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中國金融開放:花旗有調整的理由 匯豐有進取的動因

    2021-04-20 16:01 | 來源:消費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資本的東西遷徙,金融業的戰略收縮與擴張,背后都有其不得不為之的動力,也有其難以一言以盡之的奧秘與考量。

            最近,兩個國際銀行的一進一退讓人側目。

            一是花旗集團4月15日宣稱計劃退出在中國和印度等13個區域的零售業務,二是匯豐集團首席執行官諾埃爾·奎因4月14日在一份企業內部備忘錄中宣布,匯豐全球商業銀行、環球銀行和資本市場、財富和個人銀行、全球資產管理這四個業務部門的主管將在今年下半年遷往香港。

            資本的東西遷徙,金融業的戰略收縮與擴張,背后都有其不得不為之的動力,也有其難以一言以盡之的奧秘與考量。

            花旗:調整是為了更好的盈利

            4月15日,花旗銀行發布公告稱將在包括中國市場的13個全球市場中退出個人業務計劃。

            同時,花旗表示,將繼續在中國市場投入,積極尋求和評估符合自身優勢和發展特點的新業務機會,包括尋求籌備一家證券公司和一家期貨公司。

            資本從不諱言對利潤的渴望。這也是商業文明應有之義,也是社會得以前進的動力。花旗公告顯示,花旗銀行將對其全球個人銀行業務進行重組,目標是將資源和投資聚焦于那些更具競爭優勢和規模效應的業務,從而為公司股東提高長期回報。

            此次花旗全球個人銀行業務重組不涉及花旗在中國市場的企業和機構客戶業務。花旗中國首席執行官兼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林鈺華,對此有更為詳盡的說明。她表示,在中國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花旗將繼續助力中國企業開拓全球市場和外資機構參與中國開放的大市場。

            花旗業務的壓縮與調整,并非突然的決策。在零售市場,外資銀行整體而言并沒有體現出外資的長處,也就沒有占到應有的份額。僅以中國市場為例,國際銀行在過去10年里不斷增加投資,但獲得的市場份額難言樂觀。

            麥肯錫數據顯示,總體而言,國際銀行在亞洲最大經濟體的資產份額在2020年為1.2%,2017年年底,外資銀行總資產僅占中國銀行業總資產的1.32%,而2010年為1.8%。當然,這一趨勢同樣出現在印度,資產份額從10年前的7.2%下滑至去年的6.8%。

            外資銀行面臨著本土銀行強大的競爭壓力。以中國為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以及銀行業的創新,諸如電子支付的推陳出新,使得外資銀行在個人消費領域,并無突出優勢,甚至追趕國內銀行的腳步都有點吃力。

            一些外資銀行所面臨更大的問題,還在于網點總量欠缺,不能覆蓋全國主要市場,而作為外資銀行,內部審核流程的冗長,以及國內高資本和監管要求,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外資金融機構在個人金融領域擴張的現實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外資銀行傾向于調整經營策略,尤其放下耗費資源但收益甚微的個人金融,是不失為明智的選擇。

            因此,花旗集團(Citigroup)首席執行官簡•弗雷澤在4月15日表示,該行已決定放棄零售業務,因為它不具備在中國、印度和其他11個市場競爭所需的規模。

            花旗放棄個人業務,重心轉移到公司業務,以及證券、期貨,是經過精細的成本核算的。零售業務的基礎設施要求非常高,諸如IT系統、電子銀行等,前期及運營過程中,都有著巨大的成本壓力,必須形成一定的規模才能盈利,這是有規模效應的。對眾多沒有達到規模,也沒有完成網點布局的外資銀行來說,繼續在零售業務上跑到底,成本收入比會很高。事實上,零售業務對精細化管理能力、成本管理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

            從花旗中國官網透露的信息來看,花旗目前在中國擁有32個網點,主要分布一線及二線省會城市,并沒有形成覆蓋全國的網絡系統;且多數網點并不經營個人業務,有些且無現金業務。

            人們有理由相信,花旗放棄在中國的個人零售業務,轉而追求公司業務及新的金融機會,與其說是改轅易轍的無奈,不如說是其揚長避短的一搏。

            機遇:財富市場呈幾何級增長

            花旗放棄中國零售市場,這并非先例。2013年,一些外資銀行便開始對中國內地的零售業務進行調整,蘇格蘭皇家銀行、德銀率先關閉了在華的零售業務。2016年10月,澳新銀行宣布將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零售和私人銀行業務出售給星展銀行。

            作出選擇,緣于自己的條件。這固然個體機構面臨挑戰下的一種應激方式,但總體趨勢來看,外資金融仍然對中國金融的潛力充滿信心,并且積極爭奪零售市場份額。

            金融行業內流傳著一句話:著眼對公可以活在當下,著眼零售可以贏得未來。所以,對中國零售市場的布局,仍是一些外資銀行努力耕耘的所在。

            其實,零售市場里的含金量最高的是中國居民對財富管理的需求。不論是商業銀行、私人銀行、保險、證券、基金都與之緊密相關并由此成為外資青睞之業。

            2020年12月,中國銀行業協會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發布《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0)暨中國財富管理行業風險管理白皮書》。報告透露,中國財富管理行業資產管理規模超百萬億元,增速為全球之最,各類機構在新規之下逐步實現規范轉型;截至2019年底,中國高凈值人群總量達132萬人,較上一年增長近6.6%。

