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1 12:39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而梳理匯添富的消費產品布局會發現,其對于消費投資的理解,遠超市場的傳統認知。
2003年7月,在貴州茅臺半年度報告披露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人們看到了一個陌生的名字:漢盛證券投資基金。這是當時那份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出現的唯一一只公募基金,也是時任基金經理張暉所管理的第一只產品。在貴州茅臺還未引起眾多機構關注的年代,張暉成為較早挖掘其投資價值的基金經理之一。
如今,張暉的身份是匯添富基金總經理,這家致力于在主動權益管理方面培育長期核心競爭力的基金公司,偏好能持續成長的“高質量證券”,消費品天然的“長坡厚雪”特征,使其成為匯添富基金投入投研力量最大的行業之一。
而就如同十多年前張暉“與眾不同”較早地挖掘了貴州茅臺,現在的匯添富對于消費投資的理解與布局,也與市場對于消費品投資的傳統認知不同。多年來,匯添富堅持以風格清晰化的產品布局為抓手,以垂直一體化的投研體系為依托,不斷完善自身在消費領域“獨具一格”的立體投研矩陣。
產品方面,匯添富既有專注A股消費品投資的基金,也有可投資港股及全球市場的產品,投資視野寬廣;團隊方面,既有胡昕煒、鄭慧蓮等經驗豐富的領軍人才帶隊,又有以自主培養為主的新生代投研力量不斷充實,人才梯隊穩定;投資方面,既能把握食品飲料、家電等經典消費企業的中長期價值,又對化妝品、新餐飲、新國潮等新消費趨勢保持高度敏感,收益來源多元。
長久以來,消費一直被看做是一條相對明確、市場共識度較高的賽道,在這樣一條“高度透明”的賽道上想要跑出領先行業的阿爾法,考驗的是機構投資者“不同”的智慧。而通過持續的投資實踐和經驗積累,匯添富取得了亮眼的中長期業績,“不同”的消費品投資,也逐漸成為這家行業“選股專家”的金字招牌。
不同的產品布局:
“買”遍全球滿足你對消費的所有想象
在匯添富,產品布局如同下棋“落子”,不出“邪招”(價值觀不正確的產品),不下“廢棋”(沒有生命力的產品),有時總經理張暉甚至會親自給產品取名,深思熟慮可見一斑。
而梳理匯添富的消費產品布局會發現,其對于消費投資的理解,遠超市場的傳統認知。
2013年5月,匯添富消費行業混合基金成立。作為匯添富在消費投資領域的首發產品,該基金立足A股市場,深入挖掘經典投資標的,取得了不俗業績。截至2020年末,該基金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率達740.40%,業績基準收益為210.78%,超額收益高達529.62%。
之后,匯添富將投資視野拓展至港股,匯添富消費升級應運而生,將A股相對稀缺的運動服裝、餐飲、物業服務等賽道納入進來。該基金自2018年12月21日成立以來,截至去年末的收益率為149.61%,相較69.19%的業績基準,超額收益為80.42%。
匯添富全球消費(QDII),則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可以同時投資A股、港股和美股,特別是對消費龍頭分布較為集中的中概股,如電商、在線教育、在線視頻等,以及非中國類的全球消費行業龍頭實現了覆蓋。截至去年末,該基金自2018年9月21日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為179.69%,業績基準72.66%,超額收益107.03%。
投資地域的擴展只是一方面,隨著業態發展和代際變化,匯添富也注重針對消費內涵和消費趨勢演變進行前瞻布局。
例如匯添富文體娛樂混合,就屬于一只泛基金主題產品,該基金成立于2018年6月21日,投資標的主要是精神消費的上市公司,偏向年輕人的娛樂消費賽道,成立以來截至去年末該基金累計增長175.15%,業績基準僅為8.69%,超額收益高達166.46%。
此外,匯添富旗下的消費主題基金還有立足消費、醫療、健康等內需領域的匯添富內需增長,同樣偏向年輕消費子賽道的匯添富新興消費等。
匯添富部分消費代表產品業績
(數據來源:基金2020年年報,具體業績說明見文末)
值得一提的是,4月20日起,匯添富消費精選兩年持有期股票基金正式投入發行,這是一只比較稀缺的2年最短持有期的消費主題基金,由匯添富消費投資領軍人物胡昕煒執掌。匯添富的消費產品體系也將由此更加豐富。
這種前瞻性、立體式的產品布局,保證了匯添富在消費主流賽代和各細分子賽道上的“站位優勢”,從而為其以更加宏觀、廣義的視角,系統深入地理解消費投資,挖掘更多優秀投資標的,提供了“落腳點”。
不同的團隊建設:
覆蓋面“開枝散葉”,精氣神穩定統一
如果說產品布局是匯添富消費投資的關鍵抓手,那么專業化的團隊及其背后的投研體系,則是匯添富打造消費投資金字招牌的重要依托。
匯添富內部推行的是獨特的“垂直一體化”投研組織架構,基金經理及相關研究員組成不同行業、風格的投研團隊,高效協同地對所在領域進行深度研究和挖掘,以期大幅度提高投研效率。
消費團隊,即是匯添富經過多年實踐錘煉出的一支具有行業競爭力的隊伍。
該團隊由胡昕煒、鄭慧蓮等基金經理,以及陳瀟揚、張偉等研究員組成。十余人的團隊中,既有資深的領軍人才,也有年輕的新生代,形成完整的人才梯隊;有人側重傳統消費(例如白酒和調味品),也有人偏向新興消費(例如電商、美妝和潮服),并且逐漸把覆蓋面從A股延伸至港股、美股,每個人都在各自細分領域做深做精,形成良好的深度研究和投資能力。
