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6 13:01 | 來源:IT之家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北京時間2021年6月2日華為官方正式發布了鴻蒙Harmony(下文簡稱鴻蒙)OS2.0。
北京時間2021年6月2日華為官方正式發布了鴻蒙Harmony(下文簡稱鴻蒙)OS2.0。
伴隨著鴻蒙OS2.0的發布,移動終端領域iOS和安卓兩大系統并存的時代將結束,取而代之的將是iOS、安卓、鴻蒙OS三足鼎立的局面。
*圖片來源 華為官方網站
鴻蒙初開,未來已來
鴻蒙OS2.0之所以受人關注,不僅因為是國人驕傲,從此結束了國內沒有操作系統的歷史。
更重要的是,與安卓、iOS比起來,鴻蒙OS2.0是一個布局更全面更加面向未來的系統。
為什么這么說呢?十幾年前iOS和安卓把手機帶入了智能時代,引領了時代的進步,但同時也受到時代想象力的局限。
它們始終只是一個在移動端設備的可以接入互聯網的單機操作系統。而鴻蒙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創造一個超級虛擬終端互聯的世界。
將人、設備、場景充分鏈接在一起,將消費者在全場景生活中接觸的多種智能終端實現極速發現、極速連接、硬件互助、資源共享。用最合適的設備提供最佳的場景體驗。
不難看出,鴻蒙OS的生態布局和前瞻性正在創造“新未來”。
這么說可能有些抽象,我們可以具體想象一下什么是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
以最簡單常用的手機App“鬧鐘”為例。
在iOS、安卓時代各種“鬧鐘”也是花樣百出,但無論什么花樣都只是個手機上的鬧鐘而已。鴻蒙OS中的鬧鐘可以做到什么體驗呢?
首先,鴻蒙OS是一個可以適配多種終端形態的操作系統,也就是說不僅僅是手機、智能手表包括各種大小家電甚至智能插座都可以適配鴻蒙OS。
第二,鴻蒙OS可以實現不同的終端設備之間的快速連接、能力互助、資源共享。
第三,鴻蒙OS可以實現一次開發,多端部署。
讓我們回到鬧鐘App的話題,但這次它不僅僅是一個手機里的應用了,它分布在用戶的手機、手表、電視、電燈和微波爐里。
晚上睡覺的時候,你跟手機或手表說一聲:“我要睡覺了,明天早上6點叫醒我”。然后,電燈里的鬧鐘就逐漸把燈光調暗直至你熟睡后關上。
第二天早上6點,電燈和電視自動打開,光亮和聲音把你叫醒,你去洗漱,微波爐里自動開始加熱你的早餐。這么看來,鴻蒙OS下的鬧鐘App和iOS、安卓時代的鬧鐘是不是已經完全不同了?
我相信作為互聯網從業者的同學還可以把鬧鐘的體驗做的更加全景,也可以讓更多的App在鴻蒙OS里全景化。
到那時候,我們回想現在的生活方式會和現在我們回想十多年前沒有智能手機時代的生活方式感覺是一樣的:我們的生活方式跨時代了。
所以說:“鴻蒙初開,未來已來”!
二. 鴻蒙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對于鴻蒙OS來說,首先需要應對的挑戰就是如何建立手機App生態,從而讓終端用戶廣泛的接受并使用鴻蒙OS。
鴻蒙OS如何應對這一挑戰?隨著6月2日鴻蒙OS 2.0的正式發布和對華為手機逐步推送升級,謎底已經揭曉:鴻蒙OS可以全面兼容安卓App,升級到鴻蒙OS后原安卓用戶使用App完全不受影響。
眾所周知,無論是互聯網時代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底層邏輯都是流量獲取與變現,而廣告是流量變現的最主要手段。
因為免費的網站或者App可以通過廣告變現,才會形成對終端用戶免費試用為主體的互聯網生態圈。
那么鴻蒙OS時代,廣告行業又會面臨什么樣的機遇和挑戰呢?
