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8 16:15 | 來源:消費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陳煒博掏出一個黑色的手電筒,蹲下身趴在地上,仔細檢查備料間臺面底部的衛生死角是否清理干凈。
陳煒博掏出一個黑色的手電筒,蹲下身趴在地上,仔細檢查備料間臺面底部的衛生死角是否清理干凈。這個動作,每天陳煒博要在他負責的多家喜茶門店重復十多次。作為喜茶專職食安專員中的一員,陳煒博每天都會在喜茶門店進行食品安全檢查,但很少有人會在飲用美味飲品時注意到他的存在。而喜茶這個專職食安專員的設置,在新茶飲行業也是首創。
不過現在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今年4月份,我國人社部發布的18個新職業中包含“食品安全管理師”。6月8日,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26個部門宣布2021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正式啟動。各方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都讓陳煒博這些隱藏在背后的“食安衛士”們走到了前臺。
在2021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來臨之際,通過觀察喜茶食安專員及其背后喜茶食安管理制度這個微觀的案例,可以透視新消費品牌如何通過創新主動完善食品安全管控,并配合食安監管部門“四個最嚴”的要求,從而為食品安全貢獻中國品牌的力量。
今年食安專員到店食安檢查、培訓、督導已達3800次
陳煒博是一位退伍軍人,23歲的他有著高于同齡人的責任感。“食品安全關注的都是細節,但是食品安全又沒有小事。”陳煒博對記者表示,在部隊的經歷讓他更重視細節。“雖然一次檢查要對130多項的食安管理細節進行逐一檢查,耗費3個小時,但每個細節都要落實到位,否則就會出現食品安全風險。”
這樣繁瑣的檢查,陳煒博和他的同事已經歷了無數次。喜茶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止到5月,喜茶近40位專職食安專員累計到店進行各項食安檢查、培訓、督導等達3800次。高頻率的食安檢查背后是喜茶打造的一只專業食安專員團隊。
作為食安專員,陳煒博告訴記者,他主要工作是協助門店工作人員進行食品安全管控,實現“培訓—檢查—追蹤—落地”的閉環管理,幫助每個喜茶門店提升食安水平。
食安專員的具體工作包括:一是每天到門店進行食品安全監督檢查,根據每一家門店實際情況提出改善建議,并持續追蹤門店的改進;二是負責門店員工的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和技能輔導,確保喜茶每位門店成員都是“食安專家”;三是為食品安全改善項目落地提供支持。
在陳煒博這樣的專職食安專員的帶動下,喜茶門店越來越多的員工也正在成為食安專家。記者了解到,4月份,喜茶長沙悅方ID MALL店經理陳莉被長沙市飲食安全協會評選為“2020年度長沙市十佳食品安全管理員”。
喜茶為食安管理貢獻新思路
創新性的食安專員制度是喜茶打造食安管理體系的重要一環。2012年,喜茶用原葉茶與醇香芝士首創芝士茶,開創了新茶飲行業。由于新茶飲飲品全部采用新鮮水果、牛奶等原材料現場進行制作,從原材料管理到門店制作流程,都對食品安全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喜茶根據新茶飲行業這些特征,制定了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和督檢體系。該體系覆蓋供應商端、倉儲物流端、門店端等全鏈路。其中針對門店端制定了飲品現場稽核標準、飲品食品稽核標準等企業標準。
為了保證這些食安制度能嚴格落實到每個門店,喜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每個門店的食安管理進行的現場督檢和視頻督檢的頻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但如果只有嚴格的標準和高頻次的督檢,不配套相關制度把食安管理切實落地,就很難完美地實現“讓消費者安心喝好茶”的目的。
記者了解到,喜茶因此在新茶飲行業創造性地設置了“門店營運+食安專員”團隊模式。針對新茶飲行業發展迅速、門店擴張迅猛、人工操作繁瑣的特征,喜茶以“預防為主”的理念,設置了專職的食安專員,把制定的食安標準通過“培訓、檢查、追蹤”等方式真正在門店執行落地。
喜茶的這些食安管理探索是中國食品安全管理的一個縮影。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誕生了互聯網外賣、新茶飲等各類新興消費業態。如何做好這些新業態中的食品安全管理成為一個全新命題。而喜茶對食安專員以及食安管理制度的探索,為新消費、新經濟品牌如何通過創新舉措主動完善食品安全管控,配合食安監管部門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守護陽光餐廳”,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