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6 11:58 | 來源:鳳凰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1年,是央行《金融科技發展三年規劃(2019-2021年)》(下稱《規劃》)的收官之年,金融科技公司納入金融統一監管成為行業趨勢。...
2021年,是央行《金融科技發展三年規劃(2019-2021年)》(下稱《規劃》)的收官之年,金融科技公司納入金融統一監管成為行業趨勢。
《規劃》著重強調了在科研、立法、數據資源和數據戰略、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應用技術、通碼支付標準規范統一、網絡金融安全和監管科技幾個重點方面發力,促進金融科技健康可持續發展。《規劃》也從頂層設計上體現了金融行為統一納入監管的實操思路。
作為金融科技及其服務商和上下游產業鏈條企業,央行《規劃》的落地,將會對生態鏈條的企業產生直接的影響,那么,它們將如何適應和運用這一政策紅利?為此,時代周報記者專訪薩摩耶數科總裁李堯,從企業微觀角度談一下金融科技發展的方向和細節。
圖:薩摩耶數科總裁 李堯
時代周報:您怎么看待未來金融科技行業監管走勢和重點?薩摩耶數科今年有何發展規劃?
李堯:在金融科技監管走勢方面,我們理解認為,金融科技公司因其經營特殊性,必須獨立建構:物理設備獨立、數據信息獨立、注冊資本獨立、法人資質獨立、運營團隊獨立。
同時,金融科技公司因其數據經營的重要性,必須建立商業機構數據分級管理制度。確保數據從低級到高級單向流動;絕不允許反向和交叉流動。高低之分有兩個層面,數量層面和品質層面。對于部分金融科技公司涉及的部分特殊數據經營,特別是網上安全認證技術(如二維碼、虹膜、指紋、刷臉、聲音等),未來也許會面臨更加具體的監管要求。
實質上,金融科技公司和互聯網商業平臺是在從事網絡社會某一個細分和側面的經營和管理,應要明確商業行為的社會責任,同樣應受到政府或社會的監督指導。特別是在消費者保護、數據安全、居民隱私安全等方面。要建立互聯網技術研發信息日常跟蹤制度。
相信監管部門也會從了解生產力結構,包括運行特點、運行趨勢和缺陷等作為切入點,鼓勵限制兼有,同時更進一步明確和關注金融科技公司商業行為的社會責任。比如:數據治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
基于這樣的理解和認知,薩摩耶數科會繼續秉持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的初心,嚴格按照監管意圖和科技本源,不斷優化數據治理、持續投入應用科研、繼續堅持踐行小微普惠服務。
時代周報:您認為,金融機構熱衷合作的金融科技公司一般有哪些優秀特質?后疫情時代,金融科技公司在賦能金融機構方面需要進行哪些方面的變革?
李堯:金融服務于產業,金融科技服務于金融數字化,歸根結底是服務好產業。
所以,我認為金融科技機構既要有扎實的應用技術,也要充分積累金融行業應用知識。與銀行機構合作要基于監管要求的深刻理解、金融運行的常理常識、多方合理的商業預期、對客戶對風險的充分敬畏。
同時,金融科技機構更要懂金融和金融科技協同服務于的細分產業。結合細分領域產業的行業應用知識,利用應用技術,助力產業實現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從而實現數字化的產融結合。
未來,金融科技需要更聚焦、更專業。基于產業服務,需要金融科技需要更耐心更克制。基于這樣的認識,薩摩耶數科在合作中,堅持分析多方資源優勢和生產要素,明確職能權責和分配機制,希望實現可持續性的社會價值、金融規制和商業效率。
時代周報:近年來,金融科技公司取得了諸多創新發展,但也體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壟斷和霸王條款、消費者權益保護、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等,您如何看待這種行業風險與創新的平衡?薩摩耶數科采取了哪些風控措施保護用戶權益?
李堯:合規先行,合規是基石。
金融科技公司也并不完全等同于互聯網商業平臺,金融科技公司更多側重于幫助金融機構做好服務。
從2017年開始,我們看到基于金融科技發展的金融服務領域,在消保、數據安全、個人隱私、反詐騙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切實有效的監管治理、行業自律和標準規制。合規得體、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企業才能行穩致遠。
在這個過程中,薩摩耶數科在信息安全上,安全體系在行業中力求保持領先。薩摩耶數科是首批同時通過等保三級認證和ISO27001認證的金融科技企業。客戶隱私保護上執行業最嚴格安全標準。而且,薩摩耶數科還獲得了安全聯盟行業驗證、誠信網站等一批認證。
我們結合行業標準,自建數據分級標準和管理制度。對于高級別數據進行物理隔離、作業隔離和風險隔離。全方位、多層次保障信息安全。從技術安全措施、數據安全機制、數據合規治理等方面,搭建薩摩耶數科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切實保護消費者信息安全權益。
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薩摩耶數科與合作機構一起,在前端信息展示、客戶線上線下溝通、服務應答機制,制定合規安全的交互服務方案,提升用戶的平臺體感和權益感知。做到明確提示、準確引導、質價相符。
同時,我們也在通過多渠道多方式引導客戶善用金融、增強專業、關注和有效識別風險,阻絕詐騙,全面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時代周報:過去五年,金融科技行業投融資熱度穩居世界前列,對于部分金融科技公司利用移動互聯網的載體,實則從事金融活動的行為,您怎么看待?嚴監管環境下,薩摩耶數科應如何找準自身定位,打造科技內核?
李堯:金融本質上是基于經濟金融活動,利用信息技術,記載價值、傳遞價值、衡量風險和跨維轉移價值。
金融為了更加高效便利和易得,與外部載體和技術做開放融合。但從實踐上,我們也看到,金融要同時實現安全、廉價和便捷,是三元悖反。
薩摩耶數科基于這樣的認知,始終堅持開放融合的合作態度和合作方式。結合算法和經驗,我們研發了很多優質的信用工具和獲客工具;有一些,直接在合作中無償分享給合作方;有一些需要合作方更多的資源鋪底,就在長周期內以伙伴的方式協同。
我認為,金融科技公司的商業定位永遠是動態的,公司定位隨著跟合作深入拓寬也在逐漸發生轉變。
金融科技公司更敢于試錯,更聚焦更深入在垂直領域,去探索勾勒應用層面創新的外延。金融機構優勢很明顯,包括充分的特許經營指導、絕對的數字化投入程度、良好的雇主品牌、穩健清晰的策略打法和一體化流程機制。
薩摩耶數科堅持服務于合作方在獲客、信用等核心能力的提升。提供更便捷更易用的生產工具,傳遞更精確更有效的生產經驗。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