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9 14:54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首先,和發達國家的保險深度和密度相比,我國保險業仍有10-15年黃金增長期。過去10年我國的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保持較快增速,但和國外成熟市場仍有較大差距。...
改革開放之后,保險行業在中國已經發展了30多年了,很多人認為保險板塊屬于朝陽行業,所謂朝陽產業通常是指其未來業務增長率會持續高于GDP增長率或一般行業的增長率,或是市場需求還遠未得到滿足,有很大增長空間的行業,記者將從下面三大方面為投資者解釋保險行業的生命周期究竟如何。
首先,和發達國家的保險深度和密度相比,我國保險業仍有10-15年黃金增長期。過去10年我國的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保持較快增速,但和國外成熟市場仍有較大差距。2019年中國內地壽險深度為2.3%,顯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國的保險密度為505元/(人*年),而日本、德國等保險市場成熟的國家,保險密度在2018年已達到3000-4000元/(人*年);
其二,重疾險、醫療險、惠民保等多層次醫療險供給體系將做大健康險蛋糕。考慮到5-10%的醫療通脹率影響,不足15萬保額的保障水平下、重疾治療費用的保障缺口依然較大,社保對于重大疾病的住院治療負擔比例有限,隨著行業成熟度的提升,重疾險將在專業化代理人渠道的加持下進入穩定增長階段。醫療險、惠民保的推出順應了過往供給型模式下所忽視的下沉市場的重疾保障需求,有效教育全民提升保險保障意識,利好行業加快提升滲透率。
最后,國家政策積極引導下,近年來保險行業積極發揮其作為社會醫療保障的補充及養老金第三支柱的作用,“保險+康養”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未來健康醫療、養老護理的需求將會非常旺盛,險企核心功能將從單純提供保障的解決方案轉變為同時提供支付和醫康養服務的實際解決方案。
綜上所述,我國保險行業目前仍處于成長期,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具備明顯的朝陽屬性,行業從供給推進走向需求拉動的新周期,健康險、養老險仍是險企的重要發力點。
對于未來保險行業的投資機會,方正富邦中證保險基金經理吳昊認為,短期數據弱或正是我們進行長期配置的好時機,板塊的投資機會與配置的性價比日趨凸顯。
當前保險板塊估值受短期負債端表現壓制,估值處于歷史絕對低位,長端利率企穩(基本維持在3.1%~3.2%),利率下行整體風險不大。從中長期來看,人口老齡化+政策持續扶持,健康險和養老險發展空間仍大,從近期保險股北上資金凈流入來看,外資也看好持續轉型、兼具β屬性的保險板塊,當前保險板塊的防御屬性與配置價值突出。
此外,從日歷效應的角度來看,四季度是低估值、ROE穩定品種占優,盈利穩定品種的估值切換、年底政策刺激、補漲需求等,同時險企在四季度積極布局開門紅,保險板塊在四季度一般跑贏滬深300的勝率較高。
方正富邦中證保險主題指數基金跟蹤指數為中證方正富邦保險主題指數,據悉,該基金由方正富邦基金與中證指數公司聯合研發并獨家冠名,從保險行業及參與保險類上市公司中選取20只股票作為樣本股,反映保險主題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有興趣的小伙伴可多多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