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6 09:00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羅茂林 李少鵬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除了肯定行業的初步成效外,此次大會上“堅持長期化、常態化”的未成年人防沉迷也成為官方釋放的重要信號之一。...
除了肯定行業的初步成效外,此次大會上“堅持長期化、常態化”的未成年人防沉迷也成為官方釋放的重要信號之一。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表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既是系統工程,更是長期任務,在治理未成年人游戲沉迷的問題上,要做到“疏堵結合”,不僅要看現狀,還要著眼于未來。
12月15日上午,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主辦的“2021中國游戲產業年會未成年人守護分論壇暨落實防沉迷新規成效發布會”在廣州召開。作為集中討論和展示游戲行業未成年人保護成果和決心的重要窗口,這場分論壇格外引人關注。
新規落地,成效初顯
今年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消息一出便引發整個游戲行業的震動。“一周3小時”、“工作日不得提供游戲服務”,一時間,這份通知被外界稱為“史上最嚴防沉迷”政策。如今半年過去,新規執行得如何?這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表示:“防沉迷新規和自律公約發布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也得到眾多游戲企業的積極響應和認真落實。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取得了一些新進展,出現了許多新氣象。”對于廠商的努力,張毅君予以高度肯定。他表示,當下防沉迷手段更為豐富,如騰訊等頭部企業探索開展相關的活動,對上述新變化和新成效,社會輿情反映積極正面,各界表示支持。
國內幾大頭部游戲廠商相關負責人也紛紛發言,向外界展示新規執行的成果。
騰訊未成年人保護體系負責人鄭磊表示,新規出臺后僅26小時,騰訊就全面落實相關工作,嚴格執行未成年人時長時段、賬號實名注冊等規定。新規施行后效果顯著,今年9月,騰訊國內未成年人游戲時長占比下降至0.7%。
網易游戲市場副總裁吳鑫鑫認為,構建全面防護體系,完善長效保護機制對于“未保防沉迷”至關重要。網易通過AI識別模型和大數據,對疑似未成年人玩家進行及時攔截核實和有效管控,營造綠色游戲生態。完美世界產業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喬婷婷表示“未保”力度的升級,是行業趨勢,而真正優質的內容是行業進一步履行社會責任的基礎。
多方共治,疏堵結合
除了肯定行業的初步成效外,此次大會上“堅持長期化、常態化”的未成年人防沉迷也成為官方釋放的重要信號之一。張毅君表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既是系統工程,更是長期任務,在治理未成年人游戲沉迷的問題上,要做到“疏堵結合”,不僅要看現狀,還要著眼于未來。
中國青少年宮協會媒介與教育工委會常務副主任張海波也強調了“疏堵結合”的重要性。他表示:“社會上對于教育問題,包括‘雙減’和游戲防沉迷的控制,還是剎車模式。但長期模式下,永遠是以發展為導向的。”
“其實從之前租賃游戲賬號的新聞就能看出,光靠粗暴地禁止未成年人玩游戲效果不會持久,小孩子們總能找到新的方法。”一位游戲業內人士表示,從社會的角度來看,為未成年人發掘更多健康且有趣的娛樂活動,才是“未保”的長久之計。
在堵漏之外,頭部游戲廠商已經開始探索疏導的方式。騰訊成長守護運營負責人趙書影在此次論壇上,向媒體分享了“智體雙百”項目的最新進展。目前,騰訊“未來教室”已有8間在全國落地并運行,本學期已開展課程近400節。趙書影表示,“未來教室”旨在通過騰訊所擅長的科技能力,讓編程、開源硬件、VR體驗課程等多元有趣的科技教育走進孩子的視野。開課最早的湖北恩施龍鳳中學有兩位孩子參加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挑戰賽,獲得了全國二、三等獎的好成績。
“充分發揮游戲的沉浸感、互動感,將之應用在科教領域,實現寓教于樂,這對于游戲行業來說很有啟發意義。”前述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論壇也在向外界傳遞一種信號,“未來的游戲行業需要肩負起更多社會責任,行業不能再像從前一樣悶頭賺錢,而要給社會創造更多的綜合價值。”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