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0 18:04 | 來源:消費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工業4.0的特點非常清晰,即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智能制造”、“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的主題,將使企業高度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這也勢必大大提升企業對設備的...
工業4.0的特點非常清晰,即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智能制造”、“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的主題,將使企業高度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這也勢必大大提升企業對設備的關注度,同時也對工業4.0環境下的設備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劉易斯轉折與制造強國的方向指引
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威廉·阿瑟·劉易斯(W. Arthur Lewis)提出了自己的“二元經濟”發展模式。劉易斯將經濟發展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勞動力無限供給階段,二是勞動力短缺階段,兩者之間的過渡稱為“劉易斯轉折”,時下的中國正在經歷這樣的轉折。
2016年32.45%!2020年26.2%!這個數據是制造業在中國經濟中的占比。今年,“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出現在十四五規劃之中,制造強國的方向無比明確。4月7日,財政部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也表示實施企業紓困政策,著力完善減稅降費政策的五方面要求中,包括加大對制造業的支持力度。
長期以來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在國際競爭中,呈現出“大而不強” 的競爭態勢,生產設備智能化水平低、關鍵零部件空心化等問題解決眉睫解決。近年來,我國提出“2025智能制造”戰略,工信部陸續頒布《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產業扶持政策,2021年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工業互聯網第四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推動制造業企業智能轉型,建設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推廣運用數字化技術、智能制造裝備。
制造業企業資金投入主要集中于設備購買、升級、擴大生產,投資回報周期長、金額要求高。從現有銀行體系的融資產品看,流動資金貸款期限較短、固定資產貸款業務開展范圍有限、小額信用貸款額度偏小、房產抵押貸款抵押物欠缺,導致了制造業企業存在較大資金缺口。
“智能制造”中的數字化轉型與設備融資問題破題
可以預見的是,通過智能制造,可以幫傳統制造業行業按下加速鍵,成功賦能其數字化轉型;把客戶、設計、工人、質檢、銷售等通過網絡串聯在一起,實現各個參與者之間高效、實時的信息溝通。融資租賃作為目前制造業企業設備融資中的重要選擇,存在“融資短”、“融資貴”問題,與制造業企業存在需求錯配現象。
微眾信科認為基于信用的融資租賃是可持續的,以客戶為中心才是真正的長期主義,融物必須結合信用,風控貫穿融物的全過程。微眾信科通過引入設備情況信息升級智能貸后風控系統,實時掌握制造業企業及設備生產情況,構建企業“設備畫像”;通過構建融資企業“企業畫像+設備畫像”,對貸前、貸中、貸后(租前、租中、租后)進行全流程風險管控,降低風控成本、貸后管理成本、人工成本,降低融資產品定價,解決制造業企業“融資貴”問題。目前,微眾信科已經協助多家銀行、金融租賃機構運用該模式展開實踐,并已有成熟產品推出上線。
微眾信科“設備融資智能風控方案”既是經營畫像和固定資產(設備畫像)的融合;又是專家決策和量化驅動的融合。第一,以企業經營相關數據為核心的征信數據評估企業的穩定性和成長性,同時綜合企業信用風險分數、行業風險因子、整體負債情況,整體評價企業信用風險;第二,接入設備情況信息,用于設備估值、監控設備運轉狀態,掌握企業生產情況;此外,通過數據交叉驗證,提高企業信息透明度,解決信息不對稱。
工業4.0時代,疫情向下,數字化轉型中的制造業企業設備融資需求將更加旺盛,只有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滿足場景需求,方能走得更遠。正如世界公益經濟合作組織主席車夫說,“中國的金融背后就是善意金融,就是人民利益最大化的金融”,浪濤過后,流水依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