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3 22:26 | 來源:未來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2021年初開始,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聯合一起教育科技發起的“一起云支教”就不斷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推動項目的落地執行,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部分中小學已經成為“一起...
故事要從這張課表說起。它來自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西山鎮撈里小學。
坐落在當濃、高腳、北邵三座大山之間的撈里小學建立于2020年9月,自縣城出發要走兩個小時的盤山公路才能到達,占地僅5.88畝的撈里小學解決了附近撈里、務林、秋卡三個村寨孩子們的上學問題。
在這張五年級的課表上我們看到,羅永成、何忠菊兩位老師要負責語文、數學、科學、體育、勞動、音樂、美術等全部課程。
更令人意外的是,不僅這張課表上沒有英語課,甚至整個撈里小學也找不出一位能上英語課的老師,這里的一到六年級的孩子,都沒有英語課。
校長告訴我們,撈里小學現在共有8個班級,小學每個年級1個班,幼兒園2個班,共276名學生,但老師只有8人,只能滿足孩子們數學語文方面的教學需求。
“城市里的孩子們很早就接觸到了英語,但我們這的孩子幾乎都沒有上過一堂英語課,太遺憾了。”
其實,早在今年4月,“一起云支教”大學生服務鄉村教育公益行動(下稱一起云支教),第一次來到撈里小學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再次來到撈里小學,一起云支教希望通過一次專業的評測、一堂與孩子們親密接觸的英語課,全方位的了解孩子們的學情、學的能力,為后面“云課堂”的課程設計提供有益支持,借助北上廣深等地區的優質教學資源,有望邀請當地的老師與從江老師結成教學上的幫扶小組,通過分析評測結果共同研究、在線進行完整的教材解讀,優化課件,參與日常的備課準備,切實幫助當地孩子的進步。
有關“一起云支教”的評測過程和結果反饋,后續將有專項的報道內容。
五年級孩子的第一堂英語課
趁著課間休息,一起云支教項目負責人,有多年英語教學經驗的楊婷來到五年級的教室里,打算先過來“熱熱場”。看到楊老師,教室里原本打鬧的學生們突然安靜了下來,幾個剛跑到教室門口的小男生也在一個“急剎車”之后,小聲的說了句老師好。屋里屋外所有的孩子都瞪大了眼睛,看著這個不太一樣的老師。上課鈴響,孩子們也都一聲不發的回到座位上,但視線一直都沒有離開眼前的這個陌生人。
看到孩子們有些拘謹的狀態,楊婷老師立刻開始調節氣氛,“嗨,同學們,今天這節英語課楊婷老師來陪大家玩游戲。”
聽到游戲兩個字這些孩子們眼睛里透露出了驚喜和期待。考慮到這些孩子們英語0基礎,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也為了和孩子們迅速打成一片,楊老師會在每個孩子做完自我介紹之后,說一聲“這節課要加油哦!”然后再與他們依次擊掌。沒一會兒,課堂的氣氛就被點燃了。
趁熱打鐵,楊婷告訴孩子們,一會兒還有幾位老師會來聽課,但是他們已經遲到1分鐘了,等他們來了,我們要不要……還沒等楊老師說完,有個孩子立刻就說,“懲罰”!那老師教你們一個懲罰的辦法好不好?這時班級后邊的幾個男生瘋狂點頭,前排的幾個女孩子也捂著嘴笑。其他幾位老師躡手躡腳的剛從后門進來,孩子們突然轉頭就沖著老師們說,“One Two Three Boom!”
