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30 15:29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朱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春節之后,A股市場遭遇調整,新基金發行低迷,和春節前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市場大幅波動之下,投資者教育成為基金公司和第三方平臺的發力重點。...
春節之后,A股市場遭遇調整,新基金發行低迷,和春節前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市場大幅波動之下,投資者教育成為基金公司和第三方平臺的發力重點。
支付寶理財智庫負責人李小軍認為,去年公募基金賺錢效應凸顯,投資者心態樂觀,但今年一季度有很多理財經驗不足的個人投資者進場,平臺和機構加大投資者教育、進行風險提示尤為重要。
以支付寶理財平臺為例,除日常風險提示,2021年1月以來,支付寶app集中發過6次理性投資提示,并進行多輪投資者教育。基金公司也積極通過日常文章和觀點、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加強基金經理與投資者的溝通。數據顯示,4月機構在支付寶平臺上直播超過1000場。過去一年,機構在支付寶app上累計發布超13000篇投教文章。
春節后市場開始轉向大幅震蕩,一季度不少“網紅”基金跌幅甚至超20%,僅三成基金獲得正收益。3月31日,支付寶理財智庫也發布季度信,再次呼吁投資者冷靜思考、理性決策、拉長投資周期。不久后,支付寶還上線了一批針對性的“勸退”文案,當投資者在支付寶搜索“最賺錢的基金”、“財富密碼”、“內幕消息”等,彈出的是提示風險的內容,希望投資者摒棄不健康的投資心態。
行業數據顯示,即使基金賺錢,基民也不一定能賺到錢。一季度末,十家基金公司聯合支付寶理財平臺發布《一季度基民報告》,除了市場行情波動外,追漲殺跌、頻繁交易也是造成“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困境的主要原因。其中,持有基金時長短于3個月的用戶中,超7成是虧損的。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兼學術副院長嚴弘認為,今年會更考驗機構和平臺的投教工作,以及投資者的知識儲備。機構要通過更多元的投教內容,幫助投資者培養長期投資理念,提升投資體驗。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