“團隊成員越來越豐富,覆蓋的新東西越來越多,投資視野逐漸拓展,把港股、美股甚至一批優秀的歐洲上市公司的研究加進來后,對A股行業和公司的研究也會更具系統性。”消費團隊負責人胡昕煒表示。
更為重要的是,消費組幾乎所有團隊成員都是一畢業就加入匯添富,接受公司統一價值觀的長期熏陶和投研體系的系統培訓而逐漸成長起來;同時,匯添富內部有著高效的溝通機制和深厚的分享文化,組內及跨組之間的溝通,包括晨會、雙周會、重點個股討論會,以及不定期的報告。這種“傳幫帶”的機制和無私分享的文化,使得成員個體在細分領域百花齊放的同時,整個團隊卻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穩定性和凝聚力。
投研覆蓋面不斷“開枝散葉”,團隊精氣神卻始終穩定統一,打造這樣一支“形散神聚”的團隊,不僅需要市場的錘煉,更需要公司頂層設計上立足長遠的布局支持。
同為消費團隊領軍人物的鄭慧蓮回憶說,入行的前五年,消費板塊都比較“貧瘠”,與當時的明星板塊TMT相比,消費領域不太能挖掘出吸引力強的股票,這讓彼時還是研究員的鄭慧蓮有種深深的“無助感”,同行的研究員或轉行,或跳槽,但匯添富并沒有急功近利去苛責她,而是鼓勵她把這個行業鉆深、吃透。2016年開始,資本市場對消費行業回歸到價值投資視角,此前坐“冷板凳”的“鄭慧蓮們”,憑借長期積累的深厚基本面研究功底,迎來消費品投資的“好光景”。
包容的成長環境,培育出包括消費團隊在內匯添富投研群體的獨特氣質:不計較一時得失,愿意花功夫去深入打磨研究框架,不隨波逐流,保持內心的安寧與滿足。
如同張暉所說,如果管理層不是以長期視角去做事情,基金公司的人員就不會很穩定。沒有做過投資的人可能只會去看結果,但他不知道這個結果是要靠長期的積累和鋪墊的,需要管理者有極大的耐心,這是匯添富能夠做到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不同的投資配置:
把握傳統經典,擁抱時代創新
產品的布局和投研的覆蓋觸角兼具縱深和外延,這就為基金投資的多元配置提供了空間。而落到消費投資本身,匯添富“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在于,通過均衡配置實現收益來源的多元化。
匯添富基金一直以來的理念是行業相對均衡的配置思路,即便是在消費主題產品的操作上。
胡昕煒表示,均衡不是因為看不到要賺錢的方向,而是為了風險調整后的收益更高。匯添富消費團隊目前覆蓋的范圍包含了必選消費品(以調味品為例)、可選消費品(以化妝品為例)、服務類消費品(以物業為例)、精神類消費品(以傳媒和視頻網站為例)、連鎖類消費品等,可以通過配置多個不同風險收益特征的板塊,構成多樣化的收益來源,不在單一行業做過多暴露。
觀察2020年匯添富消費行業年報可知,考慮到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胡昕煒去年適當做了動態調整,重點投資了食品飲料、家電、旅游免稅、醫藥健康等行業中的優質個股,取得了不錯效果。
另一方面,盡管消費品的優點是相對比較穩定,然而由于代際的差異、技術的變革、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消費品中也會不斷出現一些變化,這些變化同樣意味著投資機會。
觀察匯添富消費品基金的投資組合,我們既能看到一些商業模式較好,格局穩定,變化很小的經典行業和公司,也能看到一些具有當下時代特征的新經濟公司,這一點從前述產品布局和團隊配置上也都可見是一以貫之。
鄭慧蓮表示,以前A股消費領域優秀的公司不那么多,現在市場上好玩的、面對年輕人的公司逐漸增多,一些小而美、但符合新方向和未來的公司越來越多地出現,其中也有望走出成為領域龍頭的公司,這方面也一直在加大跟蹤的力度。
當然,無論是傳統經典還是時代新潮,匯添富消費團隊對于行業和企業的選擇,都有一個穩定的標準。
在行業選擇上,匯添富消費品團隊把競爭格局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拉長時間看,對投資收益影響非常大的是競爭格局。有些行業增速很快,但是競爭格局不穩定,即便投里面的龍頭公司,也可能會在幾年后掉隊,從而影響收益。相反,即便一個低速發展的行業,由于競爭格局比較好,龍頭企業的盈利未必低。
在個股選擇上,匯添富消費品團隊最看重的是企業競爭優勢,或者叫護城河。不同行業和公司,對應不同類型的護城河,包括成本優勢、品牌優勢、技術優勢、渠道優勢等。匯添富消費團隊,會反復思考公司的護城河是在變寬,還是會被削弱。
