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7 20:09 | 來源:消費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去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以多種方式為外貿企業融資提供增信支持,以及進一步擴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信貸投放...
去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以多種方式為外貿企業融資提供增信支持,以及進一步擴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信貸投放。此外,“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動進出口協同發展”,“引導企業深耕傳統出口市場、拓展新興市場”。外貿,連接著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外貿向好,能更好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擴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信貸投放 增強企業獲得感
受益于國家政策大力推動、數字技術廣泛應用和“中國制造”品質不斷提升,疊加疫情催生全球“宅經濟”快速興起,跨境電商作為國際貿易新興業態得到了蓬勃發展,在全球進出口貿易、鏈接本國市場與國際市場、促進全球資源優化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成為中國商品輸出海外的有效渠道和中小微外貿企業“走出去”的重要通道。
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出口4.6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8.7%。以國內某車業材料加工企業為例,其生產自行車剎車系統,產品銷往歐洲和南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國家鼓勵民眾騎車出行,對自行車需求量大幅增加;現在公司滿負荷運轉,仍不能滿足國外市場需求,今年以來,生產線就沒有停過,訂單已經排到2023年4月。此外,還有更多的中小微跨境電商企業作為外貿發展生力軍,卻因缺乏有效擔保和信貸方式,普遍面臨著資金短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甚至陷入“有單無力接”的發展瓶頸。因此,對于訂單小額、分散、高頻、線上化和需要持續加強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造投入的中小微外貿企業而言,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升生產效率,及時獲得資金支持刻不容緩。
微眾信科從智能風控場景應用層出發,通過大數據征信等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出口貸智能風控方案”,破題中小微出口企業因訂單小額、筆數分散、單據賬期不一、手續相對繁瑣的痛點而造成的融資難問題,協助銀行推出以中小微企業真實出口訂單情況為增信的數字化純信用線上普惠金融產品,為中小微出口企業耕耘國際市場、提供更精細化的產品和服務、拓展全球產業鏈提供新動能。
目前,微眾信科已經協助某銀行運用“出口貸智能風控方案”展開實踐。
單據可循風險可控 疏通風控“難”點
微眾信科“出口貸智能風控方案”基于中小微出口企業經營相關數據、出口退稅數據,智能識別企業標簽,研發出口企業專屬行業模型、專家規則模型,聯合銀行反洗錢、反制裁,線上生成出口企業預授信綜合額度。正如中金公司在新年展望中提到2021年的十大預測,其中一條就是“信用風險仍是2021年的風險之一”,該方案從三方面解決了中小微出口企業信貸客群小單分散、識別復雜的風控難點。
線上獲取出口企業經營及出口全貌經營情況。傳統業務依據訂單、關單數據,缺乏企業全貌出口畫像、經營畫像。該方案基于申報全流程,基于事前、事中和事后搭建了出口企業稅務風險識別框架體系,并了解出口企業經營全貌。
精準出口數據解讀。出口企業業態復雜、識別困難、出口退稅等數據解讀難度高,規則設計專業性要求高。該方案從退(免)稅方式、退(免)稅計算、稅種、退(免)稅項目、貿易方式和出口方式等維度進行劃分并定義詳解。
全流程、全鏈條建模樣本與風控模型搭建。該方案結合工商數據、財務數據、司法數據能有效識別出口企業的“空殼風險”和關聯交易風險;此外,多維度數據交叉驗證有效識別“出口反欺詐”風險。
可以看到,微眾信科“出口貸智能風控方案”可以賦能銀行開拓出口信貸普惠金融產品,解決如上文中所述的中小微出口企業融資困境,使得最具活力和敏感性的民營、中小微外貿企業抓得住眼下的外貿商機,改造設備降低產品差錯率,達成產值產能雙提升,解決中小微外貿企業創新發展的后顧之憂,從而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做出更大貢獻。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