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5 11:58 | 來源:消費日報網(wǎng) | 作者:俠名 | [產(chǎn)業(yè)]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資助的《首博"匠心雅集"》--"山水回響·三千年書卷中的琴意"正在首都博物館禮儀大廳進行。
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資助的《首博"匠心雅集"》--"山水回響·三千年書卷中的琴意"正在首都博物館禮儀大廳進行?;顒右?琴棋書畫"、"詩香花茶"、"戲舞樂服"為內(nèi)容,在一個月的時間內(nèi)將呈現(xiàn)24場雅集活動。作為當代名琴,來自江蘇海門的"倪琴"受邀參與陳列品鑒。
倪琴,因出自"斫琴名師"倪詩韻而得名。倪詩韻是梅庵琴派傳人,師從梅庵琴派國家級傳承人王永昌先生,現(xiàn)為江蘇省古琴藝術(梅庵琴派)代表性傳承人,任中國傳統(tǒng)文化促進會古琴文化藝術委員會副主任,2016年被中華文化促進會授予"中華木作大師(古琴制作)"稱號。
在展廳現(xiàn)場,倪詩韻與觀眾進行了精彩的現(xiàn)場互動,介紹了"倪琴"的制作工藝,以及如何正確選琴等知識。
"倪琴"是以古法制琴,每一張琴都需要經(jīng)過上百道工序,歷時兩三年方能制成。在這種至臻工藝下制作出的"倪琴",音色蒼古、音亮韻長、出音飽滿,呈現(xiàn)出"勻、松、透、潤"的特色。因此受到海內(nèi)外琴人的喜愛,也被許多知名琴家收藏。作為斫琴名師,倪詩韻希望每一位琴人都能擁有一張最契合的琴,也希望每一張好琴都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主人。
"攜琴訪友古琴音樂會"是本次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古琴藝術家同臺獻藝,其中不少琴家都選擇"倪琴"作為演奏用琴。古琴家姚亮現(xiàn)場演奏了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曲調(diào)抒情,他所選用的正是"倪琴",琴音渾厚柔和,完整表達出歌曲中豐富的情感色彩。
而另一張同屬松透渾厚類型的"倪琴"則以宏大寬闊的音色與《赤壁懷古》一曲相得益彰。這就是"倪琴"的魅力,即便風格接近,也各有特點,能夠與演奏者達成人琴合一的效果,完美體現(xiàn)曲中意境。
作為梅庵琴派傳承人,倪詩韻也在音樂會上登臺亮相,一曲琴簫合奏梅庵派《平沙落雁》,意境深遠又細膩生動,出色的演奏獲得了觀眾好評。
高山流水遇知音。亮相首博,讓"倪琴"在一個新的平臺上與更多知音人相遇。《古琴新生》等不少媒體紛紛推介"倪琴",并采訪倪詩韻,對"倪琴"的制作工藝、風格特色以及未來發(fā)展十分關注。
"倪琴"今后將繼續(xù)大力打造品牌,加大宣傳力度,自覺承擔起傳承和發(fā)揚古琴文化的職責,倡導一種文明、雅致的生活方式。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