            今年4月13日,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表示,未來中國的財富管理行業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估計到2035年,高凈值人群的規模很可能拓展到500-600萬;可投資資產規模,也會400-500萬億。

            財富的倍增,自然尋求投資通道。除了國家陸續推出的聯接海內外市場的多種投資渠道之外,大灣區的跨境投資遠景無遺成為最具期待的亮點。2月5日,粵港澳三地監管機構共同簽署《關于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諒解備忘錄》,內容涉及監管信息交流、執法合作、投資者保護、聯絡協商機制等方面。“跨境理財通”可謂已經箭在弦上。

            對此,匯豐銀行認為,跨境理財通機制的落實對有意擴大投資范圍、進一步分散投資的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者來說無疑是大好消息,將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最大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滬深港通和債券通先后成功推出,證明互聯互通機制有助增加兩地金融市場的整體流動性。匯豐一直積極參與各項推動市場開放的措施,并相信,跨境理財通將成為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又一里程碑,為金融服務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匯豐:精準發力財富管理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20年疫情之下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國家,第一大外資流入國,2021年第一季度GDP同期增長高達18.3%,諸如之類的成績,自然也強烈吸引了匯豐。

            加碼亞洲尤其是加碼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資本的共識。而匯豐加碼亞洲尤其是關注粵港澳大灣區,更顯長遠之謀、立場之堅,顯非權宜之計。

            追逐獨資的匯豐人壽保險,將業務領域不斷拓展之外,并于2021年1月,推出了內地市場首個以大灣區為主題的投連險投資賬戶,為客戶把握區內增長機遇提供了新的渠道。

            匯豐也在證券端發力。在CEPA10框架下,積極推動深港金融合作,控股了匯豐前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國內首家港資控股的證券公司,為進一步助推內地資本市場與海外投資者的聯動,支持大灣區內的經濟融通做好了積極準備。

            除了努力打造財富管理工具,匯豐還進一步提升管理的層級,切實增強服務能力。從管理架構來看,2021年2月,匯豐宣布在廣東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業務部并任命總經理,通過跨業務協調匯豐在港澳和珠三角城市群的服務資源和專長,捕捉大灣區創新政策驅動的市場增長潛力。在軟硬件提升方面,匯豐一方面投資系統建設,提升數字化跨境服務能力;另一方面積極培訓三地的服務團隊,幫助他們更深入地了解區內客戶的需求。

            不同于花旗對零售的收縮,匯豐正憑借其在中國內地龐大的業務體系,推動包括零售業務在內的所有條線業務的進展。據數據統計,截至2020 年末,匯豐中國已在中國內地 57 個主要城市設立 160來個服務網點,是中國內地網點最多、地域覆蓋最廣的外資銀行。

            投資彰顯了決心。匯豐集團近期宣布計劃在未來5年在亞洲地區投資60億美元,在人員、技術等方面投入資源,協助客戶與世界互聯互通。其中的重點之一就是加大力度拓展中國內地、尤其是大灣區的業務發展。

            歷經數十年耕耘,匯豐成為中國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外資銀行。為了適應內地投資者對數字技術的偏好,也彌補外資銀行在物理網點上的“短板”,匯豐近年來在科技金融領域頻頻發力,全力打造移動端的服務能力,并錄得多項外資第一: 成立首家外資獨資金融科技公司;首推遠程視頻銷售新模式填補外資行財富管理服務空白;推出國內首款掛鉤人工智能選股指數的結構性存款產品…

            從這兒可以看出,匯豐看好中國的金融開放機遇,看中不斷豐盈的財富管理市場。從技術層面,到管理機制,從政策環境到內部認知,匯豐具備了深度參與中國金融開放的能力,也把握了財富管理機遇。 在加上其長期對中國資本市場開放、人民幣國際化、綠色金融、一帶一路等國家重點戰略的支持,由可或不難下結論,匯豐對中國的投資是全方位的,是深層次的,也是不遺余力的,是著眼長遠的。

            兩個銀行的進退,演繹的是全球經濟大潮的潮漲潮退。但一直澎湃于其間的,不論是花旗業務的調整,抑或是匯豐的全力深耕,都是對中國發展機遇的把握,對中國金融開放的看好,對改革盛宴的參與和創造,從而謀求與中國的共同發展。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2 www.www.cqjiade.com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精品国产成人在线|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免费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欧美高清免费一级在线 | 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m|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电影|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一区二区|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APP发布|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99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大全|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精品视频在线v|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下载|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扒开粉嫩的小缝喷白浆下|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 欧美精品免费观看二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8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 太粗太深了用力点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98香蕉草草视频在线精品看| 2022av在线|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福利|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