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7 08:43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楊力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值得注意的是,利德曼2020年的研發投入金額從2019年的4831萬元下降至2020年的3847萬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也從2019年的9.38%下降至2020年的8.16%;研發人員數量也從20...
????????《電鰻快報》文 / 楊力
????????繼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利德曼又收到了交易所的問詢函。業績低迷,盈利質量被質疑,研發投入下降,利德曼的扭虧能否持續?
????????業績下滑 年報還遭交易所問詢
????????6月4日早間,利德曼發布公告,公司收到深交所問詢函,對該公司的年報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詢問。
????????此前4月19日,深交所向利德曼發去關注函,并對該公司在年報中存在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等問題提出詢問。
????????在關注函中,深交所指出,報告期末,利德曼應收國藥集團(廣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廣州)、北京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州通醫藥)、北京九州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州通醫療器械)賬款余額分別為7,575.94萬元、3,145.51萬元和1,749.99萬元,壞賬準備余額分別為5,487.55萬元、2,979.74萬元和503.43萬元,壞賬準備計提比例分別為72.43%、94.73%和28.77%。
????????利德曼對關注函的回復顯示,該公司與國藥廣州于2020年停止合作,2020年國藥廣州未向公司回款,且公司處理了一筆1963萬元退款退貨。年報顯示,2020年8月28日,國藥廣州因買賣合同糾紛起訴廣東東方新特藥有限公司,公司為涉案第三人,法院駁回國藥廣州全部訴訟請求。2020年12月8日,國藥廣州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目前二審尚未判決。2021年3月8日,國藥廣州向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公司返還已支付的貨款本金1,963萬元。2019年12月29日,國藥廣州向公司開具3,560萬元商業承兌匯票用于支付部分欠付貨款,匯票于2020年12月28日到期,但國藥廣州拒絕支付該款項,公司已向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說明你公司在應收國藥廣州款項未收回的情況下,向國藥廣州退款1963萬元的原因及合理性,并結合終止合作的原因、訴訟進展、函證情況,說明壞賬準備計提金額的確認依據及充分性。
????????此外,九州通醫療器械2018至2020連續三年未回款,且由于2019年發生退貨158.07萬元,2019年對九州通醫療器械的銷售額為-134.60萬元,2020年銷售額為0。深交所要求利德曼說明,該公司在連續三年未回款、近年銷售收入基本為0的情況下,該公司已采取或擬采取的回款措施,壞賬準備計提金額的確認依據及充分性。
????????公告顯示,2020年6月18日,利德曼將持有的北京阿匹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匹斯生物技術)100%股權轉讓給山東昱暢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昱暢),轉讓價格為人民幣650萬元。2019年度,阿匹斯生物技術實現營業收入2,308.34萬元、凈利潤50.35萬元,2020年1-5月實現營業收入1,081.31萬元、凈利潤162.50萬元,截至2020年5月31日,凈資產為642.09萬元。根據北京北方亞事資產評估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的評估報告,評估基準日(2020年4月30日)阿匹斯生物技術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人民幣402.06萬元。
????????深交所要求利德曼說明阿匹斯生物技術2020年經營狀況以及阿匹斯生物技術評估價值低于凈資產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轉讓價格的公允性。
????????最后,在問詢函中,深交所要求利德曼就與德賽公司關于少數股東股權強制出售權條款、公司的商譽賬面價值余額以及存貨跌價跌價等問題提出詢問。
????????通過深交所關注函和問詢函,可以得出利德曼在2020年盈利質量并不高。年報顯示,利德曼是一家在體外診斷試劑、診斷儀器、生物化學原料等領域擁有核心競爭力,集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20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億元,同比減少了8.47%;同期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的凈利潤分別為-5098萬元和-5562萬,出現了近年來的首虧。
????????東方財富金融終端數據顯示,從2017年至2020年,利德曼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0.68億元、0.36億元、0.05億元和-0.56億元。
????????2021年第一季度,利德曼實現營業收入1.16億元,同比增長了107.2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627萬元和577萬元,在去年同期基礎上實現了扭虧。
????????研發投入減少 業績扭虧能否持續?
????????利德曼的業績增長能否繼續扭轉?2020年,利德曼有95.35%的收入來自生物、醫藥制品,有3.54%的收入來自房屋租賃,1.11%的收入來自技術咨詢。如果按產品劃分,利德曼有82.19%的收入來自體外診斷試劑,有6.3%的收入來自生物化學原料,有6.86%的收入來自診斷儀器,有3.54%的收入來自房屋租賃,有1.11%的收入來自技術咨詢。
????????事實上,利德曼的虧損似乎超出了市場預期。對于2020年度的經營情況,利德曼在公告中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上半年國內醫療機構常規門診檢驗量同比減少,對生化診斷試劑類產品銷售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公司全年營業收入同比略有下降。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和穩定,下半年公司業務基本恢復至上年同期水平。
????????然而,業內人士質疑,既然公司去年下半年業績大幅度恢復,為何最終出現大額虧損。利德曼稱,其對報告期內合并報表范圍內各類存貨、應收款項等資產進行了全面清查,按照謹慎性原則計提資產及信用減值準備;根據子公司報告期經營情況調整或有對價。
????????2020年,利德曼的研發費用為3847萬元,同比減少了20.37%。利德曼表示,研發費用減少是因為研發人員較上年相比減少,人員薪酬減少,此外研發領用材料較上年相比減少,導致研發費用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利德曼2020年的研發投入金額從2019年的4831萬元下降至2020年的3847萬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也從2019年的9.38%下降至2020年的8.16%;研發人員數量也從2019年的90人降至2020年的83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