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0 19:55 | 來源:消費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縱觀五大技術路線新冠疫苗,mRNA疫苗因其快速研發性及醫學界變革性預期等引發關注,滅活疫苗則因其有效性高備受青睞,腺病毒載體疫苗則因安全性高、價格優勢明顯且易儲存運輸...
縱觀五大技術路線新冠疫苗,mRNA疫苗因其快速研發性及醫學界變革性預期等引發關注,滅活疫苗則因其有效性高備受青睞,腺病毒載體疫苗則因安全性高、價格優勢明顯且易儲存運輸等優勢在五種技術路線中同樣備受關注。
因每種技術路線都各具優勢,又尚存一定不足之處,多數擁有技術及資金實力的生物醫藥公司則選擇兩條技術路線同時布局,形成優勢互補的戰略性格局。其中,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具備價格優勢特點,為其進軍發展中國家市場開拓更為廣闊的空間,成為實力藥企布局的重要路線之一。
腺病毒疫苗成為多數實力藥企的選擇
新冠席卷全球以來,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因其明顯優勢,成為諸多實力生物醫藥企業的優先布局技術路線。國際上,全球制藥巨頭阿斯利康(AstraZeneca)早在新冠疫情爆發后不久,便攜手牛津大學投入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的研發當中;另一全球制藥巨頭默沙東則聯合巴斯德布局腺病毒載體疫苗。
此外,俄羅斯實力研發中心Gamaleya正參與研究Ad26+Ad5-nCoV,以及強生等實力企業投入研發Ad26-nCoV;國內則有實力藥企康希諾(688185.SH)聯合軍事科學研究院開發Ad5-nCoV,以及實力上市公司西藏藥業(600211.SH)、康泰生物(300601.SZ)以及萬泰生物(603392.SH)等參與布局。
國際及國內實力藥企紛紛布局腺病毒載體疫苗技術路線背后,則是該疫苗在免疫原理等方面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據了解,腺病毒載體疫苗的免疫原理是將新冠的S蛋白基因插入腺病毒的基因組中制成疫苗。接種疫苗后,腺病毒進入細胞,其自身由于基因缺陷并不會復制,但其內部的S蛋白基因會表達出S蛋白并誘導人體產生免疫。
上述免疫原理則決定了腺病毒載體在安全性上具備較強的優勢。華金證券醫藥分析師分析認為,該類疫苗可產生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免疫效果好;同時基因改造腺病毒較安全。此外,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在價格、儲備運輸以及老年人耐受方面均具有一定優勢。
資料顯示,阿斯利康/牛津大學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可在2-8℃下保存,常規冰箱即可實現,運輸及儲存成本較低,疊加該疫苗僅需2鎊/劑,兩劑則不足40元人民幣的價格優勢,對全民免費的國家而言或是貧窮國家,不會造成衛生系統的巨額支出,價格及儲存門檻較低等優勢決定了該疫苗或具備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而目前已緊急上市的牛津疫苗則證實了此類疫苗的增量空間。據nature數據,目前全球對阿斯利康/牛津開發的疫苗正在展開大量采購,相應采購量2021年全球數據已超過24億劑。此外,在老年人耐受方面,據《柳葉刀》發表的II期臨床數據顯示,疫苗在老年人中誘導了強烈的免疫應答,與年輕人相比,耐受性更好;有分析認為該優勢也將助力此類疫苗拓展增量空間。
Ad5+Ad26技術合力有效性更為凸顯
雖腺病毒載體疫苗具備諸多優勢,但其有效性的高低與否也成為近來社會上頗為關注的話題。據公開數據顯示,牛津大學/阿斯利康/康泰生物旗下腺病毒載體疫苗有效率為70%,強生旗下腺病毒載體疫苗有效性則為66%,雖約等同于普通流感疫苗保護率70%左右,同時高于FDA要求50%以上的獲批上市標準,但相較于mRNA疫苗等90%以上的有效率略顯不足。
此外,腺病毒載體疫苗可能存在“預存免疫”也是行業關注的問題。據悉,“預存免疫”指的是如果患者曾經感染過Ad5并存在預留抗體,當腺病毒再次進入體內時,體內腺病毒抗體會優先攻擊載體,降低疫苗效果。
在上述背景下,俄羅斯Gamaleya研發中心獨辟蹊徑布局了Ad26+Ad5-nCoV(即“衛星-V”)的研發。據一位微生物學博士介紹,“衛星-V”是兩劑腺病毒治療,接種一劑Ad26之后,21天后再接種一劑Ad5,相較于強生旗下Ad26單針劑量以及阿斯利康兩針同型同劑量AdOx1免疫效果,“衛星-V”免疫效果更好。
針對“衛星-V”聯合疫苗,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聯合的RBD抗體是單用的約2倍(28天),第42天更是提高到4倍,是康復者的8倍;聯合疫苗對干擾素r、CD4+、CD8+細胞的數量提高,進一步佐證了聯合效果更好;聯合疫苗可以減少Ad病毒抗體的中和作用,因為兩種Ad病毒都感染過的人更少。”
據知名學術期刊《柳葉刀》2月2日發布的俄羅斯“衛星-V”疫苗III期臨床試驗中期結果,“衛星-V”有效性高達91.6%,遠高于采用同類技術的公司研發出的疫苗有效率。且在III期臨床試驗過程中,“衛星-V”表現出了良好的有效性、免疫原性及安全性。
據悉,“衛星-V”于去年8月份就在俄羅斯緊急注冊上市,是全球上市最早的新冠疫苗之一,截至目前,“衛星-V”已開展大面積的接種。歐洲包括匈牙利、黎巴嫩在內的多個國家均向“衛星-V”發放了緊急使用授權。
Ad5+Ad26技術落地中國意義重大
聚焦至國內,西藏藥業現已獲得“衛星-V”授權,具備在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注冊、開發、生產及進口或上商業化產品及向指定區域出口等相關權益許可。據西藏藥業公告,公司將在2021年最少生產4000萬人份(8000萬支)腺病毒載體疫苗返銷俄羅斯;此外,上海廠房建成后,預計后年產能達1.6億支,返銷俄羅斯之外,更可支持國內抗疫事業。
據了解,西藏藥業旗下腺病毒載體疫苗日前已取得突破性進展。2月6日上午,西藏藥業腺病毒疫苗項目技術轉移及生產合作方上海錦斯生物成功完成“衛星-V”新冠疫苗生產用毒種及細胞株接收。接收“衛星-V”毒種及細胞株后,將加快推進腺病毒疫苗的技術轉移、產能放大、工藝開發以及生產工作。
各國聯合抗疫之外,“衛星-V”腺病毒載體疫苗在中國落地對中俄兩國均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國作為俄羅斯首要合作伙伴,中俄近年來經濟合作處于持續升溫的態勢,中俄擴大經貿合作趨勢顯現,并定下了2024年前實現貿易額2000億美元的目標。早在疫情席卷初期,俄羅斯方面就對中國抗疫措施表示贊賞,并稱將從物資等方面對中國展開支持。
如今,“衛星-v”逐步落地中國,有分析認為,中俄兩國在經貿合作之外,在技術合作領域也有了新的突破,于中俄友誼長存有著重要意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