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6 07:59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王文嫣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推進多時的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于近期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并開工建設,成為今年以來首條獲得核準的特高壓線路。...
今年以來,能源行業不斷加快推進水電、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項目的建設。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日從業內獲悉,為將新能源電力從遙遠的西部能源基地送往用能需求更大的東部,電力外送通道建設正在提速。
推進多時的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于近期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并開工建設,成為今年以來首條獲得核準的特高壓線路。
全長2140.2公里的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一頭連接著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右岸電站,另一頭連接著浙江負荷中心,途經四川、重慶、湖北、安徽和浙江等五省市。該工程計劃投資額約293億元。最新消息顯示,該工程安徽段已于近日在六安市霍山縣下符橋鎮開工建設。
相關設備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另一條以白鶴灘水電站為起點的白鶴灘—江蘇特高壓直流工程也正在抓緊建設中,已在關鍵裝備環節實現了突破。該工程的終點——虞城換流站已于8月底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與此同時,作為江西省“十四五”開工首條交特高壓工程,南昌—長沙特高壓交流工程近期主核心電氣設備安裝進程已過半。根據計劃,該工程將于2021年底建成投運。陜北—湖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山西段)則在8月中旬全線貫通。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中國可再生能源資源分布不均衡,資源稟賦與電力消費呈現逆向分布。西北區域棄風棄光的兩個主要原因就是電網調峰能力不足和遠距離傳輸容量有限。針對遠距離輸電問題,應有規劃地進行特高壓電網建設,打破省間電力輸送的壁壘,達成跨省份跨地區的電力輸送。相關特高壓線路投運后,有望使東部地區減少發電用煤和大幅減排,對改善能源結構、助推“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2018年9月,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劃了12條特高壓線路,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是其中第10條獲得核準的線路。目前,還剩駐馬店—武漢特高壓交流工程、南昌—武漢特高壓交流工程等2條線路未予批準。整體核準速度低于相關通知的預期。
作為特高壓外送通道最重要的投資主體,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最新透露,將加快推進核準線路的相關工作,力爭年內獲得核準。
國家電網方面還透露,“十四五”期間,國家電網新增的跨區輸電通道將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并規劃建成7回特高壓直流,新增輸電能力5600萬千瓦。
此外,根據國家電網相關區域負責人今年在有關工作會議上的表態,國網華北分部將推動華北特高壓骨干網架建設,組織實施張北—勝利交流工程、蒙西—大同—懷來—天津北—天津南交流工程規劃選址選線。國網西南分部將加快推進川渝特高壓交流主網架工程建設,推動成渝地區堅強受端和川西、攀西、藏東南三個堅強送端工程建設,打造西南“送受一體化”清潔能源樞紐平臺。國網湖北電力公司將大力推進華中特高壓交流環網和過境特高壓直流工程建設。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