這堂英語課的主題是“Our School”,通過知名高校的圖片展示,帶著孩子們學和學校相關的單詞。課程各個環節都很順利,孩子們注意力非常集中,每一個訓練和游戲都能全員參與,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但因為孩子們是第一次接觸英語,還沒有形成英語慣性,所以記憶單詞的速度很慢很慢,往往需要多次重復才能記住單詞的意思和發音。
在下課之前,楊婷老師問在座的同學,以后希望上哪所大學?為什么?一位女同學怯怯的說,想上清華大學,因為剛才看到里邊的圖書館很大,還有電腦,可以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話音未落,另外一個同學說,我想去農業大學,老師教我們餐廳這個單詞的時候,我覺得那里的食堂很好吃。一位黃衣服的小男孩舉起手說,老師,我想去北京讀大學,我看過一本書叫做《城南舊事》,我覺得北京很完美。
在這堂課的最后,楊婷老師將自己準備好的高校明信片發給每一位孩子,孩子們愛不釋手,三五成群的交換著看手里的明信片。最后楊婷老師說,同學們,我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考上大學走出寨子,我會在北京等著你們,下面讓我們拿著明信片合個影,作為我們約定的見證。
楊婷老師告訴我,這堂課的目的有三個,一是調研孩子們的英語水平和對英語的接受能力,在結合評測結果,讓“一起云課堂”的課程難度更適合當地的孩子;第二通過趣味性的課堂設計讓孩子們對英語和云課堂充滿期待;第三通過課堂上展示給孩子們的高校圖片,讓孩子們對自己的未來產生憧憬,并在未來的日子里愿意為之努力。
真沒想到,他的愿望是讓世界沒有疾病
下課鈴聲響,楊婷老師和幾位同學聊了聊關于夢想、生活、愿望的話題,孩子們的回答也一次次讓我們驚訝。我們選取了一些,現在想請你一起看看。
01,@銀展燈 五年級
我的夢想是當一名繪畫師,可以把那些不能摘的漂亮花朵,畫下來。
Q:長大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我想成為一名繪畫師,我們這里有很多漂亮的花,我都很喜歡,但是我不能把他們都摘下來,所以我希望能把他們都畫在本子上,以后我考上大學也能一直帶著它們。
Q:大學對你來說是什么樣的?
那里有我們這看不到的書。
Q:你有什么愿望?
我想好好讀書,以后父母可以不用外出打工,可以好好照顧他們。
Q:上一次見到爸媽是什么時候?
去年九月份。
02,白博文 四年級
我想發明一個全自動的機器,可以插秧、炒菜、做作業。
Q:長大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以后我想去清華大學讀書,然后當一個發明家,發明全自動的機器,可以自動插秧、炒菜、做作業,讓爺爺奶奶和我都不用這么累!
Q:去過最遠的地方?
廣州,去爸爸媽媽工作的地方,在那里我看到了大海。
Q:上一次見到爸媽是什么時候?
過年的時候,回來給我帶了好多禮物。
03,銀元祥,四年級
我希望這個世界上的疾病都消失。
Q:長大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長大,我想去北京大學讀書,因為手機里說,北大的女生比男生多很多,這樣我也會比較受歡迎吧。如果沒考上大學,我希望自己可以找一個不用像爸媽那么累的工作,賺錢養家。照顧他們。
Q:什么是不那么累的工作?
媽媽說不吃學的苦,就得吃工作的苦,我覺得律師就是不那么累的工作,還可以幫助那些被誤會的人。
Q:你有什么愿望?
我希望這個世界上的疾病都消失。
04,@銀飄雪,5年級
如果灰姑娘的爸爸不外出,她是不是可以很幸福的生活,不被欺負
Q:長大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我長大想成為服裝設計師,推廣我們苗族服裝。
Q:去過最遠的地方?
小時候陪爸爸去從江縣城看病,那里有很多高樓大廈。
Q:最近在讀的一本書,有什么感想?
我最近在讀格林童話,印象最深的是灰姑娘的故事,我想如果她的爸爸沒有出門,她是不是可以不被欺負,一直幸福下去?
“云”出大山
很多人,對于鄉村小學的印象還停留在那些破舊的教學樓和一下雨就會泥濘不堪的操場。當我們跟隨“一起云支教”的步伐,走進山里,走近孩子。我們發現,孩子們更需要能夠指引他們向上生長的力量。這種力量是目標,讓他們知道應該如何努力;這種力量是優質的教學資源,我們可以通過科技的力量幫助這里的孩子接觸、享受。
從2021年初開始,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聯合一起教育科技發起的“一起云支教”就不斷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推動項目的落地執行,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部分中小學已經成為“一起云支教”首批試點。
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基金管理部副主任劉瀟驍說,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長期以來聚焦青少年的發展,隨著國家脫貧攻堅的結束,在鄉村振興的階段,我們通過調研發現,很多學校更需要的是軟件的迭代優化。我們通過引入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高校的大學生資源,將城市與鄉村對接起來,科技賦能教育,從閱讀開始發力再拓展到暑期支教等實踐環節,實現了在云端一對一結對幫扶。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