠確保公司履行正常理賠義務,有效保證公司客戶權益,公司的各項理賠工作如常進行”。
受網貸爆雷牽連
事實證明,面對2018年網貸行業的“爆雷潮”,受重創的不僅是居中從業公司,也包括這家為多個網貸平臺“兜底”的保險公司。
資料顯示,2015年至2017年,長安責任險與超過10家網貸平臺就履約保證險達成合作,如邦融匯、錢保姆、好利網、土豆金服、融金所和微財富等。
所謂的網貸履約險,即借款人若不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保險公司需要代為墊付,債務責任則順勢轉化成借款人與保險公司之間的債權關系。
由于需要對紛涌而至的保證保險標的逐一進行賠款墊付,長安責任險現在不得不計提大額減值準備。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末,該公司應收代為追償款由年初2.14億元上升至10.82億元。同期,該公司對保證保險業務計提減值準備及準備金約4億元。
據報道,長安責任險前期銷售的履約險累計賠款支出接近20億元,未了的保險責任余額仍有22億元。除了償付能力不足,該公司還需面對虧損難題。2018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當季度其凈利潤為-6.05億元,與二季度的2007.85萬元虧損額相比激增了30倍。
同時,該公司2018年三季度末凈資產僅為1722.77萬元,較二季度末的6.38億元大幅下降了6.21億元。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如果未來業績情況不出現“戲劇性好轉”,則其將會陷入資不抵債的境地。
值得注意的是,中債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下稱中債資信)在去年12月發布的長安責任險2016年資本補充債券跟蹤評級中,已將其主體信用等級為由“A”下調為“A-”,并列入信用觀察名單,并同步將其債項等級由“A-”下調為“BBB+”。
中債資信稱,長安責任險保證保險業務大量墊款,計提大額減值準備,追償回收金及時間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由于大量現金流出,公可出售大規模金融資產,投資狀況明顯惡化,流動性壓力較大。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