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0 11:55 | 來源:搜狐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6月8日-10日,為期三天的亞布力企業家論壇第二十一屆年會在黑龍江亞布力開幕。國內眾多知名企業家、專家學者齊聚亞布力,激辯思想。...
6月8日-10日,為期三天的亞布力企業家論壇第二十一屆年會在黑龍江亞布力開幕。國內眾多知名企業家、專家學者齊聚亞布力,激辯思想。今年,除了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等老一代企業家出席外,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泡泡瑪特CEO王寧在內的新銳企業家也現身現場,共話《大變局下開新篇》。
每一年的亞布力論壇都不缺企業家“語出驚人”,帶來激烈的觀點沖撞。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對于中國消費現狀的言論,毫無疑問是今年亞布力看點之一。
中國缺乏世界聞名的消費行業產品
“衡量一個產業在中國是先進還是落后,就看在中國的本土市場有多少外資企業。”這是唐彬森對于飲料行業的一大洞察。他表示,也正是基于這些洞察,元氣森林看到了機會,創立公司,先后推出了氣泡水、燃茶等一系列廣受好評的產品,并迅速打開市場,成為國內飲料界的一匹黑馬。元氣森林受寵不假,而中國飲料產業是否真的落后?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根據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我國消費品品種、品質、品牌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尚有較大差距,有效供給能力和水平難以適應消費升級的需要。通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更好滿足和創造消費需求,不斷增強消費拉動經濟的基礎作用,促進消費品工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具體而言,增品種方面主要包括提高創意設計水平、增加中高端消費品供給、發展智能健康消費品、發展民族特色消費品等;提升品質方面主要包括開展國際對標、加強質量精準化管理、推進質量檢驗檢測和認證、保障藥品和優質原料供應等;創品牌方面主要包括提高品牌競爭力、培育知名品牌、完善品牌服務體系、推進品牌國際化等。可見,從大政策背景來看,我國飲料產業的確與國際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
需要更多的元氣森林
“中國人不缺消費能力,缺的是好產品。中國互聯網企業已經世界聞名了,卻缺乏可口可樂、雀巢這樣世界聞名的消費行業產品。”唐彬森在演講中的言論也引起了網友的激烈討論。
事實上,無論是企業市值還是產品布局,國內消費品牌相較國外的確處于落后狀態。在企業市值上,中國飲料企業與國際巨頭相比,體量差距較大。而在產品覆蓋上,拿飲料行業來說,如今國內絕大多數城市乃至下沉市場,商超、便利店的飲料貨架上陳列的商品還是可樂、雪碧、芬達這些海外品牌,國產的飲料始終難以占據絕大多數。從貨架上的飲料品牌就可以以小見大,中國的飲料行業要想發展壯大,比肩世界級企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當然了,我們也沒必要妄自菲薄。畢竟無論是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等都擁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累積,這些都是擺在中國飲料行業的現實問題,但也并不意味著沒有彎道超車的機會。
近年來,包括元氣森林在內的本土飲料企業也有了可圈可點的進步,用創新十足、品質過硬的產品去把握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產品成功突圍而出。元氣森林在2020年的雙11活動中,超越長年“霸榜”的可口可樂,同時斬獲天貓和京東水飲品類銷量第一。這讓我們看到了國產飲料品牌敢于正面硬剛世界大牌的勇氣和實力。這些積極的嘗試也迎合了國家關于消費品工業發展的期望。
相信在《意見》的指導和相應的政策傾斜下,中國消費品工業的“三品”都能得到實質性的提升,進而保障該產業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不過,要想同世界級的消費企業全面角力,光有一個或是幾個元氣森林顯然不夠。國內的消費企業同行更應該團結起來,共同做強國貨,做出適合中國消費者的產品才是王道。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