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9 15:04 | 來源:消費日報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2016年小試牛刀到2018年開始強調直播供應鏈概念,再到2020年爆發并進入了全面化的競爭,直播電商發展到今天,已經過了高速發展期,進入了失去流量紅利的“下半場”。...
從2016年小試牛刀到2018年開始強調直播供應鏈概念,再到2020年爆發并進入了全面化的競爭,直播電商發展到今天,已經過了高速發展期,進入了失去流量紅利的“下半場”。為了能在電商直播的“下半場”笑到最后,各大平臺紛紛開始補齊短板,發揮優勢,蘑菇街也不例外。近日,蘑菇街宣布推出短播業務,隨后,蘑菇街資深副總裁范懿銘在內部信中稱:短播是電商直播下半場的答案。
在接受虎嗅的專訪中,范懿銘向記者解釋了蘑菇街“短播”背后的價值和五年來蘑菇街對于直播電商的思考和認知。
范懿銘認為,“直播電商發展到今天,已經過了高速發展期,進入了失去流量紅利的“下半場”,弊端也逐漸開始暴露。”蘑菇街“短播”的推出,是團隊基于直播電商商業模式深思熟慮后針對當前直播電商暴露出來的“行業馬太效應嚴重”、“直播業務的獲客成本居高不下”、“直播過程中的商品內容無法實現沉淀”三大弊病所提出的解決方案,之所以稱短播為直播下半場的答案,是因為它能很好地解決了失去流量紅利的“下半場”所暴露出的直播電商行業的問題。
那么短播是什么呢?
短播是主播在直播間產出短視頻,并讓短視頻通過標簽化、結構化的方式進入公域流量池,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出現在搜索、類目、信息流等用戶場景。從而讓每一場直播的商品沉淀下來,并且讓用戶可以搜索、可以刷可以逛,可以在更長周期里購買。同時,這些被標簽化、結構化了的短視頻可以作為外部投放素材分發,為主播吸引新粉絲。也可以沉淀在主播私域買手店,成為老粉絲每天可以逛逛的商品內容。
對于主播來說,短播業務兼顧了平銷和直播中的優勢,既有平銷中的搜索邏輯,而且主播制作素材成本非常低廉,流量不用購買,大幅降低了主播的試錯成本。同時短播業務具備直播中的天然優勢,本質上還是推薦型的種草銷售模式,用戶可以在視頻中直接關注主播或下單商品,整體用戶交互更接近直播模式,讓平銷用戶更容易轉化為直播用戶,這就大大加強了流量轉化效率。
根據蘑菇街后臺的數據,在蘑菇街短播試運營之后,凡點擊過短播或者通過短播購買過商品的人,他變成一個直播用戶的概率更高,而只要看到短播的人,他成為直播客戶的概率,比看完普通圖文再進入直播間的概率高大概3倍。
在聊到短播制作時,范懿銘在專訪中補充道,“單條短播的效果本身取決于幾個關鍵指標,即短播的封面CTR、短播瀏覽時長和商品轉化率, 理論上做好這幾個環節,短播效果就不會差。”據他透露,蘑菇街接下來將大幅優化短播封面和標題,協助主播精細化錄制每一條短播,并在助力主播提升短播制作水平的同時,會更多考量直播銷售商品本身的款式、性價比以及銷量評價,在賦能主播的基礎上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在流量紅利逐漸見頂的今天,如何維持長期向上發展已經是各大直播電商平臺和主播的共同命題。面對日漸白熱化的市場競爭,蘑菇街直指直播電商弊病推出的“短播”業務不單是直播電商行業良性發展的助推劑,更有可能是蘑菇街未來彎道超車的關鍵。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