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0 10:1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炳瑤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違法獲得原告技術成果,浪費原告成本損失100萬元。第一被告北京某公司賠償10%;第二被告深圳某公司賠償60%;第三被告雷賽智能賠償30%”。然而,關于此次技術糾紛的具體情況...
《電鰻財經》文 / 李炳瑤
近日,深圳市雷賽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雷賽智能)IPO成功過會,招股書說明書顯示,雷賽智能主要從事運動控制核心部件控制器、驅動器、電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相關行業應用系統的研究與開發,為客戶提供完整的運動控制系列產品及解決方案。
在閱讀該公司招股說明書時,《電鰻快報》注意到,作為一家技術密集型企業,近年來雷賽智能研發投入增長緩慢,且與合作方有技術糾紛,但該公司未在招股書中詳細披露。另外,該公司與經銷商錯綜復雜的關系也不得不讓人質疑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如何能保障中小股東的利益。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到2018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雷賽智能研發費用分別為4386.58萬元、5347.22萬元、5984.03萬元,2017年、2018年同比增長22%、12%。2018年,公司研發費用增長開始下滑。
從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來看,報告期內分別為10.36%、9.99%、10.03%。2018年研發投入強度相對2016年也有小幅下降。而作為一家技術密集型企業,雷賽智能的技術研發對該公司至關重要。報告期內,盡管該公司研發費用增長緩慢且不存在合作研發的情況,但不可思議的是,該公司在報告期內卷入了技術合同糾紛。
招股書顯示,2017年2月,北京華科合眾科技與劉啟衛簽署協議,就雷賽智能SAP-PLM系統實施項目開展合作。2017年10月8日,劉啟衛將雷賽智能列為第三被告提起訴訟。其中,針對雷賽智能的訴訟請求為:“請求三被告賠償因違法撕毀合同,違法獲得原告技術成果,浪費原告成本損失100萬元。第一被告北京某公司賠償10%;第二被告深圳某公司賠償60%;第三被告雷賽智能賠償30%”。然而,關于此次技術糾紛的具體情況,雷賽智能在招股書中沒有做進一步披露。
事實上,除了在研發投入上減弱外,雷賽智能與經銷商的關系錯綜復雜,前員工就是經銷商這一現象一直是該公司的一大詬病。
事實上,雷賽智能在此次招股書中沒有說明部分經銷商客戶的主要股東是前員工這些事實,但是仔細研究可以發現,雷賽智能目前有7大經銷商,而這七大經銷商與雷賽智能的關系有點兒說不清楚。
目前,雷賽智能的七大經銷商分別是:南寧特川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廈門雷尼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雷潤叁木電機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深圳市瑞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雷立機電有限公司、重慶雷亞機電有限公司和佛山市雷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工商資料顯示,重慶雷亞成立于2009年2月,游澤春持股99%,蘇生妹持股1%。但游澤春在雷賽智能任職期間為2009年1月-12月,這意味著,在入職雷賽智能僅1個月后,游澤春就在重慶注冊成立了重慶雷亞,年底才正式離職。而中山雷立注冊成立時間為2012年3月,僅比其主要股東楊立全從雷賽智能離職的時間晚了一個月。
雷賽智能也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先后有3名員工離職成為公司的經銷商。”
目前,前員工創辦的中山雷立是雷賽智能的年度前五大客戶之一。雷賽智能表示,離職員工轉變成的經銷商不僅熟悉公司產品,有利于保持業務的連續性,還可以滿足已離職員工個人的事業發展要求,與公司實現雙贏。
然而,現實與理想總是有一些差距。在3名前員工成立的經銷商中,福州賽控機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州賽控)與雷賽智能合作時間最短,僅2年,最終因貨款問題產生訴訟糾紛。
2015年4月,雷賽智能以福州賽控方面為被告,向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提交了《民事起訴狀》,請求法院依法判令福州賽控支付拖欠的貨款(人民幣114.75萬元),以及逾期付款利息35.96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雷賽智能于2012年、2013年分別對福州賽控實現營業收入76.68萬元、228.74萬元,雙方合同期限至2015年12月。
關系有點兒說不清的經銷商還有深圳市瑞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是雷賽智能實際控制人李衛平之堂兄李長平控制的企業,新招股書披露的報告期內,雷賽智能對其年度銷售金額均在200萬元以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