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9 14:35 | 來源:消費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1年1月22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音樂產業大會圓滿落幕,本屆大會圍繞“音樂,無限可能”的主題
?2021年1月22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音樂產業大會圓滿落幕,本屆大會圍繞“音樂,無限可能”的主題,針對音樂內容與版權管理、數字音樂與新技術、跨界合作與泛娛樂、藝人經紀及現場演出、音樂產業投融資、MCN與短視頻、城市音樂與音樂小鎮等十大板塊,邀請了近二百位行業內的精英人士參與其中,其中還不乏有來自英國、美國、韓國、日本、德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的嘉賓參與進來,共同探討疫情常態下的音樂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大會開幕式當天,組委會頒布了中國音樂產業大獎。中國音樂產業大獎自誕生以來一直致力于推動中國音樂產業前行,每年推選和表彰業內優秀企業與個人,伴隨著中國音樂產業的蓬勃發展。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大會組委會經過了一輪又一輪的篩選,最終推選出5家企業獲得音樂產業貢獻獎,他們分別是:中國聯通沃音樂、豐華音樂經紀公司、騰訊視頻、微博音樂、庫客音樂,以及40組2020年度獎項榮譽獲得企業及個人。
在為期兩天的高峰論壇會議中,我們在與會嘉賓的積極討論中看到了中國音樂市場的未來所呈現的蓬勃向上的態勢。在各個板塊下設的幾十個議題的討論中,不斷迸發出精彩的火花。
亮點一:中國音樂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受到全球矚目,音樂版權環境將進一步完善
2020年,互聯網成為了音樂產業的主戰場。而去年新著作權法的實施,也讓錄音制作人與詞曲作者享受更公平的待遇,使得中國音樂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更好保護。
版權管理局局長于慈珂在為大會發表的致辭中,重點提及了互聯網音樂的版權保護:“我國的音樂版權工作正處在一個新的時代、新的階段,面臨著新的任務”,在致辭中,于慈珂局長重點提及了版權工作應與“十四五”新規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緊密結合。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敖然在致辭中表示,中國音樂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已經受到全球矚目,流媒體業務更加突出:“中國在全球的音樂市場中排名第七,其中,流媒體業務在2019年已經占據全國唱片總收入的90%以上。”對于國內版權保護環境的改善,他認為隨著新修訂的著作權法的實施,5G、大數據、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音樂產業傳播渠道和內容資源將不斷整合,產業鏈條將不斷延伸,消費場景將不斷擴大,國內的版權環境將進一步利好。
亮點二:中國音樂產業的發展應服務于我國建設成為文化強國的目標
2021年是我國建黨100周年,同時也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中國國際音樂產業大會發起人、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唐月明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將與團中央、中國文聯、中國音樂家協會等等一些行業機構共同籌備,同時連接了眾多的藝人、音樂公司和平
臺,在接下來的時間從音樂行業的角度舉辦主題活動,慶祝我國建黨100周年。同
時,也希望通過音樂產業大會可以集結更多優秀的行業人才,包括在內容、數字科技、人工智能技術等等這些領域可以推動中國音樂產業,一起讓中國的產業越來越好。
亮點三:疫情遇冷的2020年,資本投資繼續火熱加碼音樂市場
疫情沖擊下的2020年,中國音樂市場依然穩步升溫,一個很明顯標志就是資本的不斷投資加碼。去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通過股權形式投資中國標桿性線下公播公司瑞迪歐,網易云音樂則戰略投資全球領先的AI音樂公司“AIVA”,對人工智能與AI技術展開深入合作,互聯網公司對于音樂賽道的占領已經越發白熱化。
本次論壇巔峰對話中,中國文化產業基金CEO陳杭、惟一資本創始合伙人唐肖明、摩登天空副總裁沈玥等嘉賓組成的巔峰對話就音樂與投資方面展開了深度探討。
中國文化產業基金CEO陳杭認為,中國有8億網民,騰訊音樂目前只有4000萬的訂閱用戶,未來,無論在數字音樂付費還是用戶增長上,都有較為廣闊的場景和發展空間。而作為資本方,音樂與科技的結合將成為下一步關注的投資重點。
惟一資本創始合伙人唐肖明表示,“音樂+內容原創”“音樂+科技應用”“音樂內容+消費零售”,是目前他投資模型中三條重要的線路,而在娛樂與商業地產結合中,小業態可以依托于巨大的消費市場,連鎖化快速推進的項目目前更受資本市場青睞。
亮點四:音樂的藝術性與商業性要雙贏,對于大眾審美的教育是一個長期過程
2020年,電視劇《隱秘的角落》爆火,劇中的獨立音樂OST也隨即出圈,雙贏結局給了市場以啟發性:在觀眾越發渴求多元內容的當下,音樂作品的藝術性與商業性,在未來或許可以兼顧。
著名音樂制作人飛兒樂團陳建寧、海西傳媒集團高級副總裁鄒常雷、配樂家作曲家張家誠、深影橙天院線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伊簡梅等嘉賓組成的圓桌會議就藝人的打造與培養進行了深入探討。
配樂家及作曲家張家誠認為,現在行業存在一個普遍痛點:“很多人的藝術和商業不能夠并存”,但是他認為有的作品不是品質不好,有可能只是普通大眾聽不懂所以不流行。
海西傳媒集團高級副總裁鄒常雷認為,對于文娛行業來說,不能完全依賴于用戶反饋,我們需要更大的腦洞和思維模式去構建作品,應當更多的從創作人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能夠做出更多精品作品。
音樂制作人、飛兒樂團的陳建寧,則從藝人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疫情之后,藝人行業增加了更多不確定性,但是就幕后而言,云錄制云演出也在慢慢變得盛行起來。“我們正處在一個5g的時代,在未來或許可以通過現代技術去實現演唱會沉浸式的體驗,這也是一個好的方向。”
亮點五:泛娛樂跨界下,音樂產業存在更多可能性
2021年,除了傳統的音樂與綜藝、影視的結合外,音樂與時尚、藝術、消費的跨界合作,B2B商用音樂的規范化,以及在音樂在短視頻、直播中的應用,都是未來極具有想象力的場景。
例如,去年直播風口乍起,摩登天空率先嗅到商機,在B站推出“宅草莓不是音樂節”,并與頭條等聯合進行直播,在4月推出付費演出直播計劃“草莓星云”;音樂直播的一個變現方式便是打賞,周杰倫于去年7月在快手迎來了音樂直播首秀,短短30分鐘的直播便突破6800萬的觀看人次,打賞2400萬。
在本次大會的科技與文化創新巔峰對話中,云石資本合伙人董陳宇表示,隨著直播、短視頻的興起,MCN公司的迭代,未來不斷把渠道集合起來之后,還將催生出一批新的垂直公司,去做社區與粉絲經濟。
泛娛樂內容的無限可能性,也為音樂行業催生更多垂類內容與商機。可以想見,2021年在文化浪潮不可逆的前進下,通過行業人士的不斷砥礪前行,中國音樂產業將迎來更加光明的未來。
目前,第八屆中國國際音樂產業大會雖已圓滿落幕,但是這并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音樂無限可能,科技創新未來。希望在未來,中國國際音樂產業大會這個平臺,可以持續傳遞給大家各種不同方面的行業信息,成為在音樂產業中提供交流和獲取最新行業咨詢的平臺,讓我們共同推動音樂產業的繁榮發展與進步!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