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5 08:19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林妍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南華基金成立于2016年11月17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總管理規模為53.42億元,基金數量21只(不包括兩只未有交易的貨幣基金),其中規模在1億元以下的“迷你基”有15只,5000...
《電鰻快報》文/林妍
還有三天,上半年的交易就結束了,小編梳理了一下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的業績發現,穩居首位的竟是名不見經傳的南華豐淳混合,半年狂漲超50%。當然,這里是有玄機的,因為這個漲幅是假的。
《電鰻快報》統計發現,截至6月24日,今年以來,滬深300指數累計下跌1.06%,而公募基金卻盡顯管理優勢,實現了逆勢飛揚。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4221只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為5.11%,而排行居首的南華豐淳混合A(005296)以52.29%的回報率高居榜首;南華豐淳混合C(005297)以52.05%的回報率奪得亞軍。
難道,南華基金開掛了?
梳理年內的凈值走勢圖,小編發現在3月11日,南華豐淳混合A單日凈值上漲31.29%,南華豐淳混合C單日上漲31.33%。一天凈值飆漲超30%,估計該基金又是遭受了巨額贖回。
小編也注意到,截至2020年底,南華豐淳混合總規模為1.53億元,其中單一持有人持有比例達到49.14%。南華基金基金經理徐超當時也表示,“近期個別產品出現了贖回,但大部分客戶仍在堅守。對于當前A股市場。”他還表示,市場或仍處于磨底階段,短期不排除市場還是震蕩,但長期依舊樂觀,因此在操作策略上會更加靈活。
南華基金內部人士當時也表示,南華豐淳確實遇到了贖回,但凈值暴漲不是因為贖回費計入基金資產導致的。當發生巨額贖回,第二日基金凈資產減少,市場又發生大幅漲跌,從而導致基金凈值被動波動。
受此影響,3月12日,南華豐淳混合發布公告稱,為滿足廣大投資人的投資需求,將于2021年3月15日恢復(大額)申購(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但小編看來,這是欲蓋彌彰。
據《電鰻快報》觀察,南華豐淳混合A從2018年起就淪落為一只超級“迷你基”,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管理規模分別為0.02億元、0.03億元、0.03億元。雖然3月12日恢復(大額)申購,但截至3月底,南華豐淳混合A規模也僅0.18億元;南華豐淳混合C同期規模為0.26億元。兩者加起來,也沒超過5000萬元,還是觸及了清盤條件。
然而,南華豐淳混合雖早已達到清盤條件,但南華基金卻一直在做持續營銷。很容易理解:該公司產品太少了,如果清盤,就更沒法撐場子了。小編注意到,南華基金成立于2016年11月17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總管理規模為53.42億元,基金數量21只(不包括兩只未有交易的貨幣基金),其中規模在1億元以下的“迷你基”有15只,5000萬元規模以下的基金有14只,占總數的一半以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