正是得益于立體的產品布局、強大的人才培養機制、多元的配置思路和穩定的選股(行業)標準,匯添富在消費品投資上取得了亮眼的中長期業績,成就了匯添富消費品投資的“金字招牌”。在消費這條市場具有較高共識的“透明”賽道上,跑出領先行業的阿爾法需要“不同”的智慧,匯添富的實踐,或許能給行業提供一種有益的經驗。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僅為宣傳材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職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業績和其投資人員取得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人應當仔細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及《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詳細了解產品信息。匯添富消費精選兩年持有股票(以下簡稱“本基金”)可投資港股通標的,其中投資于港股通標的股票的比例不超過股票資產的50%。本基金投資范圍包括港股,會面臨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本基金屬于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戶風險承受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客戶-產品風險等級匹配規則詳見匯添富官網。在代銷機構認申購時,應以代銷機構的風險評級規則為準。本基金對每份基金份額設置兩年的最短持有期限,基金份額持有人在最短持有期到期日前不能提出贖回申請。本產品由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具體發行時間以公告為準。胡昕煒于2016/4/8開始管理的匯添富消費行業混合2016-2020年度業績及基準表現分別為-11.61%/-6.05%、49.89%/26.59%、-18.38%/-21.63%、72.84%/37.62%、77.52%/46.73%。2018/1/19開始管理的匯添富價值創造定開混合2018-2020年度業績及基準表現分別為-16.58%/-16.60%、60.25%/19.75%、65.79%/7.30%。2018/12/21開始與鄭慧蓮共同管理的匯添富消費升級混合截至2018年底成立尚未滿六個月,無依據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定可披露的業績,2019-2020年度業績及基準表現分別為41.02%/29.70%、76.93%/30.54%。2019/9/17開始與楊靖共同管理的匯添富民安增益定開混合A2018-2020年度業績及基準表現分別為2.63%/1.00%、7.16%/10.59%、19.58%/7.88%。2019/11/5開始管理的匯添富穩健增長混合A截至2019年底成立尚未滿六個月,無依據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定可披露的業績,2020年度業績及基準表現分別為19.23%/3.58%。2020/7/8開始管理的匯添富中盤價值精選混合A截至2020年底成立尚未滿六個月,無依據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定可披露的業績。
楊瑨管理的所有基金各年業績表現:匯添富文體娛樂混合2018-2020年度業績及基準表現分別為-4.86%/-15.07%、57.50%/18.15%、83.62%/8.31%。匯添富全球互聯混合(QDII)2017-2020年度業績及基準表現分別為40.00%/26.46%、-6.14%/-30.59%、35.77%/44.98%、61.94%/48.73%。匯添富優質成長混合A自2020/5/25成立以來累計回報及基準表現分別為30.89%/22.40%。匯添富3年封閉配售混合(LOF)(與劉偉林、何旻、楊瑨共同管理)2018-2020年度業績及基準表現分別為2.90%/-5.03%、5.89%/21.41%,10.70%/16.22%。2020/11/18開始管理的匯添富數字生活六個月持有混合、2021/2/24開始管理的匯添富數字未來混合成立不滿六個月,暫不予披露業績。
鄭慧蓮自2018/9/21起管理的匯添富全球消費混合(QDII)人民幣A2018-2020年度業績及基準表現分別為-1.51%/-7.24%、46.97%/33.48%、93.22%/7.23%;2018/12/21開始與胡昕煒共同管理的匯添富消費升級混合截至2018年底成立尚未滿六個月,無依據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定可披露的業績,2019-2020年度業績及基準表現分別為41.02%/29.70%、76.93%/30.54%。2017/12/12開始與徐一恒共同管理的添富年年泰定開混合A2017-2020年度業績及基準表現分別為6.16%/3.33%、4.58%/1.52%、10.16%/10.89%、13.35%/7.88%。2017/12/12開始與徐一恒共同管理的添富年年豐定開混合A2017-2020年度業績及基準表現分別為5.61%/4.06%、-1.17%/1.52%、11.64%/10.89%、14.77%/7.88%;2017/12/26開始與徐一恒共同管理的添富年年益定開混合A2017-2020年度業績及基準表現分別為3.37%/3.41%、1.82%/-1.23%、9.52%/8.26%、15.30%/5.32%;2020/10/19開始管理的匯添富品牌驅動六個月持有混合、2021/1/25開始管理的匯添富互聯網核心資產六個月持有混合成立不滿六個月,暫不予披露業績。以上業績數據均來自基金年報、半年報。(CIS)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