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5 15:08 | 來源:中華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本文系著名主持人、電影制片人、容藝集團創始人、數字文創產教融合專家李霞于2021年5月26日在中國文化產業投資50人論壇C50走近武漢年會論壇上的主題演講...
本文系著名主持人、電影制片人、容藝集團創始人、數字文創產教融合專家李霞于2021年5月26日在中國文化產業投資50人論壇C50走近武漢年會論壇上的主題演講:
2021 疫情之后,對一些傳統行業做了非常大的顛覆,包括云錄制,云制作,云劇場,還包括融媒體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行業進入到了視頻化的時代,也就是進入到了文創+的時代,每個行業都要進入到視頻化的內容之后,對于人才的需求自然就變得非常的可觀。這不僅僅是影視行業需要人才培養,包括全行業都需要這樣專業的人才。雖然很多的內容有可能被智能化了,但是其實到了真正的創作階段,還是完全沒有辦法被新技術替代的,所以這個部分當中還是需要大量的人才。
與此同時,在新媒體方面也是我們國家非常領先的,像現在很多的國家對于我們的電商,對于新媒體都在積極的學我們先進的技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想未來的新技術會在各行各業都有廣泛的應用。
在文創+的時代,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所有的場景中,除了主持人是真的,所有的內容都是虛擬呈現的,無論是場景里的立柱,還是其他的內容,幾乎所有的內容都可以用多媒體的技術來進行呈現,新技術會推動文創內容在各行各業得到廣泛應用。虛擬的老師、虛擬主播、虛擬演唱會,很多的藝人也被做成虛擬人物廣泛應用到了價值當中。這是看到新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為我們會呈現出文創+的時代,接下來就是全媒體時代的到來。
在傳統媒體中,原來的報紙就是寫文字,電臺是聲音,電視臺是影像和文字相結合,現在的全媒體的內容實際上是在“十四五”規劃當中特別提到過,大力發展融媒體的重要原因是因為互聯網讓我們的媒體發生了特別大的變化之后,我們希望在這樣的場景當中,作為新的內容,可以一鍵分發到全網,通過全媒體可以生成文字,生成圖片,生成視頻內容,同時一鍵分發到快手、優酷以及全網,這是媒體的發展。
在現在的全媒體演播室里,很多屏是虛擬呈現的,在現場其實是看不到很多屏的,但是虛擬呈現之后我們可以連麥幾千人同時在線,屏幕的另一邊也同樣如此。通過演播室里的甲板區,工作人員可以用一鍵分發的方式將所生產的內容發到全網,同時可以起到數據追蹤和輿情監控的功能。每發出去的一條內容,怎么樣快速監控到它是在什么樣的場景當中出現?這些內容引起了什么樣反響?能不能更好的管控這些輿情?這是全媒體需要做的內容,這都是傳統媒體和現在這個時代的媒體發生重大變化的部分。
看到現在的武漢市區特別感慨,很難想象去年這個城市經歷了一場怎么樣的洗禮,所以這個時候C50來的武漢,非常有意義的地方,在于我們對英雄城市的致敬,它不僅僅是我們的紙上談兵,我們實實在在帶著這么好的項目,這么好的助力來到這個城市,能夠作為C50的一分子,我覺得非常榮耀,希望能夠盡我們自己的綿薄之力,在英雄城市的致敬當中盡一分自己的力量,我做的教育,我們現在已經跟30多所高校在做合作,所以我們希望把我們對于這個市場更多認知的理解變成教育的內容,能夠賦能到整個的武漢,大家都在說要引進人才,其實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要留住人才,同時怎么樣我們本地化的人才,能夠為本地化的發展助力,這是我們想做的內容。
我們現在跟很多學校做新型的實訓基地,我們在里面做短視頻,我們為當地的政府一起做鄉村振興的直播帶貨,我們現在已經在更多的聯動了,包括我們未來接下來還想做的內容,比如說本地化的云旅游、包括城市名片的內容,大家經常提到的數字化,怎么樣更好呈現我們武漢文化的這些新型方式,用VR、包括是不是可以給武漢有虛擬的形象,幫助武漢去做更多的宣傳,這都是我們想做的。包括我們有很多市場化的內容代入到武漢,我們正在幫騰訊做他們的本地化美好生活的新聞,這需要大量本地化的年輕人來拍攝我們武漢的美好生活的內容,然后去分享到騰訊視頻,同時我們也可以有很多視頻的需要,在本地化的落地。
同時,還有很多本地化的一些很好的內容,我們怎么樣代表武漢走出湖北,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讓更多世界各地的朋友們可以了解武漢的風土人情,武漢的美景,吸引更多的人來到武漢,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們作為新聞人,我們作為新媒體,包括數字文創的這些學生們,他們最擅長做的內容,我們怎么樣帶動這些年輕人,更好的宣傳武漢,更好為本地化服務。同時我們說了,為什么年輕人愿意去北上廣,是因為北上廣有他們喜歡的工作,如果我們在當地創造了這些非常有意思的工作場景,他們自然就留在武漢,同時為武漢產生了價值。這是我們從教育的角度,能夠為武漢賦能的部分。
李霞獲得C50 2021年度優秀文化教育精英獎
李霞著名主持人、電影制片人、容藝集團創始人
嘉賓簡介:著名主持人、電影制片人、容藝集團創始人,曾任《同一首歌》、美國MTV音樂頻道、《MTV天籟村》、《娛樂現場》節目主持人,第一個登上美國《時代周刊》雜志的中國主持人、第一個接受BBC專訪的中國內地藝人、獲得福布斯中國名人商業大獎。總制片人電影《師父》榮獲第52屆金馬“最佳動作設計獎”、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第16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編劇獎”、柏林電影節亞洲璀璨之星“最佳導演獎”《刀背藏身》獲“第4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最佳藝術貢獻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