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10:26 | 來源:鳳凰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0年,美國投資市場掀起一遍熱潮,就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英文全稱SpecialPurposeAcquisitionCompany,簡稱SPAC)。
2020年,美國投資市場掀起一遍熱潮,就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英文全稱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簡稱SPAC)。SPAC Research數據顯示,2020年美股共有480宗新股上市(IPO),募資總額超過1600億美元,當中248宗以SPAC形式上市,籌資總金額高達834億美元,數量和募資金額均超越傳統IPO,為歷年最高。 SPAC氣勢如虹,熱潮由去年直捲至今年,令更多投資者趨之若鶩。今年首兩個月SPAC上市總數已達294家,即在兩個月內已超過上年全年總計。
SPAC是什么
SPAC是首次公開招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借殼上市、融資型反向收購(APO)以外,近年較常見的上市方式,但這不是華爾街的新產物,而是早于1993年美國GKN證券己將SPAC推向市場。2016年至2019年,SPAC的數量與募資額逐年攀升。到了2020,SPAC更是井噴式涌現,SPAC并購目標行業呈現多元化態勢,主要物色新經濟企業,包括科技、生物科技和太空項目。
SPAC是一種沒有明確營運業務的空殼公司,目的是透過首次公開發行(IPO) 募集資金后,在特定時間內(18-24個月)與一些未上市但具發展潛力的公司進行併購,以另類方式上市,所以被稱為「空白支票公司」(Blank Check Company)。若SPAC無法在指定時間內與私人企業合併,便需要將籌集的資金退回予投資者。
為什么SPAC在2020年大火起來呢?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大幅上升,令金融界對一些企業估值的敏感度偏保守,但許多新興行業需要資金研發生產,銀行卻不愿意借錢給他們,從而出現一個真空期。另一方面,美國聯儲局因新冠肺炎大力“放水”,更多資金流入股票市場,促使美股投機情緒高漲,SPAC成功吸引眾多本來對美國新上市公司不感興趣的投資者,或本來并不符合美國上市資格的新興公司,積極考慮上市融資。再者,美國證券交易所(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加強了對SPAC的監管,從而加強了投資者對SPAC的信心。
綜合而言,SPAC的上市門檻比傳統IPO為低,沒有盈利要求,上市審批時間較短(三至四個月),費用較低,且融資較有保證,手續相對簡單。
SPAC的著名例子: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
2017年9月,Social Capital Hedosophia Holdings Corp是開啟 SPAC 熱潮的先驅之一(股票代碼IPOA)。 IPOA就如一般SPAC以10美元一股訂為發行價,當時發行了6000萬股,總集資額6億美元,同時每3股均獲1股看漲期權。
IPOA上市之后,股價在10美元左右,漲跌幅度極小,幾乎完全沒動過。為什么呢?原因是發起人要去尋找標的、洽談收購,換言之,IPOA沒有任何實體經營活動,股價只是反映公司的現金價值。
離當初約定收購的死線還有不足3個月的時候,IPOA于2019年7月宣布成功找到收購目標,那就是維珍銀河,收購總代價為13億美元。
當收購合併成功后,股票代碼也隨之轉名為SPCE,整個過程才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比傳統IPO快很多。
SPAC對中國企業赴美國上市有何吸引之處
中國內地企業為什么在美國上市?原因眾多,其中之一是美國股市是全球體量最大,交易額最高。
惟中國企業遠赴美國IPO 是一場非常漫長的戰役,美國上市條件嚴格、費用高昂、時間效率普遍不高、美國證監會(SEC)的審核流程繁復、成功的把握不高,加上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帶給全球資本市場劇烈動蕩, 在美國IPO 上市的難度大增,這促使不少中國內地企業積極探討如何通過SPAC上市,包括人工智能丶醫療丶電動車丶金融科技等行業。因此,SPAC集合了天時地利的優勢,逐步受到全球機構投資者及富豪的青睞。
中國企業以SPAC上市的例子:優客工場
優客工場成立于2015年4月,是中國內地共享辦公空間最多的聯合辦公空間運營商。
2019年12月11日,優客工場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IPO招股書,但上市過程卻一波三折。直到2020年8月6日,優客工場宣布終止美股IPO的申請。
其申請IPO失敗后,反映資本市場質疑共享辦公室行業的弊端,高估值及低盈利的情況,在這個背景下,資本市場對優客工場前景也不看好, 而優客工場收入來源單一,客戶集中度較高,也為IPO增加不確定性。新冠疫情爆發,再給優客工場的IPO添了變數。
優客工場把戰線轉向SPAC,2020年11月,優客工場(UK.US)與一間SPAC(Orisun Acquisition Corp)完成合并,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美國上市公司“聯合辦公第一股”。
曾氏集團主席曾沛霖對SPAC的看法
曾氏集團主席曾沛霖相信今年SPAC的熱潮將會持續,募集資金亦會較去年多。對收購公司而言,SPAC可以提高估值,加快上市速度,從成立到上市最快只需兩至三個月,成本亦較傳統IPO低。投資者若最后在不滿意SPAC的收購目標可取回全數資金,退出交易,因此SPAC成為高回報的投資機會,但風險相對較低。
SPAC存在泡沫嗎?曾氏集團主席曾沛霖表示“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的而且確,我們現在看到SPAC市場中有海量的交易量,但這些都是來自被壓抑的需求和迅速進行交易的愿望。每當全世界都蜂擁而上時,無論是關于SPAC、加密貨幣,還是寶可夢玩具,都代表著很多人一頭熱的沖入市場交易,最終他們只會虧損收場。”
家族辦公室曾氏集團主席曾沛霖續稱“現在我們只是淘金熱潮的起步階段,SPAC最高峰期尚未來臨。作為投資者,最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公司的背景,包括與值得信任、有成功往績的管理層和有堅實的商業模式,才予以考慮投資。”
曾氏集團簡介
從20世紀初成立至今,家族辦公室曾氏集團已由餐飲集團發展為跨越世界多國城市的海外投資公司。在第四代主席曾沛霖掌舵后,把握投資時機,不單單將家族辦公室曾氏集團成為中國境外直接投資的先驅,而且嗅到國內市場的轉變,做出以往幾屆主席截然不同的決定,毅然把重心放在國內市場上,積極擴大在國內家族辦公室的業務版圖。
時至今日,曾氏集團在北京和深圳相繼成立了聯絡處和辦事處,在無形中成為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戰略關系橋梁,進而得到祖國的認可,在曾沛霖的帶領下,家族辦公室曾氏集團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投資協會(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2001年成立)的常務理事單位,為中國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議的同時,也投資一些有發展潛力的海外公司,開辟屬于自己的新天地。曾沛霖及家族辦公室曾氏集團的名字已踏上國際舞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