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6 17:33 | 來源:消費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1年春季全國圖書訂貨會于3月31日上午在北京新國際展覽中心舉辦,《四庫全書叢編》新書,亮相第34屆北京圖書訂貨會,字字重抄回歸文化源頭。...
2021年春季全國圖書訂貨會于3 月 31日上午在北京新國際展覽中心舉辦,《四庫全書叢編》新書,亮相第34屆北京圖書訂貨會,字字重抄回歸文化源頭。《四庫全書叢編》先期出版的第一批圖書一上架立刻吸引了眾多參會者的目光。
《四庫全書叢編》不完全像包背裝的《四庫全書》,一樣的手工宣紙精印,采用的卻是現代與古典相結合的裝幀形式。其內容也有所創新。總編纂何香久介紹∶《四庫全書叢編》是一項集編纂、整理、勘誤、繕錄于一體的綜合學術工程,是《四庫全書》問世二百三十多年來第一次全面重訂重抄,是對其庫書文獻價值、社會價值、學術價值的重要開發利用。
本項目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學術考慮∶
第一可補《四庫全書》之闕。《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但當時受到文化專制政策與文字獄的惡劣影響,大量典籍在修書過程中被全毀和抽毀。《四庫全書叢編》將禁毀的部分依據相關文獻進行補錄,將抽毀的書目予以補齊,可望真正使《四庫全書》獲得新生。
第二,可糾《四庫全書》之誤。《四庫全書》因系手抄,加上不少版本選擇失誤,出現了大量的訛誤,魯魚豕亥隨處可見,張冠李戴時有發生,此次重新繕錄,嚴格把關,可望將庫書錯訛悉數訂正。
第三,可接《四庫全書》之緒。《四庫全書》收書下限在乾隆中、后期,重修后收書下限定在 1911年,把中國五千年文化做了一次總結賬。
《四庫全書叢編》編委會主任、河北省文聯黨組書記解曉勇說∶《四庫全書》是中國文化的萬里長城,然而成書二百三十多年,其文獻價值、學術價值卻鮮為開發利用。基于此,2017 年4月,河北省文聯開始實施重訂、重修、重抄《四庫全書》的學術工程,歷時五年。巧合的是,《四庫全書》總纂官是滄州籍學者紀曉嵐,《四庫全書叢編》總編纂何香久也是滄州人。由古今兩代滄州人完成的文化接力,引起了世人矚目。
《四庫全書叢編》在滄州發軔,有其歷史淵源更有其現代機緣。承接項目的滄州渤海新區南大港產業園區,地處環京津、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位置,是經濟騰飛的龍頭,更是文化繁盛的息壤。南大港產業園區將建設《四庫全書叢編》編纂基地,整套《四庫全書叢編》以及部分手抄原稿等原始編書文獻將收藏于南大港,共同打造以《四庫全書叢編》為主題的全國文化勝地。
展會上,四位書法家現場繕錄成為亮麗的風景。《四庫全書叢編》全部以手工抄錄方式呈現,不同風格、流派的楷書藝術集于一書,取代了原抄的"館閣體",也使《四庫全書》增加了全新的文化內涵。
展會期間,《四庫全書叢編》舉行了新書發布會。全國著名四庫學家、出版和學術指導單位的領導出席了會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