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16:31 | 來源:鳳凰網商業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3月23日,天貓微生態創新大會在杭州西溪喜來登度假大酒店召開,本次大會由天貓&天貓國際聯合熱心腸生物技術研究院共同主辦。...
3月23日,天貓微生態創新大會在杭州西溪喜來登度假大酒店召開,本次大會由天貓&天貓國際聯合熱心腸生物技術研究院共同主辦。
大會邀請了微生態領域的一線專家學者和產業嘉賓進行主題演講,共話微生態研究前沿和發展趨勢,共議益生菌行業發展。本次大會還重磅發布了《2021全球益生菌產學研發展動向白皮書》,指明未來極具發展潛力的八大益生菌賽道。最后,天貓&天貓國際與益生菌產業鏈上中下游生態伙伴們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標志著天貓微生態聯盟正式啟動。
當日上午,軍事醫學科學院病原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楊瑞馥、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發酵工程研發部主任姚粟、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方慶、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中心實驗室微生物平臺主任陳峰、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部主任李鳳琴、熱心腸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藍燦輝等6位專家進行了主題演講。圍繞微生態研究及應用,演講嘉賓們的分享內容從微生態研究的熱點,到產業轉化的關鍵問題,從益生菌菌株的鑒定及評價,到益生菌研發和應用的監管與申報。
隨后的圓桌論壇上,就“從基礎研究到產業落地,哪條路是益生菌的康莊大道”這個話題,以上各位專家進行了熱烈討論,浙江省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可也參加了話題討論。
楊瑞馥認為,益生菌產品要獲得消費者認可,需要靠數據說話:一方面是借助新技術手段,比如通過菌群檢測數據,幫助消費者認知腸道菌群,進而選擇適合的益生菌產品;另一方面要有科學循證數據,讓消費者信任你的產品。
姚粟從菌株資源開發利用上提了兩點希望,一方面是從國家層面要有系統規劃的菌種資源庫,另一方面,希望國內的益生菌上游企業能夠在菌株資源從研究到產業化方面有長期投入的規劃,而不是現在菌株開發熱潮了就去投入一下,沒有持續性。只有這樣,國內企業才能與國際企業同場競技。在比較看好的益生菌產品方向上,她認為,雖然益生菌有一定功能驗證,但是作為食品,做出美味和健康兼顧的風味依然很重要。
李鳳琴從監管層面給了企業中肯的建議,她說,我們感受比較深刻的就是,國內企業申報菌株時,在提交材料的完整性和系統性方面相比國際企業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尤其是申報材料中菌株的研究缺乏科學系統性的設計,一個菌株多個訴求,追求大而全,不夠聚焦,每個方向上樣本量都不夠,這就是研究設計得不夠合理。
陳峰從研究者的角度談了對企業的建議,他說,企業做益生菌的臨床研究,肯定希望是短平快的,而研究者則希望研究做得比較扎實比較深,證據越多越好,才能真的挖到金子,但是企業一開始就做得完善其實是很難的。他建議,企業可以有一個長線的規劃,不一定一次做完,可以在做產品的過程中逐步增加數據量,把時間拉長,把證據鏈打扎實了,那么這個產品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在益生菌產品方向上,他很看好口腔益生菌含片。
李可從平臺、品牌方、商家做好自律的角度了提幾點建議:一是做好質量把控;二是產品標識要真實準確;三是功能宣稱要有科學證據,尤其是現在比較流行的電商直播帶貨,主播用語要注意規范;四是電商平臺要加強電子標簽的完善。談到比較看好的產品方向,她認為應該把益生菌融入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食品中,這樣更便于消費者接受。
當天下午的分享嘉賓包括天貓國際醫藥保健行業負責人關雪峰、天貓國際醫藥保健益生菌品類負責人朱亞軍、云峰基金執行董事黃瀟、帝斯曼i-Health大中華區副總裁張祖軍、雀巢健康科學大中華區首席醫學官李文軍、湯臣倍健首席電子商務官尹昕。
在隨后的產業圓桌論壇上,熱心腸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藍燦輝與關雪峰、尹昕,以及科拓生物總裁劉曉軍、錦旗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學聰、杜邦益生菌事業部亞太區負責人金蘇、合生元電商總經理丁雯、鐘根堂生物中國區代表邵敏等產業嘉賓們共同探討了益生菌行業如何可持續規范化發展。
