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7 17:21 | 來源:鳳凰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期,陸續有券商發布2021中期投資策略,其中興業證券的觀點認為,三季度行情震蕩,風險得以釋放,A股港股將會在平淡中尋找新奇,若互聯網政策風險趨弱,恒指年底有望再燦...
近期,陸續有券商發布2021中期投資策略,其中興業證券的觀點認為,三季度行情震蕩,風險得以釋放,A股港股將會在平淡中尋找新奇,若互聯網政策風險趨弱,恒指年底有望再燦爛。
在談到下半年投資風格上,興業證券認為成長為主,價值為輔:
(1)成長和價值的劇烈分化已經收斂,價值股的相對性價比降低。我們自2020年7月下旬開始推薦周期股和價值股的價值重估,目前全球價值股相對成長股的性價比已顯著降低,風格已平衡。美股成長股跑贏的階段,往往對應的是,中國成長股跑贏價值股。
(成長股與價值股之間的劇烈分化已收斂)
(2)過去數年躺贏的核心資產已不便宜,震蕩盤整才能擁抱未來。2016年初提出“核心資產”理念并持續推薦,核心資產持續“躺贏”、走出結構性牛市。但是,過去數年被抱團的核心資產的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區間的高位。下半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基于盈利和估值的匹配度,核心資產將面臨震蕩分化。另外,交易擁擠所導致的短期波動風險。
(3)擁抱“未來的核心資產”,科創“小巨人”有望跑贏。首先,跟著聰明的錢找未來的投資線索,今年以來,外資持倉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科創板成為新寵。其次,科創板和創業板為代表的“未來核心資產”,具有相對性價比。中證500/滬深300的PE比值、以及創業板與滬深300的PE比值都處于歷史低位。2020年8月以來,創業板指與滬深300相對走勢持平,但是創業板業績增長更快,相對估值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因此,中國權益資產的新機遇,在于掘金“未來的核心資產”。
核心資產的趨勢來自于三方面:
趨勢一:數字經濟時代,算力及智能制造成為全球競爭的高地。數字經濟時代,算力是國別競爭能力高低的核心指標。中國實體經濟的智能化重塑,特別是制造業的智能化重塑,是中長期的投資抓手。
算力產業鏈重點關注三條主線:1)鴻蒙生態繁榮發展,信創產業加速國產化進程的機會。2)全面高景氣的云計算;3)算力賦能產業,包括推動制造業走向智能制造的工業互聯網、產業加速拐點將至的智能駕駛等。
A股市場為例,計算機行業中的??低?、賽意信息、恒華科技;通信行業的中興通訊、廣和通、中控技術;
港股市場中,騰訊、阿里巴巴、聯想集團、舜宇光學科技、中國軟件國際可重點關注;其中,聯想集團的轉型成果顯著,服務器產品家族已實現從邊緣到云的智能覆蓋,市場份額一季度排名升至全球第三,算力已成該企業核心護城河。
趨勢二:中國人口結構變化和人均GDP提高,內需的新趨勢將是大機遇。
趨勢三:先進制造業的朱格拉周期方興未艾,科創成長迎來新機遇。展望后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將發生變化,中國制造業的綜合優勢難以替代。中國享有雙循環模式的優勢。全球產業鏈重構過程中,我國已逐步從低附加值的終端消費品,走向高附加值中上游的機械、化工等資本品。十四五期間的財政、金融等政策將積極支持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等,進一步驅動“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碳達峰、碳中和”將是推動經濟增長和科技創新的重要突破口,著力在新能源和新技術領域“做加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