首先是生態模式的變化會帶來廣告模式的變化。
具體的說就是從單一的手機App過渡到全景多終端的App后,應用可搭載、可傳播的途徑也變成了全景化的。
就像短視頻流行后催生了視頻廣告的發展一樣,全景化的應用將催生新一輪的廣告行業變革。
我們再回到剛才那個鬧鐘App的問題,如果想要通過廣告變現,以前只能在鬧鐘App上開一些開屏、插屏、Banner等廣告位。
由于應用功能比較單一,界面也不會太多,意味著廣告位極其有限,多了還會嚴重影響用戶體驗。
鴻蒙時代的鬧鐘就可以把廣告放在所有聲有影的地方,而且還可以結合具體的場景播放廣告,甚至直接延伸到更多場景。
比如:在早上電視叫醒你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播放個廣告并問問你是否需要一杯咖啡送到公司呢?我想這樣的廣告效果會比在鬧鐘App上彈出一個咖啡的圖片好的多吧?
當然,機遇總是與挑戰并存的。要想迎接鴻蒙時代的機遇必須要先接受新時代的挑戰。我們看看都有哪些新挑戰:
1、廣告物料的復雜化:
顯而易見,全景化的廣告需要全景化的物料,廣告物料的制作成本會大幅度上升,這就像圖片廣告發展到視頻廣告后制作成本上升的道理一樣。全景廣告不僅需要物料形式的多樣化,還需要多個物料在多終端播放時機的配合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2、廣告系統和廣告協議的進化:
比起視頻廣告來說,全景廣告物料的制作可能是個更加精細的工作,尤其在各個終端播放的時機上產生了一個新的可優化維度。這就要求廣告系統和廣告協議進一步進化,將多物料多終端播放時機納入協同和協議的范疇。
3、精準投放仍然是效果的基礎:
無論廣告形式如何進化,精準投放仍然是保證效果的基礎。那么傳統的通過設備ID定向廣告受眾的方式在鴻蒙OS中是否繼續可行呢?
鴻蒙OS已經不再提供類似之前IMEI、OAID這類設備唯一定位符,取而代之的是NetworkID、DVID和UUID三個ID,而這三個ID無一是設備唯一標識。那么我們如何保證精準投放呢?這里先賣個關子我們后面詳細說明。
4、避免更瘋狂的假量:
從報紙、雜志為主導的平媒體時代到互聯網時代再到移動互聯網時代,虛假流量從來就沒有消失過。
事實上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廣告技術的復雜化,造假者越來越猖狂,虛假流量愈來愈泛濫。按照這個規律來看,鴻蒙OS時代的虛假流量大概率會只增不減。
如何避免虛假流量的侵害,讓場景廣告真的更加有效將是鴻蒙OS時代的最大挑戰。
三. 鴻蒙時代如何擺脫無效流量的影響
互聯網廣告行業長期受到虛假流量的侵害,隨著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廣告平臺開始為自己的廣告平臺構建流量反作弊功能模塊,在不同程度上抵御虛假流量。
但是,流量反作弊系統的建立是一個投入大,專業性強且需要大量橫向數據對比的工程。
因為近幾年行業格局變化很快,廣告平臺本身需要不停的發展和進化,就已經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財力,這種情況下很難把反作弊做到位,并且無論業務規模多大,僅憑自己一家的數據無法做到橫向對比,這個基礎就注定了無法將流量反作弊做徹底。
于是,一些第三方數據公司加入了虛假流量反欺詐的大軍。利用自身的數據優勢和建模能力各自推出針對廣告行業的反作弊、反欺詐產品。
但從實際的使用來看,這些產品的設計者對廣告行業了解精深的寥寥無幾。
推出的反作弊、反欺詐產品要是基于設備ID或者IP庫進行流量反作弊,或者就是在廣告活動完成后再檢驗哪些曝光、點擊、轉化是假的。
無論是基于設備ID或者IP庫的流量反作弊還是基于廣告活動之后的反欺詐其實都不太適用于廣告行業。
首先,基于設備ID是無法進行虛假流量反作弊的。
因為,現在都是基于程序化購買的廣告,在廣告請求時很容易使用真設備ID去制造虛假流量,事實上稍微經驗豐富一些的流量黑產就是這么干的。
所以,基于設備根本ID很難杜絕虛假流量。
其次,基于IP庫的反作弊產品效果就更需要打個問號。
IP的動態漂移性本身就讓IP庫準確很有時效性,IP庫本身都無法保證準確性,怎么能直接對抗黑產呢?
