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5 15:03 | 來源:中華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她帶領公司立足中國傳統文化,秉承“創新致勝”和“內容為王”,使山水盛典成為中國旅游演藝領域的領軍者和標桿企業。...
本文系山水盛典聯合創始人、總裁姜穎于2021年5月26日在中國文化產業投資50人論壇C50走近武漢年會論壇上的主題演講: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我是山水盛典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CEO姜穎。非常榮幸,這是我第三次參加C50長江峰會,風云際會,我們又再次相聚到英雄城市武漢,與各位領導、專家、投資人、業內精英共同探討中國文化產業未來發展的話題。
說實話,今天站在這里,我很感慨。感慨當年與梅帥元先生并肩作戰打造《印象·劉三姐》,至今已經20年,而今年也恰好是山水盛典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歲月如梭,白駒過隙,山水盛典團隊在中國文旅演藝的路上創新、求變、引領踐行了二十年,經歷了文化旅游市場的諸多變化、歷經了中國文旅產業不斷升級迭代革新的過程。我們先后打造30多臺大作品,他們很多代表著國家記憶和民族記憶,它們都是在地方文化圖騰深度挖掘的結果;每一個山水劇場都是與在地方不可復制的自然資源緊密相扣;每一個劇的表達方式都是從零到壹的創新創造,劇與劇之間沒有復制性。也許這就是支撐山水盛典所有作品長久生命力的唯一標志。
創新致勝,內容為王!
在我看來,如果將文化旅游產業比作參天大樹,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根系,滋養著所有的文旅項目;優質的產品內容則是樹干,讓傳統文化呈現出茁壯的生命力;內容和形式等不斷創新就如樹葉,隨陽光、雨露、四季等外部因素的不斷變幻,伸展出文旅行業的各種形態。這也是多年來,我們山水盛典在文旅演出的探索和實踐中,對行業一點淺顯的總結和認知。
我認為,所謂實景演出最想表達的,一定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理念,通過本土文化資源,打造在地方不可復制的文化品牌“IP”。
我們在漓江上復活了它已有的人物IP“劉三姐”,真實的講訴了這里壯族人民真切樸實的生活狀態;我們在河南開封用宋詞八闕講訴了大宋的盛衰;我們在泰山腳下再現了十一代君主在泰山封禪的盛況;我們邀約譚盾在少林寺用音樂講訴了禪武文化;我們在承德講訴了千古一帝康熙的治國理念。我們在張家界用湖南花鼓戲音樂劇表達方式,飾演了“劉海砍樵”的愛情故事;我們在湖南常德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原形地,挖掘中華田園之美,描繪了1600年來全球華人魂牽夢繞的心靈故鄉。我們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地‘花山’,挖掘駱越文化,喚醒了沉睡千年的花山。我們在越南峴港會安古城復活了500年前東南亞海絲海外最大港口的繁榮盛況,再現全人類共同的記憶。
其次,我認為,在構建在地方核心文化IP的同時,一定先尊重市場,項目的前期一定要做好精準的市場調研,同步構建好后期項目運營和營銷的邏輯,必須具備產業思維,我們要做什么?怎么做?未來的消費客群在哪里?怎么樣才能使演藝IP價值最大化體現,甚至具備更大的溢出效應。我認為一個好的文旅產品,以演藝作為核心驅動,IP作為核心抓手,咬合住相關業態聯動,是一個好的生態鏈,良性協同的共生圈。只有把運營和未來的項目、宣發、引流、置前構建頂層設計,只有著實的把產業閉環搭建好,才能不枉費在地方稀缺而又唯一的核心文化資源,才能在未來運營上有長久生命力,才能實現收益最大化。
第三,我們認為:以持續創新為葉,才能豐富旅游演藝業態。在科技大爆發的時代,各行各業技術創新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文旅行業也不例外。在新時代,文旅演出的觀眾一方面有文化體驗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希望能看到文旅演出“奇觀”。演出中的“奇觀”需要利用新手段和元素對內容和形式進行創新呈現,通過積極加強數字藝術、交互體驗、觀演互動、智能演藝、等創新運用,給觀眾帶來突破次元、突破傳統感官體驗的多維震撼效果,實現演出“奇觀”。山水盛典作為一個內容提供商,卻自主研發18項舞臺技術專利,這在文化企業中也是少見的。
在剛剛正式首演的山水盛典作品——景德鎮大型實景演出《china》,在演出中使用了五重影像系統,通過地面投影、百余米的6組環形LED屏、異型冰屏、激光圖案燈山體影像的組合,為觀眾帶來一層接一層的視覺沖擊,呈現更為多變的效果。
從唐朝到清朝,從景德鎮到泰山之巔,從陶瓷工坊到乾清宮,從泉州港口到威尼斯,場景轉換瞬息完成。
而更多更新的技術,也會在我們未來的產品、以及過往產品改版中得到呈現和應用。
同時,在山水盛典全新研發的產品線微盛典、童盛典之中,將會研發和應用舞臺黑科技、體驗黑科技,帶來文旅演出、文旅互動體驗的全新業態。在今年年初,我們在廣東英德巧克力小鎮主題樂園,打造了主題樂園街區夜游微盛典產品《女王的盛宴》。在歷經幾個小長假的市場洗禮和反饋,觀眾滿意度調研高達90%以上,是山水微盛典新產品的成功實踐。
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收養分,從優秀的演藝內容中展現生命力,并通過持續創新改進升級,這些都是山水盛典自始至終堅持的。在國家“十四五規劃”指引下,文旅融合時代背景下,文旅產業的發展正當其時,新時代中國文旅大有可為。
此次,參加C50長江峰會,我和我的團隊感觸頗深。鳳凰涅槃之后的武漢,浴火重生的中國,讓我們對制度、文化、道路更加充滿自信。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要構成要素之一的楚文化,也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我們也期待和我們武漢的合作伙伴們,共同挖掘武漢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價值,用好作品讓楚文化和已有的人物IP復活,引爆全世界。我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謝謝大家!
姜穎、常洪松獲得2021 C50年度優秀文化精英獎
姜穎 山水盛典聯合創始人、總裁
嘉賓簡介: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碩士、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碩士;是中國經濟十大商業木蘭獎獲得者、世界華人協會藝術委員會創始會員、中華環保基金會“中國環保宣傳使者”。她參與了中國首部大型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策劃、創制工作。山水盛典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她推動《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大宋·東京夢華》《中華泰山·封禪大典》《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桃花源記》《文成公主》及越南《會安記憶》等國內外30余部大型實景演出項目的策劃,投資、創制作和運營落地,多部作品被評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她帶領公司立足中國傳統文化,秉承“創新致勝”和“內容為王”,使山水盛典成為中國旅游演藝領域的領軍者和標桿企業。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