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5 08:00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楊力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萬泰生物2020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是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儀器與疫苗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電鰻快報》文 / 楊力
????????萬泰生物(300124.SZ)2020年凈利潤增長兩倍多,這要歸功于該公司新產品二價宮頸癌疫苗(HPV2)的上市,同時也有新冠疫情帶來的業務增加。總的來看,業績大幅增長表明該公司轉型疫苗行業初見成效,但同時業內人士指出該公司未來仍將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尤其隨著全球新冠疫情得到控制,該公司的業務量會不會隨之減少?
凈利潤增長兩倍多
????????3月4日,萬泰生物發布了2020年業績快報,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5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8.88%%;營業利潤7.7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5.06%;利潤總額7.6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2.59%;2020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的凈利潤分別為6.77億元和6.1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4.13%和273.71%;2020年度公司實現基本每股收益約為1.6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0%。
????????萬泰生物于2020年4月登陸A股市場。截至2020年末,該公司的總資產為35.04億元,比期初增長61.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25.54億元,比期初增長63.82%;2020年末股本433,600,000元,比期初增長11.18%;2020年末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5.89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7.25%。
????????對于2020年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萬泰生物解釋:1、公司新產品二價宮頸癌疫苗(HPV2)于2020年5月正式上市銷售,銷售情況良好,使得疫苗業務的銷售收入及利潤實現了大幅增長;2、為應對2020年突發的新冠疫情,公司及時推出新冠檢測試劑及原料,新冠試劑和原料的收入及利潤大幅增加;3、開展了與GSK、巴斯德國外公司的技術合作,實現了對收入及利潤的貢獻。
決心轉型疫苗行業
????????萬泰生物2020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是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儀器與疫苗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從2016年至2020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33億元、1.11億元、1.19億元、1.65億元和6.17億元;同期扣非后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5.05%、-15.94%、6.58%、38.96%和273.71%。
????????可見,近年來,萬泰生物的業績增長并不穩定,而且2020年的業績大副增長前所未有,該公司的新產品二價宮頸癌疫苗(HPV2)上市是其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
????????《電鰻快報》注意到,萬泰生物的主營業務分兩大塊,一個是體外診斷,一個是疫苗銷售。目前該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體外診斷產品銷售。該公司2020年發布的招股說明書披露的數據顯示,萬泰生物依靠的是主打產品類型有酶聯免疫診斷試劑,這款產品對企業營收年均貢獻率在50%左右。
????????雖然疫苗給萬泰生物帶來的利潤并不是很豐厚,但該公司在上市之前就決心轉型疫苗行業。業內人士指出,疫苗行業前途看似一片光明,實則是一片紅海市場。該市場在國內的未來預期增長空間還是有的,但是競爭激烈,一方面的壓力來自于深耕國內市場多年的國際巨頭,另一方面來自于主板和科創板近三十多家上市公司的強烈競爭。
未來增長前景仍不明朗
????????萬泰生物決心轉型疫苗行業也是迫不得已。從2016年該公司的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上市開始,診斷儀器毛利率持續下降,虧本銷售幅度持續增大。特別是2018年診斷儀器的毛利率低至-61.07%,而與此同時該公司的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銷量卻停滯不前。主營產品酶聯免疫診斷試劑占主營業務比例逐年下降,且存在一定得替代性,而新技術化學發光診斷市場開拓情況卻未取得佳績,萬泰生物持續盈利能力受到了分析人士的質疑。
????????不過,就目前來看,新冠疫情帶來的業務增加以及新產品二價宮頸癌疫苗的上市讓萬泰生物的業績實現了大幅增長,但未來的增長前景并不明朗,尤其隨著全球新冠疫情得到控制,該公司的業務量會不會隨之減少?同時。該公司也做了風險提示:
????????首先,未來HPV疫苗的市場格局具有不確定性。雖然目前國內市場供需缺口較大,僅默沙東、GSK、萬泰三家供應商,產品仍然供不應求。但國內其他同行的HPV疫苗研發陸續進入臨床III期或報產階段,未來隨著競品陸續進入市場,公司已有的二價宮頸癌疫苗(HPV2)在市場拓展和市場銷售方面具有不確定性。
????????其次,未來新冠檢測試劑能否持續增長具有不確定性。新冠檢測試劑的市場競爭已開始趨于飽和,未來隨著疫情的有效管控和全球疫苗的研發進展,可能導致新冠檢測試劑的需求和增速均不及2020年。
????????最后,在新冠疫情期間,國家出臺了減免企業負擔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的一系列政策,公司根據《企業準則》將其全部作為非經常性因素在2020年財報中體現。如后續國家針對上述政策有新的處理規定,可能會影響公司2020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指標。公司已就上述不確定因素與年審會計師進行了初步溝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