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9 12:11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快報》還觀察到,在姚晨曦管理的基金中,業績最優基金規模也最大,而最差基金規模也最小。
《電鰻快報》文/高偉
近日,中海基金旗下的五星級基金經理姚晨曦很苦惱,因其掌管的兩只基金業績大分化,被質疑“人格撕裂”。那么,他究竟是“人格分化”還是另有他因?
兩基相差70個百分點
據《電鰻快報》觀察,中海基金旗下的姚晨曦目前獨自管理著三只基金,分別是中海信息產業精選混合、中海消費主題精選混合、中海能源策略混合,這三只基金的表現卻大相徑庭:
截至10月8日,中海信息產業精選混合(2017年9月16日成立)今年以來回報率為-18.74%,基金規模為0.8762億元;中海消費主題精選混合(2011年11月9日成立)今年以來回報率為6.87%,基金規模為5.8645億元;中海能源策略混合(2007年3月13日成立)今年以來回報率為52.44%,基金規模為12.6635億元。
在中海基金旗下的主動權益基金業績榜單中,姚晨曦管理的基金既有第一名中海能源策略混合,也有最后一名中海信息產業精選混合,并且兩只基金年內回報率相差71.18個百分點。
《電鰻快報》還觀察到,在姚晨曦管理的基金中,業績最優基金規模也最大,而最差基金規模也最小。
市場一度質疑:難道基金經理在搞區別對待?
姚晨曦說了啥
觀察兩只基金的半年報,或許我們能一探其中的原因。
業績較差的中海信息產業精選混合在2021年半年報中稱,由于流動性預期改善,周期、消費和成長股輪番表現,但拉長了看依然是新能源、半導體、醫療服務等行業景氣度高漲、公司業績增速快的細分板塊擁有更持續的賺錢效應。“本基金上半年前期配置以軍工電子和計算機軟件行業為主,后期慢慢往半導體、電子等景氣度高的細分領域調整。本基金后續將定位在以信息行業為主的新興產業投資,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積極尋找投資機會。”
也就是說,中海信息產業精選混合實際上是踩錯了行情節奏。
業績較好的中海能源策略混合則稱,“上半年, 我們對基金的持倉結構有一個比較顯著的調整, 降低了消費和裝備制造的持倉比例,大幅增加了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等碳中和領域的配置。未來,本基金將會回歸能源領域,側重投資碳中和主題相關的細分領域。”《電鰻快報》也發現,其重倉股更換了8個席位。顯然,積極地調整持倉結構,換來了理想的業績。
那么,姚晨曦為何不調整中海信息產業精選混合的持倉結構呢?業績分化那么大,難道僅是賽道有別的緣故嗎?我們不得而知。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