劉曉軍認為,益生菌產業已成為我國食品工業中增長較快、創新密集的產業,相應的益生菌相關的監管政策和科學共識也陸續出臺,原料企業應該按照益生菌的法律法規和科學共識去做,品牌和渠道商也需要嚴格把關,只有鏈條上所有的人共同努力,才能讓這個行業做得更加規范。
金蘇認為,作為頭部企業,在做好產品質量把控和臨床研究的同時,更需要向鏈條上的中下游從業者,包括專業人士、意見領袖進行科普,讓整個產業鏈上的從業者變得更為專業,要用目標受眾聽得懂的語言,讓益生菌從神秘化走向生活化,最后讓產品走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
作為在中國最早把益生菌推向to C市場的企業代表,丁雯分享了兩個經驗:一是不斷進行產品創新,滿足消費者不同層面的需求,這是品牌生命力的基礎;二是要學會跟消費者溝通,在品牌推廣和消費者教育方面要根據不同類型消費者選擇合理的宣傳推廣方式。
談到消費者教育,劉學聰認為,用好的產品體驗說話,是消費者教育最好的方式。另外,作為原料供應商,在設計益生菌的研究課題和產品解決方案時,就要從消費者教育的角度來替品牌方思考科普邏輯,給品牌方提供交鑰匙工程。
作為大會主辦方,關雪峰總結了天貓&天貓國際在今天大會上達成的兩點重要共識。第一個共識,非常看好益生菌賽道,并且從平臺端做了八個賽道的劃分,未來會幫助更多的商家、品牌去布局;第二個共識,除了商家自律,為推動益生菌行業可持續規范化發展,我們作為平臺還是要有標準,定標準立規矩,支持行業良性有序發展。未來,我們要繼續整合資源,推動上中下游企業進行合作對接。
阿里巴巴天貓進出口事業群副總裁王浩洋先生表示,疫情喚起民眾對健康的關注,保健食品尤其是提升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受到市場的熱捧,迎來了快速增長的新窗口。今天我們組織天貓微生態創新大會,也是希望發揮全行業的力量,一起維護市場規范,為跨境益生菌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搭好臺。
熱心腸研究院《腸道產業》主編蔣劉一琦女士代表主辦方重磅發布了《2021全球益生菌產學研發展動向白皮書》。白皮書中提出了未來極具發展潛力的8大益生菌賽道,包括腸胃健康益生菌、女性守護益生菌、過敏舒緩益生菌、口腔保健益生菌、運動提能益生菌、情緒調節益生菌、免疫調節益生菌、美容抗衰益生菌,同時指出,治療輔助益生菌也是值得關注的方向之一。
隨后,天貓&天貓國際與益生菌全產業鏈生態伙伴進行了戰略合作簽約暨微生態聯盟啟動儀式。聯盟成員除了大會主辦方天貓&天貓國際和熱心腸研究院,還包括一家專家機構浙江省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5家益生菌原料企業杜邦、科漢森、拉曼、科拓生物、錦旗生物,8家益生菌相關品牌企業合生元、帝斯曼、湯臣倍健、Nutritioncare、鐘根堂、R&B、合生元、樂力。簽約各方希望利用各自優勢,通過產品創新、檢驗檢測、消費者運營、渠道開發、內容教育、營銷傳播等維度開展深度合作,以促進科研界成果快速應用到產業中,滿足消費者和市場需求。
此次天貓微生態創新大會在線下取得業內成就的同時,C端線上傳播布局同步打通全網消費者鏈路,致力于輻射滲透所有目標消費群體,完成益生菌品類日的高光時刻:益生菌品類成交額為日常的700%+,品類新客同比超1300%。天貓國際在微博/小紅書/微信/垂類APP內多維內容輸出。
此次事件7大艦長品牌商家,在各個消費者活躍的平臺進行多維度內容種草,深度挖掘目標受眾的心智共鳴。LACTOFIT益生菌成為千萬級爆款單品,標志著益生菌對于目標受眾的普及度更高,消費者更愿接受“全家版”的益生菌套餐;lifespace塑身益生菌、小月神女性益生菌成為百萬級熱門單品,女性消費者對身材管理、私處護理的需求愈發強烈;GardenofLife女性美肌益生菌商品上架一小時即售罄,標志著消費者對美容的需求越來越苛刻,對“愛美”標簽的理解更為深入,需求更迫切;針對過敏鼻炎的NutritionCare舒鼻益生菌銷售同比三位數增長,表明在“鼻炎舒緩”賽道內,消費者普遍能夠接受并為益生菌下單;消費者對胃部疾病的日常預防,更青睞明星單品HCP益生菌來完成,活動期間銷售的商品累積高度相當于5個埃菲爾鐵塔;而大眾搜索更頻繁的NICORIO腸道酵素益生菌,累積銷售的商品面積可鋪滿3個足球場,目標受眾對腸胃健康的關注度正在不斷攀升。
此次線上多點位營銷組合拳,高頻觸達目標受眾痛點需求,從勢能積累階段,再到全網高曝光傳播,以消費者活躍度更高的熱門平臺為主體,將此次益生菌品類升級的理念深耕在目標受眾的心智中,不僅是給消費者來了一波心智上的種草安利,更是將此次天貓國際益生菌營銷事件,全力推至全網消費者視野中的絕對中心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