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2 09:24 |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 作者:吳博峰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國內新能源車累計銷量達到299萬輛,同比增長1.7倍,保持高速增長態勢。與此同時,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已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國內新能源車累計銷量達到299萬輛,同比增長1.7倍,保持高速增長態勢。與此同時,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已升至12.7%,表明目前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然而,與火爆的新能源車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能源車用戶冬季使用焦慮仍普遍存在。每年冬季,新能源車續航衰減現象就會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懂車帝日前發布的《冬季新能源汽車用戶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近半受訪者認為,低溫條件下最多能接受續航衰減10%。
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副教授孫立清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動力電池在寒冷冬季會出現衰減現象已是行業公開的秘密。受低溫環境影響,車輛動力電池電阻會相對變大,因此要想達到同樣的輸出功率,只能加大電流輸出,由此導致冬季車輛續航能力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數據顯示,車輛實際行駛里程低于車企官方數據是造成車主續航焦慮的主要原因。近半數被調查車主表示,在實際駕車過程中從未達到官方標定的續航里程,尤其在冬季車輛續航受溫度影響較大。
據記者了解,在實際駕駛過程中,新能源車續航里程受駕駛習慣、空調開啟與否、車內載重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比如車內乘員屬于滿員狀態,意味著行駛中消耗能量就越大,續航里程自然會因此降低。
在一項關于“消費者對續航里程衰減容忍度”的調查中,近半數被調查者表示只能接受續航里程在低溫環境下比平時減少10%。其中,新能源車主和潛在消費群體持這一觀點的比例分別為47%和50%。
《報告》顯示,當氣溫低于10℃時,新能源車的續航和電池問題開始集中出現,車輛啟動動力不足、剩余里程突然下降、充電變慢等情況最為常見。此外,空調是影響冬季續航的主要原因,多數人表示暖風無法持續保持理想溫度。
《報告》指出,受訪者普遍表示寒冷狀態下啟動車輛行駛的前5到10公里,電量低于50%后續航下降明顯加快。在電量驟減的情況下,必須提前充滿電才能避免焦慮。而在充電時,-10℃到10℃是影響充電速度最常見的場景,即便有快充,41%的車主也認為“實際充電并不快”。
在低溫環境下,剎車制動能力同樣是用戶冬季比較關心的問題。部分新能源車主對單踏板模式容易誤操作表示擔憂:“單踏板模式下駕駛者不熟悉制動方式,易把動能回收當做剎車使用,緊急情況下易造成誤操作。”
目前,我國新能源車普遍采用NEDC(新標歐洲循環測試)工況續航標準,因未考慮駕駛習慣、車載電器使用、動能回收等實際情況,續航縮水現象較為普遍。不少受訪者建議,應該有更多元客觀的實際續航測試,為消費者提供不同場景下的使用參考,以增加對各品牌新能源車的真實了解。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