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7 15:16 | 來源:鳳凰網商業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1年2月,泡泡瑪特發布《潮玩“安家”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潮玩收納盒”品類增長超過50倍,頭部收納盒品牌半年就可以給500萬個公仔找到“家”。...
年輕人們買的盲盒都去哪兒了?
2021年2月,泡泡瑪特發布《潮玩“安家”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潮玩收納盒”品類增長超過50倍,頭部收納盒品牌半年就可以給500萬個公仔找到“家”。
被“抽”回家的盲盒們占據了年輕人的日常空間。走近看,許多潮玩公仔都被放在了收納盒里:有的“娃”擁有自己的“經濟適用房”單間,有的娃住進了自有造景的“獨棟大別墅”。有的娃屋有聲光電一體的精裝修,有的娃住在一推門就能看到的房間黃金地段。
年輕人買潮玩不僅僅是追求“抽盒”帶來的瞬間刺激,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娃“秀”出來,讓一瞬間的驚喜成為長長久久的陪伴,成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給娃“買房裝修”才是正經事
在過去,“收納盒”這個詞似乎只是指低調地收納一切的家居用品。隨著《斷舍離》概念在國內流行后,“收納盒”這一概念深入人心,幫人們把生活中的瑣碎之物找到一個可存放安置的空間。
然而,在新消費浪潮的推動下,相比傳統的收納方式,收納盲盒就像是“給娃買房”:為了給娃找個好戶型,玩家們購買了各種各樣的潮玩收納盒,有的是單身貴族開間,有的是《老友記》式一排多人的青年公寓,有的是自帶山水布景的郊區大別墅。
買了房只是個開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娃住得更好:那些給娃的房子裝上了LED燈和聲控系統的年輕人,讓這些小小的房間從“毛坯房”變成了“精裝修”。
遵循房地產行業重要的“選址”要素,許多年輕人在家中的黃金地段用收納盒們疊加成一整面“潮玩墻”,或者在新家裝修時直接給娃打一套展示柜。在大城市格子間里工作、再回到小家生活的年輕人們,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同樣放在了自己收藏的公仔上。
“我的第一個Dimoo公仔是朋友送的,有天下班我看見他很孤單,那一瞬間就決定要把他的所有小伙伴都召集在一起,這樣他也會開心吧。我要把他們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做成玄關墻,讓客人一進家門就能看見。”收集全了目前所有Dimoo系列的90后男孩小北說。
收納盒、展示柜,這些看似無用的公仔附屬品,已經不僅僅可以收納,更有展示收藏和表達自我的價值。就像泡泡瑪特創始人兼CEO王寧曾表示的:“在現代社會,讓人獲得滿足感的一定是非剛需性產品。”
潮流文化起飛,潮玩收納隨之興起
中國的潮流玩具市場在過去數年見證了快速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63億人民幣增長到2019年的207億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4.6%。與潮流玩具熱潮一同成長的收納盒行業,也在默默地爆炸式增長。
根據天貓某新銳收納品牌銷售數據顯示,其半年盲盒收納盒銷售量超過50萬(組),覆蓋了10萬的買家,銷售額過千萬元。按一個盒子放10個娃娃保守估算,僅此一家店半年的銷量,就可以給500萬個公仔找到“家”。對比泡泡瑪特招股書顯示的半年盲盒銷量,僅此一家店,就讓每三個娃中有一個可以成為“有房一族”。
而淘寶上存在的成百上千家銷售各種樣式潮玩收納盒的店鋪,則讓千千萬萬公仔都可以擁有體面的住處,并讓潮玩收納盒這一細分品類,成為新興的億級市場。
根據天貓數據統計,對比2019年,2020年線上“家庭潮玩收納盒”品類有超過五十倍的銷量增長,增速明顯高于其他細分收納品類。其中,超過百倍的“人群擴張”是促進這一成長的核心動因。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人為自己的“娃”去購買收納盒,收藏它們。
從百寶柜到展示盒,一代人的文化印記
從年齡分布來看, 18-34歲為潮玩收納盒的核心銷售貢獻人群,貢獻銷售超60%,這一分布也與潮玩盲盒的消費人群呈現正相關。
年輕人的收納墻上排列著潮鞋、高達和潮玩,就像父輩的百寶柜里收藏著青花瓷、手串和山核桃,媽媽的衣柜里可能也有悉心呵護的的絲巾和包包。
這一代人通過收集潮玩,再為它們搭配上展示的住所,來完成對自我的表達和安撫,就像父輩們給心愛之物“安家”、實現對審美的珍視一樣。不同的介質承載著不同的收藏品,相同的是對精神的追求。從百寶柜到展示盒,其中收藏的都是一代人的文化印記。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受中國潮流玩具的受歡迎程度不斷上升所推動,潮流玩具零售市場規模到2024年預計將達到763億元。“抽盒”只是一時的,“秀娃”才是一輩子的事。當潮玩逐步走入大眾生活后,年輕人們的娃墻或許也會越搭越高,成為新世代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