當然,對付IP庫用來對付一些作假做的很粗糙的情況還是很有效的,比如直接用服務器機房IP當廣告客戶端IP發送過來。
但能這么做的其實也就是一些“小作坊式”的黑產,真正專業的流量黑產是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的。“小作坊”其實也沒有多大危害,真正造假大戶是那些專業的黑產團伙。
最后,說一下廣告活動完成后的假量檢驗。
這種方式先不說準確與否,就算是被檢驗出來假量,廣告商要找媒體去核減或者議價本身就是不容易的事情,對于大多數廣告平臺來說也不能怪罪媒體,核減不可能解決根本問題。
說到這里好像有點兒絕望,難道整個行業就真的對虛假流量就沒有辦法嗎?當然不是。
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注定是變革的十年。
2021年華為公司發布了“鴻蒙OS”發布將會逐步把互聯網帶入下一個時代。在流量反作弊領域,智慧易科技在2021年初發布了“凈量引擎”。
“凈量引擎”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實時流量反作弊的產品,依靠多個基礎數據源及很多客戶的原子級廣告數據橫縱雙向數據建模,全面實現在事前防御虛假流量,防假禍于未然。
“凈量引擎”作為過濾廣告假量的產品,早在年初就開始研究并籌備如何面對未來鴻蒙OS進行流量反作弊,并于“鴻蒙OS 2.0”發布同期支持鴻蒙OS。
“凈量引擎”會逐步把廣告行業帶入一個 “沒有假量” 的時代。
四. 鴻蒙時代如何進行精準投放
前面說到鴻蒙OS沒有設備唯一標識,取而代之的是NetworkID、DVID和UUID三個ID,那如何實現精準投放呢?
我們先看看這三個ID是什么?
8 NetworkID:
NetworkID網絡設備節點通信標識符,是分布式軟總線提供的一種非永久性標識符。主要用于業務調用分布式能力時,標識分布式網絡內的設備節點。不同App在同一時間獲取到同一設備的NetworkID相同。
這個看起來好像可以當替代IMEI或OAID,當做設備唯一ID使用嗎?
但實際上并不可以,因為NetworkID會在設備下線后清空或者設備重啟后重置,這樣經常會變動的ID只能作為未來鴻蒙OS下場景廣告的標識(或組合其他數據進行流量反作弊),無法作為精準投放中人群定位的ID使用。
8 UUID:
UUID是隨機生成的字符串,同一時空下所有設備生成的UUID都不同。應用在其生命周期內可以用該標識唯一識別相同設備。當應用卸載后該標識銷毀。再次重新安裝后調用獲取UUID接口時會重新生成不同的ID。同一設備上每個App的UUID都將是不同的。
這個ID只能作為單個媒體內部的標簽體系,無法實現跨App的聯邦模擬,其作為精準投放的ID作用實在有限,還不如App內部賬號系統的ID有用。
8 DVID:
DVID(Distributed Virtual Device Identifier)分布式虛擬設備標識符。設備登陸了鴻蒙OS賬號后,系統根據鴻蒙OS賬號及應用程序信息生成分布式虛擬設備ID,即DVID。
應用程序可以根據DVID訪問和管理分布式設備,具備類似管理本地設備的能力和體驗。
同時,為防止其他應用獲取當前應用數據(比如用戶行為收集),DVID與鴻蒙OS帳號及應用程序信息強關聯,在登錄了相同鴻蒙OS帳號的分布式設備上,相同應用獲取到的DVID相同,不同應用獲取的DVID不同。
DVID看起來非常不錯,不僅可以定位設備甚至可以定位的人。但相同賬號下不同應用將會獲得不同的DVID,這也意味著無法跨應用進行聯邦模擬,將使精準投放的能力大大降低。
這樣的情況下,別說是精準投放,就連轉化歸因都很難做到。事實上,不僅僅是鴻蒙OS,iOS14以后在iOS上也同樣存在轉化歸因和精準投放的問題。
難道說真的無法延續廣告行業一直使用的轉化歸因和精準投放了嗎?
同樣是2021年初,由工信部直屬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合作智慧易科技研發的“卓信ID”可以徹底解決這個尷尬的行業性問題,使廣告行業完全可以延續之前的精準投放和歸因方法。
與此同時,“卓信ID”還具備設備和一定的流量防偽能力,結合“凈量引擎”可以使廣告投放在真實流量的基礎上進行精準投放。
關于智慧易科技
北京智慧易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人工智能驅動營銷增長的企業,我們的宗旨是“智慧簡單營銷”,通過應用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讓企業的營銷更簡單,讓企業的增長更容易。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