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7 15:46 | 來源:齊魯壹點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過去170年間,因人類活動,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提高了47%,比自然環境下2萬年能增加的濃度還多。
過去 170 年間,因人類活動,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提高了 47%,比自然環境下2萬年能增加的濃度還多。由此引發了氣溫普遍升高、極端天氣頻發、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危害。中國已向世界承諾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作為國內僅次于電力、制造業建筑業、工業生產過程的碳排放大戶,交通行業的能耗排放問題日益嚴峻。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公路交通所產生的碳排放為7.3億噸,占交通部門總碳排放的82%,是減排的重點。
為此,互聯網科技公司百姓車聯在2021年6•5世界環境日發起“萬噸碳減排計劃”公益行動,號召旗下的成員司機成為行動者,通過訓練良好的駕駛行為,減少駕駛過程中的碳排放,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貢獻一份力量。
道路交通碳減排突破口:非職業司機
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0年年底汽車保有量約為2.81億輛,和美國并列世界第一,且每年還在以超過2000萬輛的速度不斷攀升。其中,占全國汽車總量八成多的私家車,節能減排潛力巨大,如何調動這類非職業司機的積極性,成為道路交通領域碳減排的突破口。
根據2012年北京市專項統計報告,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的PM2.5、氮氧化合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分別占全是排放物總量的22.2%、58%和40%。
影響汽車燃油消耗和尾氣排放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為三類:車輛技術、道路條件和駕駛水平。研究發現,駕駛水平對車輛燃油經濟性的影響范圍可達30%。平均速度、急加速、急減速、長時怠速、頻繁剎車等行為的提升潛力較高,均在10%以上。
具體來說,隨著平均速度的增加,油耗呈下降趨勢;車輛處于怠速時,燃油消耗主要用于維持發動機轉動,會導致油耗明顯增加;急加速會使平均瞬時油耗急劇升高;頻繁急減速浪費車輛本身慣性動力,造成不必要的燃油消耗;剎車后車輛要從一個低速的狀態慢慢加速到正常行駛狀態,過程中產生的耗油量非常大。
有研究顯示,職業司機受長期駕駛慣性的影響,駕駛行為已經趨于定勢,改變駕駛行為的主觀意愿較弱。相比之下,非職業司機的駕駛慣性更容易改變,節能減排提升潛力更大。
科技手段助力節能駕駛實戰落地
作為一家追求企業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統一發展的互聯網公司,百姓車聯發起了“萬噸碳減排計劃”公益行動,基于大數據研發的AI智能識別系統,可以識別司機駕駛過程中行為、地點及頻次,量化每次行程的碳減排數據。
與傳統OBD硬件技術相比,基于手機端的APP應用,成本更低,資源投入更少,司機接受度更高。碳減排的量化數據在APP端的直觀呈現、反饋,讓司機真正體會到節能駕駛的效果,有效地引導他們提升駕駛技能,激發主動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研究顯示,駕駛行為的減排潛力與培訓程度密切相關,培訓強度越大,司機表現的節能減排潛力更大。司機在APP端觀看教學后,根據視頻培訓指導,并結合每一次行程結束移動端的即時評估反饋,對自身的駕駛行為進行改進,建立了“教學-練-反饋-改進”的節能駕駛培訓全流程閉環,按照“意愿形成-行為養成-行為強化”三步策略,循序漸進深化訓練,提高駕駛員節能駕駛的綜合能力。
該公益行動負責人表示,活動中還會加入趣味性的互動和獎勵,讓司機既能從中獲得成就感,也能兌換相應的獎品。
根據公開數據測算,以2017年北京民用汽車平均汽油消耗量為0.58噸為例,1升汽油產生2.7公斤的碳排放量,一輛汽車每年的碳排放量達到2121.93kg。按改進司機駕駛技術可節能10%估算,司機養成良好的駕駛慣性后,每輛車年節約212.193公斤碳排放。根據原國家林業局公布的數字:一畝樹林每天吸收二氧化碳67千克,百姓車聯旗下的成員司機每年可以為社會降低超過4萬噸的碳排放量,相當于超過1700畝林地每年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輕踩一腳油門,地球就能少些“碳”息。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